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林先生《七律.秋分暨丰收节》简析
文/王楼(内蒙古)

七律·秋分暨丰收节(新韵)
文/王贵林(亮)
秋高气爽艳阳天,
丛木佳禾炫靓颜。
塞北枫林红峻岭。
江南桂浦绿清潭。
田畴稻麦馨香郁,
湖海鱼虾味道鲜。
赤县山河争秀色,
九州百姓庆丰年。
2022年9月23日于上海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佳作。立意鲜明,选材紧扣命题,布局巧妙,思路顺畅,语言清新明快,作者抓住典型意象,为读者勾勒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风景画。
下面仅就我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分析,与众诗友分享。
首联,“秋高气爽艳阳天,丛木佳禾炫靓颜”,这两句总写秋景,并破题。首句点明秋分时令的气候特点:天高,气爽,艳阳高照。第二句总写秋分时节的景色,即茂密的林木、多姿的庄稼都在炫耀自己美丽的容颜。这句话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即把丛木、佳禾都当作人来写了。这句也总领了下文。
颔联,“塞北枫林红峻岭,江南桂蒲绿清潭”,这一联紧承上联,分写北方和南方迥异的秋色。出句说塞北的枫林染红了崇山峻岭。这七个字使读者想象到满山红叶,令人陶醉的美景。对句说江南的蒲草染绿清彻的潭水,使读者看到了潭水中丛郁的水蒲草随风起伏的身影。句中的“红”“绿”本都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已活用作动词,作染红、染绿解,属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这一联对仗工整,做到了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句式相同。
颈联,“田畴稻麦馨香郁,湖海鱼虾味道鲜”,这一联撷取了稻麦(禾)、鱼虾(水产)两种意象,再次具体写“炫靓颜”。出句说田园里的稻谷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对句说湖泊里的鱼虾味道鲜美。
这一联对仗基本工整,只“田畴”是单纯词,而“鱼虾”是合成词。
尾联,“赤县山河争秀色,九州百姓庆丰收”,上句是对二三联的总括,句中的“山河”人格化了,有了“争”的意识。下句呼应题目中的“丰收节”三个字。
至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思路清晰,起承转合自如,首联总写“炫靓颜”,二三联则抓住枫林、桂蒲、稻麦、鱼虾几个典型意象分写“炫靓颜”。最后一联照应首联,照应题目。可见其布局巧妙,结构严谨。动词、形容词的恰当选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动词如“炫”“红”“绿”“争”等,形容词如“靓”“郁”“鲜”等,都增强了语言的活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22.9.28)

【作者简介】:王楼,网名老教师,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包头诗词学会会员,敕勒诗社会员,晚晴诗社社员,部分诗词作品、诗词评论发表于《包头诗词》、《晚晴逸韵》、《九原群文》及诸网络平台。先后由诸微刊平台出诗词专辑、诗词赏析专辑百余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