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气颂(史诗)
天地有正气,历史有公议。
山高入云宵,树大长自直。
人要有正气,顶天又立地。
尧舜有正气,执政不为私。
谁之德才厚,实行禅让制。

虞舜有正气,政绩载《史记》。
二十四孝图,虞舜数第一。
大禹有正气,治水有毅力。
过家门不入,水害变水利。

文王有正气,爱才数第一。
谦躬请子牙,国家得治理。
国强辅武王,灭商纣王毙。
全国得统一,周朝得建立。
周公有正气,政务摆第一。
有人来拜访,吐哺迎及时。
天下都归心,举世传周礼。
相如有正气,专为国家事。
廉颇闹忌妒,不与其赌气。
廉颇知道错,负荆请罪矣。
两人好如初,将相和如一。

屈原有正气,一心为社稷。
昏王拒忠言,投身汨罗溪。
至今端午节,人民不忘记。
千秋咏《离骚》,诗祖与天齐。
介子有正气,不计名与利。
功满急流退,隐居绵山里。
放火烧不出,只留母子尸。
时过两千年,人们记寒食。
管仲有正气,齐国得治理。
经济获发展,国家富裕兮。
威王有正气,纳谏用邹忌。
当面刺寡人,上赏数第一。
上书提批评,中赏得人气。
民间提意见,下赏有奖励。
弊政下令改,齐国得崛起。
执政卅九年,明君好社稷。

范蠡有正气,灭吴用妙计。
急流勇且退,浮海来到齐。
后来陶山隐,经商赶四集。
挣钱数百万,民间做好事。
修路又架桥,建学他支持。
三聚又三散,“商圣”美名题。

孔子有正气,宣传儒教迷。
周游诸侯国,到处碰四壁。
百折而不挠,不渝而矢志。
写出《春秋经》,《论语》又问世。

丘明当史官,不阿谀刚直。
事件全过程,秉笔记真实。
史祖著《左传》,《国语》续相继。
洋洋十万言,秉笔绝不止。
后来目变盲,多亏众子侄。
史祖念出句,子侄竹上记。
史家秉笔赞,孔子称“君子”。
高龄隐衡鱼,继续挥史笔。
兢兢又业业,废寝且忘食。
百折从不挠,不渝永矢志。
权威专家评:百家文宗之。
令人更难忘,万世史祖师。
诗歌致用之,骈丽文原始。
战国纵横之,传记文模式。

西汉史迁作,秉笔写真实。
不幸受腐刑,咬牙志不移。
篇章理且清,文词俱华丽。
史家之绝唱,无韵离骚兮。
史祖继承人,贡献无人比。
若无众史官,中华史成谜。
若无正史书,文明何谈起?!
魏国西门豹,破除河神迷。
当着两千人,巫婆扔河里。
大夫祁黄羊,大公又无私。
国君令荐才,亲仇都不避。
萧何有正气,识才无人比。
月下追韩信,人才不流失。

张良有正气,智谋无人比。
圮桥守信誉,幸能遇明师。
军师出计谋,决胜千百里。
张骞有正气,通西域万里。
民族得团结,众国增友谊。
苏武有正气,被俘不投敌。
口渴吃雪蛋,饥饿啃毡泥。
整整十九载,民族没忘记。
人修苏武庙,万代永铭记。

孔明有正气,三顾方出世。
西川创基业,三国始鼎立。
七次擒孟获,征服人心齐。
六次出祁山,边境得安逸。
鞠躬又尽瘁,身死而后已。
北魏郦道元,浩然有正气。
著述《水经注》,专家世界级。
洋洋卅万言,著名“地理志”。
曾经来肥子,考察马山西。
记载两马山,也记清水溪。
文帝有正气,治国有政绩。
社会选人才,“科举制”创立。
国强民富裕,唐代有正气。
诗歌大发展,人人会吟诗。

诗仙李太白,诗王白居易。
诗圣杜子美,名作有“三吏”。
世民有正气,忠言耳不逆。
魏征上诤言,面红耳也赤。
听进忠善言,方有“贞观治”。
开创正气道,开元又盛世。
太祖有正气,执政法出奇。
“杯酒释兵权”,和平人更替。
后人敬仰赞,开明之皇帝。
寇准是清官,包公有正气。
秉公执国法,奸臣不畏栗。
平反冤假案,公正不寻私。

岳飞有正气,岳母曾刺字。
精忠去报国,奋勇去杀敌。
有评死得屈,有评为愚死。
一气捣黄龙,回朝也不迟。
杨业有正气,杀敌智谋奇。
奸臣多当道,流血身战死。
金朝王去非,吟诵两首诗。
民间影响大,县里得重视。
重修丘明墓,焕然一新迹。
翟升赞去非,翟庄翟进士。
歌颂左丘明,又写两律诗。
诗词歌赋精,成就冠泰西。

浩然文天祥,宁死不投敌。
留取丹心照,自古谁无死?
高唱正气歌,凛然热血滴!
于谦有正气,执政不为己。
多次立大功,反被奸臣嫉。
冤死身无怨,千秋石灰诗。

海瑞有正气,冒死上谏议。
劝帝勤政治,革除旧时弊。
抬棺上金殿,生命全不惜。
诤臣民拥戴,颂歌传不息。
明代王惟精,知县管肥邑。
衡鱼立石碑,刻上左丘诗。

肥城展家洼,和圣之故里。
大笔写椽字,代代传不息。
坐怀心不乱,孔子认老师。
确立奉祀生,修建和圣祠。
反对诸侯战,智谋退齐师。
肥城李邦珍,抗倭甚卖力。
担当正总兵,配角是老戚。
诤官名尹庭,不惧有骨气。
七次奏本告,挺杖回原籍。
虽然没打赢,永存浩然气。
明末郑位君,肥城县知事。
组织县卫队,很具战斗力。
保卫泰安城,立下大功绩。
报告省政府,官职加二级。
马山命景名,“柱石擎天”题。
他有正气节,闯王他不依。
清朝招降他,夜遁江南邑。
清代丘光瀛,治黄有政绩。
与民同甘苦,数年保金堤。
巡逻河南省,县名叫偃师。
颜真卿之庙,拜谒吟长诗。
治黄得提拔,七品加二级。
仕途淡如水,弃官当隐士。
我编人物传,加入省志里。

民国孙中山,革命有政绩。
法古今完人,养天地正气。
推倒清政府,结束皇帝制。
世界都赞成,环球伸拇指。
民国和尚戒,居住佛古寺。
开办一小学,培养民子弟。
省府来检查,官方挺满意。
厅长何思源,“教育”大匾题。
石横尹式瑑,办教人积极。
捐资6万余,卖掉五顷地。
知县曹宗瀚,呈请予奖励。
教育部赠匾,“捐资助学”一。
编撰人物传,载入人物志。
芳名留千古,永远传事迹。
衡鱼邱廷岩,办教育积极。
建起小学校,公立五十七。
家产办学用,办公费筹集。
先生当表率,商户都支持。
推选当校长,聘请好教师。
学校办得好,育人一批批。

肥城老知县,名叫李传煦。
家是西付村,故宅存遗迹。
肥邑西北隅,陶山至广里。
山道虎豹川,长达四十里。
行路难上难,李公来治理。
组织施工队,派人去集资。
治理五年整,险道变平夷。
铺的砖石瓦,裁弯又取直。
民修八楞碑,传煦作碑记。
洋洋文两千,人人伸拇指。
所撰四副联,里手无挑剔。
平阴朱明炤,书法惊天地。
碑在兴隆镇,肥平谁不知?
“文革”浩劫时,群众保护起。
碑文记善事,破坏共讨之。
知事李传煦,牌匾挂满室。
好人有好报,平民记心里。
一九二九年,八楞碑立起。
一九四零年,肥平划一地。
肥平是邻居,1两县结友谊。
建国后被评,传煦为绅士。
政府发待遇,从来不延迟。
俗语仁者寿,享年八十七。
上下五千年,人赞众志士。
正气贯长空,中华必崛起。
布山正气亭,影响千百里。
代代桃乡人,永远树正气。
注:1.肥平即指肥城平阴。
注:1940年4月,肥城县的南栾湾、中栾湾、北栾湾、望口山、孙窝、近镇、三皇殿、柳河圈、东王店、黄山岭、王营、新庄、东张营、南王店、南贵平、北贵平、董庄、宋庄、兴隆镇、虎豹川、西瓜店、西凤凰庄等23个自然村由肥城县划归平阴县管辖。(摘自1991年版《平阴县志》)

作者简介:
王庆吉,男,1945年6月生,衡鱼村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山师大、中国书画函大,1964年参加工作,3次被评为我县优秀教师。1980年参加地市镇志书编写。曾主编《石横镇志》《史祖故里诗文集》《左丘明文化研究》《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衡鱼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泰安区域文化通览》《深圳南山区志》《山东强镇名村志》等。2019年,其主编的全面介绍布山及周边山水人文风貌的文学著作《山水诗韵》出版。曾被评为泰安市史志先进工作者,荣获省党史办荣誉证书。泰安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君子诗社荣誉社长。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