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566)一一“知天命”之浅说
作者:杨忠敏
《论语》里记述了孔老夫子对自己不同年龄阶段有关人生的认知和感悟,其中讲到“五十而知天命”。 
此语一出,注家云集。各种说辞,不一而足。有就字面意义去注释的,有结合社会实践而大开大阖的,也有以自身经历侃侃而谈的,还有以不同学理学识剖析的……就是这三个字,两千年以降都是话题。
這种现象正是经典的存在方式:洞照千古,常读常新,时变可鑑,势迁可资。时至今日,这仨字仍是开导人生,启迪智慧,括清作为的法典。
今人以为知天命,贵在尽可能全面而深刻、清醒而冷静、切实而精准地认识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儒释道三教,无论是玄虚还是实在,无论是列数还是比附,无论是精准还是模糊,都在以不同方式不同方法,引导人们尽可能去认识自我以外的这个客观世界;知天命还贵在自愿而自觉、真心而真诚、自知而自明地认清和认准自我。自知之明,就是认清自己的优劣、长短、薄厚、良莠之所在,彻悟彻改,精修精进,修身以滋家国,养性以润斯世;知天命更在于主观与客观、心境与环境、个性与共性的相溶相协,互存互在,相得益彰,以个体的体能、智能和动能尽职于岗,尽责于位去创造财富,完善丰富客观存在的世界。
知天命,绝非时至而智备,纪临而自明的事,有人年及耄耋也不知“天命谓何”“天命何在!”动不动就用“难得糊涂”四字来搪塞。一个人真要做到初知天命,起码得具备完善的感知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清晰的判断能力、超强的驾驭能力和卓越的超越能力,惟此才有可能知道天命玄机,掌握命运之所及的法门所在。
知天命,就是人一生从自在自为而走向自主自由的过程。孔老夫子在提醒世人:注意生命历程中的这个节点,从而增强人把握自我命运的自悟性和自觉性,真正活出人的身份、尊严和价值。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