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小菜园
姚建业
母亲的小菜园其实称不上菜园,没有篱笆,没有垄畦,不过是用一些破损了的陶制容器填上土,创意地摆出造型,栽种上早些年间当地农村按季栽种的平常蔬菜,便成了一块约摸40个平米的小菜园。
勤劳的母亲是位侍弄农活的好手,园子里一年四季都绿绿葱葱。夏天的空心菜鲜嫩鲜嫩的,辣椒娇俏娇俏的,吃起特别软,完全没有大棚栽种出的吃起来有层厚厚的皮;冬天的大蒜作佐料特别入味,莴笋的肉芯是绿色的,炖腊肉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兴致好的年份,母亲会在旁边的大水缸里种上莲藕,盛夏时节,水缸里长出几片大莲叶,微风吹过,莲叶在风里摇曳生姿。母亲哪里是在种菜,分明就是在种风景。
父亲早年身体还能硬撑的时候,园子里浇水就是父亲的事了。特别是夏天的傍晚,父亲会一桶一桶提来沉淀过的水,用水瓢舀起,顺势一扬,水便成片从空中落下,落到菜叶子上,落到菜下面的土壤里。
从小,父亲就像他晚年浇菜一样浇灌着他的儿女。他用他的睿智、远见卓识和顽强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将五个儿女送上大学。父亲小时候是整个家族唯一的孩子,迁来安乡后,更是无亲无故,可以想见他抚养那么多孩子是多么艰难。到了招工年龄,有多少人劝他让女孩子们早点招工上班,好减轻家庭负担,他总是拿“女娃不多读点书不被人尊重,上个班又有什么意思”一口回绝他人的规劝。记得有次县里有位领导的儿子看中了我的一位姐姐,但姐姐不愿意,当领导出面威逼利诱的时候,姐姐很是害怕,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你不喜欢只管拒绝,有爸爸在,不用怕!”父亲给了我们一辈子把尊严摆在首位的底气。父亲是不让母亲在园子里种藤蔓菜的,他总是教我们自食其力,不要依附他人;他总是教我们要无愧于心,挺直腰杆做人;他总是教我们要坚持学习,他说“什么时候知识都是一个人自信的底气!”
父亲给了我们生命,也浇灌了我们的灵魂!
我们被浇灌大了,父亲也逃不离自然规律,慢慢老了。每当看见父亲提水一年比一年费力的场景,我便望着他的背影眼泪哗哗流下。
母亲的菜园子一直没有荒撂过,没有冷清过。我们姊妹团聚时,就在菜园边互相调侃儿时的糗事;我们的下一代就在园子边陪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合影。我们姊妹的感情极好,下一代孩子们在一起也特别融洽。
时间就这样流走,我常常像今晚一样,来看看母亲的小菜园,望望父亲房间里的还亮着的灯光,依稀可见父亲还勉强坐在书桌前写着他的自传。然后我并不敲门进去,默默地站一会儿就离去。
母亲的小菜园一年四季青青,愿长久青青......
作者简介:
姚建业,湖南省安乡县人,一位被诗书熏染大的江南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