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诗
文/九华山人(安徽)

扯下一片月色
装订成册
书里,偶尔听到几声
萤火虫的叹息
八月的丹桂
撒着娇气
用馨香
诱惑夜巡的蜂蝶

几颗梦游的星辰
凡心涌动
冲下九天
用燃烧的火焰,谱写
绚丽的诗句
苍穹下
似银的月光里
隐藏了无数对,牛郎
和织女
他们用爱的丝线
编织
万千首情诗

【孙继平赏析】诗意诗味是诗的魂魄,诗因意象清新永隽并能沁人心脾,久久让人回味无穷,这是诗的魅力所在,也是诗树常青的艺术展现。可时下,为何有些人报怨自己的诗登不了大雅之堂?重要的一点,由于诗缺失意境美感,套俗不前,“白水一杯”,致使诗大打折扣。而诗人九华山人新近原创的同题诗《月色如诗》恰恰与其相反。将诗意诗味融入诗境里,而后,将诗的“主干”通过生活底蕴的润色,让诗的骨架长满了丰厚的血和肉,加上笔力充满浓郁的“色彩”,诗语一越的艺术夸张,使诗情落意出。让人仰目到了诗的神形韵味的美感。你看,在诗人的笔下,“月色”怎样化成“诗卷”的?“扯下一片月色/装订成册/书里,偶而听到几声萤火虫的叹息/”。如此的“夸张”,将诗神形化了,而由此达到了境现意“得”,诗语犹如灵美的音符,清新地再跳荡,再把读者的一颗心律动着。这里的一个“扯”字开启的不仅仅是诗意的切入点,更多的是诗的韵味。接着“梦游的星辰”冲下了“九天”。这是令读者意想不到的。让读者随着诗的感奋一同情魂入梦。可见,诗人相应的手笔,已把诗的意味上升到一个高度,形成诗的内联外延,使“诗核”得到更加的凝重。透过“情的丝线”,最终达到诗的“丝线”所编织的“诗境”高远了诗的想象,将诗的主题盈满在读者的心里。由此可见,诗意与诗味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异显更加的重要。愿与诗人纯情相融,为诗意的生活笔落情出。成为生活中永不凋谢的一枝奇葩!

【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中共党员,现已退休。自由撰稿人,民间诗歌爱好者。二十多年间,原创诗歌近2000首。已在《神州文艺》《作家新视野》《现代诗歌美学》《南北作家》《南粤诗歌》《长江诗歌》《世界散文诗作家》《大楚文学》《诗路作家报》《华文微诗选刊》《新蕾》《诗路文学杂志》《东煤集团报》《鄂州周刊》《阜新文艺》《阜新日报.晚报.周末报》和《国际文学网络》《首都文学》《广州诗歌》《潇乡文学》等国家、省市、地区纯文学刊物和党报以及众多网络平台上发表。有作品入选《诗意阜新》《战疫诗证》《醉美诗歌》《大西北诗人》等十几种版本和专集,获20多个奖项。现为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呼兰作家协会会员、驭风文学社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