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路灯》第一章 洪荒年代(23-25)

临时县政府设在故县镇西袖灵寨的龙泉寺的窑洞里。
近些时,永宁县的群众抗日锄奸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战绩卓著。卫超每天都要把“全动会”收集、汇总的材料刻成蜡板油印,上报陕州专署,下发到各区镇政府,交流战况。
鼓舞士气,工作忙碌不迭。这天,卫超正在给抗日战报的蜡板上刻字,进来三个人:张炳照、贾银东、张丑。
卫超抬起头,“哎呀,你们几个咋来了?”忙起身给他们让座。
张炳照说:“张丑有件事儿想求你给他帮个忙,说个情。”
张丑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八区区长公老么,带人民自卫军追捕汉奸王长三时,在长水镇被特区政府抓扣。洛南工委组织营救,孔繁东书记让找你帮忙说说情,把人放了。”
当时,永宁的抗日形势是:全县的抗日归国民革命政府,县政府下辖16个区和县城、王范镇,长水镇三个特区,分为两大块:洛河北的七个区和三个特区归国民党管辖。成立有县大队;洛河南的9个区归共产党管辖,成立有中共洛南工委,武装组织是人民抗日自卫军;日本鬼子110联队占领县城和王范镇后,成立维持会和治安队。县大队和抗日自卫军共同抗击110联队、维持会和治安队,但抗日双方也不断发生摩擦。
日本鬼子占领永宁初期,110 联队维持会和治安队十分猖獗,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自从全民抗日活动开展后,日本鬼子鱼缩在县城里不敢出来,逼着维持会和治安队外出抢掠骚扰,但他们常常被抗日军民打得狼狈不堪。县大队和抗日自卫军就以锄奸名义,到处追捕维持会和治安队人员。
这天,河南八区区长公老么带着自卫军,在坡头村击败治安队,过洛河追捕治安队队长王长三,进入长水镇特区辖区被抓扣。中共洛南工委组织营救时,考虑到八区在减租减息、反匪反霸中。涉及到长水镇镇长赵连杰在老家赵村的一些亲友,公老么和赵连杰在县联防会议上有过争执、拍过桌子。工委怕夜长梦多,赵公报私仇,谋害公区长,出现不测,就采用组织协调和私下营救双管齐下,想把公区长及早营救出来。
中共洛南工委通知公区长内弟、磨沟村地下党员张丑,张丑找到近门叔父、卫超的姨父张炳照,张炳照又拉上卫超内兄、抗日英雄贾银东,三人连夜来到故县镇,找到卫超。
卫超听了情况后说:“公区长是在'全动会’挂了号的抗日名人。西安事变后国共一致抗日,互为友党,我找贺主任、孟县长说说,估计问题不大。”
张丑看着顺利,又说:"后沟的黑保桐近日也被抓了,你能否向上司通融一下,求个情,把他也放了。”
卫超:“他是为啥被抓的?”
贾银东说:“那是个大烟鬼,溜光锤,跟公区长不是一码事。”
张炳照也说:“虽说他是贩大烟被抓的,但乡里乡亲的,能说上话,帮他个忙也行。”
卫超:“贩毒的可是死罪,我不敢给他说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残忍无道、横行一时的日本鬼子,终于被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打败了。全国不分城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庆了几个月。年底,卫祜卿从南阳回来了。他去东门里宅院看了看,一片砖瓦堆被野草藤蔓覆盖,房檐上结满了蜘蛛网,麻雀在房檐下唧喳乱叫……

他又去到老宅院。老宅院当年是一斗小麦、五斗大麦当给田双喜开粉坊,他逃荒多年归来,正在收拾房子,准备粉坊开业。他原想把宅子赎回来,觉得田双喜家这几年也挺难的,现在也不好张嘴了,又回到了黉门口南边的租赁房里。
卫超也从蔡家窑回来了,听说父亲从南阳回来了,立马跑过来。他看到父亲的额头上多了几道梯田纹,面颊上多了几条五线谱,母亲白皙的面庞变得青黄憔悴,人也消瘦了许多,不觉心酸泪涌:“伯,妈,儿子不孝,让你们受苦啦!”
父亲说:“这还不是万幸,若非祖宗在天佑护,我们一家还能有今天?
前天,我到老宅子看了看,原想把它从田双喜手里赎回来,看他一家可怜兮兮的正在收拾房子,打算粉坊开业,我也没好意思开口。你下一步打算咋办?”
卫超:“我打算暂时还住磨沟。以前当利祥家的四、五亩地和窑洞的文书还没到期。杰三他外婆决定跟我们,她带来四亩地,这些地让内兄帮着照看,夏秋打点粮食,先顾住全家人的嘴。芳林她舅让我在县政府当书记官,每月薪俸二十元,也够全家花销的。对了,那两罐银元,我用了五十块,还有一百五十块,明天给你送来吧?”
卫祜卿说:“先暂时放你那儿。我从南阳回来时,你国瑰妹夫给了二百块大洋,我想把咱院的房子收拾一下,把药铺先开起来。”
卫超:“韬弟呢,我咋没看见?”
卫祜卿:“他上邮局打听通知来没有。在南阳,国瑰让他报考上海高等医专,据说,成绩不错,最近通知也该到了。”
说着,卫韬拿着入学录取通知书回来了。说春节后十五前报到。为此一家人都很高兴。
卫超说:“开学费用由我负责,家里就别操心了。”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