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坝哪文化与九九重阳
文/吴光华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即因易经里九数为阳,九九为重阳而得名,是一种对天象的崇拜文化,苗族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苗族祭圣(英)节。其实是古时苗族人祭祀圣贤英雄的一大节日。

在苗族坝哪传统习俗中,重阳也是敬老爱幼的一个节日,到过节那天各家嫁出去的女和出外入赘的儿子都要回家看望老人,家里备糯米打糍粑接待,过完节还要打发女儿们的糍粑,爆米花,黄豆,花生之类。

重阳节的祭圣仪式很隆重,有在宗祠或届堂(古堂)进行的保卦,杀猪祭祖,演苗戏等活动后来被广大民众提升为老年人的节日。到现在苗族坝哪仍然保留了九月九接儿女回家,儿女们回家尉问老人,杀猪祭祖,打糍粑吃糍粑油茶的传统习俗。


今年恰逢国庆节(长假十月四日)是重阳节,双节合一,双喜临门,正值金秋,又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大召开,真是喜中迎喜,长安营镇新岭村坝哪古垌文化传媒公司,赞助坝哪古垌在本村过重阳节,坝哪古垌人的第一个文化艺术节,意义极为深刻。形式虽然只及本乡镇和苗族坝哪区域,但其推广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神密文化的传承和发掘将为乡村振兴,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为乡村经济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

【作者简介】
吴光华,男1957年出生,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人,退休教师,东方文明传播会湖南分会会员、理事。东方兰亭诗社会员。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员,自幼爱好诗歌音乐,喜欢阅读和创作,2016年退休回家开始学习写古诗词,作品有《七律 春绘》《绝句心绪吟》《绝句摘梅》等多篇格律诗词先后被《中华诗词导刊》、《流年诗韵》、《东方兰亭诗社》、《中央电视礼台礼宾书》等多家刊物选登,还有多幅楹联及数十首格律诗词散见于城步诗联协会及东方文明传播湖南分会的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