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游南五台
作者:王 芃
秋高天气新,
随队游丛林。
终南青万古,
苍苍碧至今。
五台名千载,
太乙向南伸。
车队驾宝马,
奔驰如虎贲。
故事述未尽,
已到南山根。

换乘入景区,
松竹柏森森。
曲道八十弯,
入山十里深。
已无车马路,
但凭攀援行。
人生多憾事,
迟暮羡青春。
山高无坦途,
趋步入林徑。

同伍皆少壮,
身矫步履轻。
少女颜如玉,
男儿人健隽。
一片红云出,
欢乐跃深林。
切感人生事,
青春贵如金。
曾我风流士,
何事输于人。

老马既伏枥,
莫思千里行。
烈士到暮年,
壮志空纷纭。
宏思徒狂妄,
力已不从心。
五台在山巅,
苍茫云海间。
各自高千尺,
天路相勾连。


石阶不胜数,
折折入云端。
石梯几直立,
扶链差可攀。
踟蹰不知措,
坐叹心茫然。
坐坐复啸啸,
胆气渐又豪。
万事贵坚持,
半途安可抛。
风景娇无限,
登顶方分晓。
岁月凋容貌,
宝刀何曾老。
自励鼓士气,
云阶步步高。
观音台最峭,
千寻石阶道。
几番心欲退,
佛莲鼓心潮。
扶杖援铁链,
终于登九皋。
寻觅先登侣,
鸟散已逍遥。
犹幸逢玉女,
留拍巅峰照。
登高观峦海,
一览众山小。
五台收眼底,
白云何飘缈。

五台如五岛,
出没云海涛。
各台佛光照,
琪花与仙草。
青紫红黄蓝,
琼阁相辉耀。
观音杨柳枝,
兜率犹龙驰。
文殊立白象,
灵应卧青狮。


清凉起天亭,
紫竹俸佛师。
释道青山里,
圣哲与世辞。
天地藏玄奥,
俗客安得知。
仙泉洗心秽,
松涛清神智。
红尘万千事,
名利何足持。
生死无一物,
何为欲所痴。
但奉真善美,
化随白云弛。
坦然归大道,
无愧游仙志。
今来五台游,
不悔悟道迟。
归身挟白云,
心魔常擦拭。
待返宿营地,
少壮早归次。
山游兴未尽,
夜宴不为迟。
少壮不狂欢,
人生待何时。

壬寅九秋,参加圣瑞国际易学研究院秋游南五台活动。山高林密,风景如画,山道艰险。佛道神游,白云古刹,感悟心生。与青年男女同游,又激发了一番青春活力,感慨良多。归作斯篇以记焉。
重返长安谪仙子
王芃 壬寅岁秋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王芃,字大白,号重返长安谪仙子。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和诗人。出生文化世家。六十年代,作为西安上山下乡知青,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公社插队,艰苦劳动十余年。文革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绩卓著。因撰写《关于建设楼观台老子文化城的建议和构思》调入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爱好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化教育,历史研究,风景科学,旅游管理,周易文化,儒道文化,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杰出。退休后寓居西安,历任陕西盛世文化公司文化顾问,《盩山厔水》杂志主编,香港圣瑞吉祥文化公司陕西分公司文化总顾问,《陕西宗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顾问。现为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著述丰富,有《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洞天福地西楼观》《楼观仙师传》《楼观棋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史略钩沉》《关于中国诗歌的对话》《楼观台——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嵌名对联三百首》等著作出版,发表问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