[南北唱和诗刊第745期]
贺孟庆武先生诗词集《颍河风》出版发行
一一同题同韵十八首
一、薛维敏(新疆)
铿尔飞声九域通,关山未阻颍河风。
铅华尽付光阴洗,清韵正随天地融。
调雅如人每藏拙,情真似水直流东。
高秋贻我一轮月,借揽烟霞此卷中。
二、孟庆武(河南)
未到天山心已通,求贤先送颍河风。
结缘非浅时非久,如故遇迟情遇融。
雁阵入诗无左右,阳关成梦各西东。
七言一首君相诵,友谊长存天地中。
三、史耀华(新疆)
其一
象外尘烟一望通,呕心文字故园风。
三川桂子芳犹馥,五色霓裳暖亦融。
流照月悬宾雁远,层台歌赋大河东。
千秋翰墨人间事,尽在醒中与醉中。
其二
吟怀总与雁声通,云路仙槎八月风。
尘外菰蒲星点点,酒边琴瑟露融融。
早莺念念依戈壁,劳燕年年说豫东。
老句难为巴曲醉,苍茫故国怅望中。
四、李广亮(河南)
一道长河豫皖通,山音水韵荡清风。
前承古渡春秋远,后启新航世纪融。
雅趣常填词赋内,衷肠总诉小桥东。
依稀望断金秋月,万缕乡情在梦中。
五、黄绍山(黄钟·江苏)
颍水长江一脉通,未曾际会赖春风。
牡丹偏向帝都放,骚客难于周口融。
好在新诗留墨迹,已呼老雁到城东。
云间人字我书就,合是乃兄相望中。
六、李高清(重庆)
襟怀每与古人通,颍水应時唱大风。
墨海波翻书正气,诗源地接韵和融。
松声枕上常惊梦, 月色窗前始复东。
一卷吟存家国事,春秋尽在玉壶中。
七、刘军(重庆)
山水扬葩一卷通,但看八月颍河风。
匠心荟萃孤标著,雅韵横生诗趣融。
落笔吟怀青案上,鸣弦泼字大江东。
疏狂擢秀三千味,锦色流觞到画中。
八、贺继彪(四川)
欲索丹铅路不通,但闻颍水泛诗风。
他年忝友书方寄,去日无缘情未融。
纸贵洛阳难问北,人逢巴蜀我为东。
千金何惜掷杯酒,换得韦编三绝中。
九、庞黎明(河南)
绘画诗书尽贯通,文坛席卷颍河风。
闻竹斗室咏金句,泼墨丹青步孔融。
大漠荒原戈壁草,三川美岸水流东。
系怀常赋家国事,茶味留香和韵中。
一韵即出天地通,颍边漫卷故都风。
星辰日月抒心志,春夏秋冬共乐融。
紧步苏黄临宋谱,又学李杜忆山东。
逸情不老戏曲水,诗海扬舟酬对中。
十、杨北辰(长沙)
浩荡元非云路通,九天雄振古今风。
君犹松直心犹热,兴与鹏飞墨与融。
骋马殷勤函谷外,讴歌慷慨豫州东。
珠玑在握雕龙客,颍水新颁一卷中。
十一、左汝干(重庆)
颍水长歌豪气通,流连诗意诵唐风。
淮阳荷韵天香久,刘氏文房笔力融。
问道红尘扬国粹,放怀高阁竞江东。
九州胜迹多贤士,光耀黄河浩荡中。
十二、冯剑星(河南)
雪海孤鸿万里通,寒鸦古木尽西风。
无尘诗境天开阔,有句画图意浑融。
眼扫马群空塞北,花明月影过墙东。
沙河清澈柳摇落,只在萧萧竹雨中。
十三、刘郎(辽宁)
诗心豪迈一屏通,岂叹无缘赏郑风。
万里天山和梦咏,千秋颖水与情融。
挥毫何日君游北,把酒高楼我作东。
塞上风光堪入画,愿同泼墨萃华中。
十四、江岚(北京)
岂独同乡心亦通,开窗喜对颍河风。
树高莫管秋声起,句美恍如春气融。
古水闲游忆洺上,小城清话想湖东。
三年苦疫不能见,一卷摩挲月正中。
十五、白永飞(山西)
笔落情深字句通,一觞曲唱醉春风。
乌台雁志如椽写,墨迹书香胜景融。
何愧诗声称塞北,缘知才学纵西东。
由来此卷心天下,囊映三秋在韵中。
十六.李颜君(河北)
汩汩清流禹域通,神龙逸荡颍川风。
嵩山峰岭松云秀,周口波涛杏雨融。
商贾穿梭兴市邑,舟船飞棹傲西东。
骚人欲语勤赓和,挥墨濡毫皎月中。
注:孟庆武,男,河南郸城人,现供职周口市委党校。斋号“闻竹斋”。出版《戈壁草》、《风雨竹枝常系怀》、《颍河风》等诗词集。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