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朴初登鼎湖山访庆云寺书法碑拓
临习赵朴初书法感悟
昨天晚上,肇庆市文联副主席、书画家、端砚设计、收藏家,我的书道好友卢承奕先生,微信上发来赵朴老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七日登鼎湖山访庆云寺诗作石刻碑拓照片,说是他近期收藏的宝贝,佳作共赏。
从所发照片看,朴老此书碑刻精良,拓片字迹清晰,我一眼认定,这幅人书俱老,已达化境的书法,是朴老晚年 79 岁时的书作。见到如此佳作,我如获至宝,立即观照反复欣赏。时间已到深夜,我竟睡意全无,兴奋之余,提笔临写一遍即发好友卢兄请求指点。

李桂强 意临赵朴初诗(第一遍)

与卢承奕微信交流截图5~1

与卢承奕微信交流截图5~2

与卢承奕微信交流截图5~3
顷刻,收到回复,得到盛赞和肯定,我越发心头发痒,又按原拓临写了第二遍……我不由感慨,朴老之书,写得实在太好了,让我见之着迷,竟至一夜无眠……

李桂强意临赵朴初诗(第二遍)

与卢承奕微信交流截图5~4

与卢承奕微信交流截图5~5
晨起,心里还在琢磨朴老这幅碑刻作品,不能释怀。有感于斯,遂有向大家谈谈自已临习朴老书法感悟的拙文。
大家都知道,赵朴初居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著名的佛学家和书法家;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真正的当代大儒,跨界学者。他的书法创作多以弘扬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其作品多有禅意,用笔古今相参,面目秀美润泽,呈现清和简静、俊朗神秀的书法特点,取得了很高的书法成就。
我是军人出身,八十年代初服役于广州军区著名的塔山英雄部队。在部队艰苦的工作和火热的生活中,我一边是摸爬滚打习武训练,一边是参加部队培训学艺,接受文化熏陶;我的工作从基层到机关,职务也从士兵到军官,一直从事部队文化宣传工作。从军二十余载,经历过越战洗礼,多次立功受奖,在部队这所大学校磨炼出严谨、服从和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军人特有气质和性格。

李桂强书法作品
在书法学习上,正是有军人那种永不服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让我干一行爱一行。其间,虽然也走过不少弯路,碰到不少困难,但我没有气馁,也没有被困难吓到,在书法艺术这条艰辛的艺途上,执着追求,默默前行。为了尽快走入书法之门,我不断拜师学艺,不耻下问。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学书到十五个年头,探索书风转变之时,缘分让我结识了赵朴老,并聆听教诲,得朴老悉心指导,茅塞顿开,艺事精进。

赵朴初诗 李桂强书法
书法学习,历代以来都讲究临帖摹碑,先从古人身上汲取营养,然后再逐步消化,最后形成自已风格。这种学习形式代代相传,至今不变。我的书法学习,也是遵循此道的。现在,传承好朴老书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毕生学习的目的。
很多书道好友,常常问及我究竟如何才能学好书法,对朴老书有何认识……等等。下面,就我对朴老书法的传承和学习,简要谈谈几点体会:
一是认识朴老翰墨结缘。
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观察事物要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很多朋友问我,你一个军人,如何与佛学界领袖扯上关系?我笑而答之:是“书法艺术"。
朴老不但是佛教领袖,更是书法大师,我岂有不认识之理!……
认识、认识,“认″是“缘″,能“识″才是“份″。大家都知道朴老,也了解朴老,但又有哪一个真正去“认识"他呢?这里说的是他的书法!对朴老书法,我自认还是“慧眼识珠″的。

赵朴初诗 李桂强书法
二是研究朴老艰苦人生。
既然选择了朴老,就应该要研究朴老。研究什么?当然是他的书法,包括他的生活背景、艺术追求、书风形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为弄明白这些,我平时十分留意有关朴老的资料收集。除了网上可以搜到的外,我还购买了很多朴老的出版物以及研究朴老的书籍,从中深入了解朴老的前世今生和佛教因缘。通过不断学习,真正体会到朴老的伟大之处。
三是学习朴老爱国情怀。
朴老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有崇高的理想和爱国情怀。这些都是值得自已去敬仰和学习的。俗话讲“见字如见人,书品即人品,″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其人品总是体现在作品之中,通过作品来表现人的性格,书法作品正是人品的化身,它包含了作者的个性和情操,是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有感于此,多年以来,我都以朴老的慈善情怀要求自己,以为家乡无偿捐赠图书、书法作品,积极参与抗震、抗疫等抗灾救灾工作,精心创作作品参加慈善义卖义捐等实际行动,努力去践行自已的善行义举。

榜书:道 李桂强书法
四是感悟朴老奉献精神。
朴老的伟大之处,除了他有超于常人的智慧外,还有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他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代替的卓越贡献。
他在佛教领袖这个位置上,为弘扬佛法,倡导“人间佛教"的宗教思想不遗余力;他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向世界人民广泛宣传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朴老的这些贡献和大德,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敬仰!

录诗经句 李桂强书法
五是传承朴老书法艺术。
传承朴老,除了他的爱国思想、佛学精神和国学成就外,主要是传承他的书法艺术。
众所周知,朴老书法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他的书法看似不计工拙,不经雕饰,实则匠心独运,超凡脱俗。要传承好他的书法,必须要先研究他的书法。朴老不仅是诗人书法家,还是作家佛学家,是社会活动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生于乱世的官宦之家,横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其思想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历经考验而至享誉于当代。
正因为朴老有极其丰富的社会经历,才成就了他的独步古今的禅意书法。他将书学之理与佛学禅理相互融通,以“人间佛教"思想为载体进行书法创作,用笔上以圆势藏锋,不露圭角,如“屋漏痕"、“锥画沙"而游刃有余,优游从容,梵音萦绕,处处透露出宁静平和,脱俗禅意。

榜书:龙 李桂强书法
有悟于此,我在传承朴老书法上,取其清和简静,脱俗高雅之特点,在创作上以不经雕饰、不计工拙、在入帖与出帖之间为作品找到一个基点。
我知道,朴老书法以行楷见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行书,书法直追晋唐之风。他的书法,是博观约取、集众家之长而成一家的,字体结构严谨,骨力深隽,舒展宽博,字形有佛家之气象。书法与悟道,反映到朴老书法上,恰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以上是我在传承朴老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感悟。学然后知不足,学无止境。朴老书法,是一座当代书法的艺术宝库,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22-09-28 李桂强初稿于古端州

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出生日)
配图书法:李桂强
责编: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