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痴情岂在人与妖
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莲花峪山里住着一家猎户,他姓张名路,妻子姓华名曰莲妹,夫妻恩爱有加,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名唤虎子,现已二十有二,人如其名,不仅长得虎头虎脑,浓眉大眼,而且虎背熊腰,十分伟岸。这一家人在这山里已经住了三代,从他的爷爷起,就在这山里打猎,不仅熟悉这周围群山的峰峰岭岭,而且对这山里的各种飞鸟走兽也了如指掌,更了得的是那百发百中的枪法,百步之外弹无虚发,因而有神枪手之称。从虎子的爷爷传到虎子的父亲,再到虎子,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在山里他们一家除了种几亩山地贴补家用外,主要的还是以打猎为主,主要猎物除了虎豹外,多数还是以狼、狓子、野猪、野兔、貛、山鸡为主。一天吃过早饭,虎子和父亲背上猎枪,带上猎犬阿黄又上狼窝山出发了,因为前天下山时他们发现了一只野狼倏忽而过,因天色已晚也就没有再去追赶。
今天再次上山就是想去寻找那只野狼。沿着陡峭的山路,阿黄在前引路,他们爷俩紧随其后,翻过一道山梁,野鸡盆后面的狼窝山就到了,他们沿着一块块山地,拨开近一尺多高的野草,在阿黄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向狼窝靠近。也许是阿黄已嗅到了野狼的气味,突然狂吠几声就飞速地向前跑去。虎子和父亲见状也极快地把猎枪握在手上,并迅速地掏出火镰打着火点燃了火捻子 。也许是野狼也感到危险就在眼前,只听一声嗷叫,就从狼窝里窜了出去,说时迟那时快,父子俩同时发枪,阿黄也极快地扑了上去,但还是晚了一步,只见那狼连窜带跳转眼就消失在山头那边了。猎物逃掉,这在张家来说还是第一次,一时愤然有气的爷俩怎肯就此罢休,他们和阿黄一面寻找一面追赶,不一会儿就转过山沟来到了野鸡盆旁的山路边。

说来也奇,就在他们驻足的瞬间,忽然发现一位年轻貌美女子坐在山路边,正在双手抱着一只脚伤心地落泪, 父子见状连忙走上前去打问:“姑娘,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在这里哭泣?”这位姑娘见问,就急忙止住哭泣回答说:“小女子方才急着赶路,不小心崴了脚,一时不敢用力就只好坐在这里了。”虎子听了,想立即上前去扶,但却被父亲制止了。这时又听父亲问道:“请问姑娘,你是哪里人,为何独自一人来到了这荒山野岭?”姑娘听了,抬眼看了看张路连忙回答说:“不瞒您老说,我家就在山东不远的村里,只因不久前父母向后去世,在家无所依靠,只好去投靠在山西面的姑母家,谁知不小心崴了脚,一时无法赶路,说着,又用手帕去擦眼泪。”虎子是个敦厚耿直的孩子,不仅心肠软,而且最怕见女孩子哭泣,他见父亲一时不言语,就赶紧对那位姑娘说:“小妹,不用怕,你现在不能走路,就先到山下我们家调养一段时间,等脚伤好了再去你姑母家吧!”姑娘听了连连点头并说道:“谢谢小哥的的好意和搭救之恩。”站在一旁的张路听了也没有说什么,他看了看姑娘,又看了看儿子,突然对儿子说:“既然如此,那就让姑娘去咱家养伤吧!”虎子一听满心欢喜,赶紧蹲下身子背起姑娘就下山去了。张路一看也无法再去打猎,也就只好跟着儿子下山了。

“娘,我们回来了。”虎子一边叫着一边用手推开了大门。母亲闻声,急忙迎了出来,只见儿子背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先是一怔,接着就满脸堆笑地说道:“快点进屋里歇息。”进得屋里,虎子小心的把姑娘背到东间的床上刚刚坐下,父亲也就随后一步跨进了屋里,一屁股就坐在了椅子上,莲妹见老头子有些不高兴就急忙问个究竟,只听他有些不悦地说:“今天真有些晦气,不但没打到猎物,却背了个姑娘回来,这将如何是好?”
接着他又一五一十地把如何追赶野狼不成,如何又在野鸡盆旁的路边遇到这位姑娘的情形向莲妹述说了一遍。莲妹听了,连忙劝慰丈夫说:“打不到猎物,咱改天再打,救这位姑娘回家,这不就是你常说的积德行善吗?”
张路听了心中的闷气也就立刻消了许多。谁知坐在床上的姑娘听了却连连说:“伯父伯母,您的大恩大德我领了,如果觉得不便,您就把我送走吧!”莲妹听后急忙回答说:“姑娘,请不要介意,你伯父不那个意思,你现在有脚伤,不能行路,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吧!”姑娘听了连说谢谢。
停了一会儿,莲妹又说,刚才光顾了说话了,也没有问姑娘芳名,今年多大了?姑娘听了略微一思,随即答道:“小女姓韩单名一个灵字,您就叫俺灵儿好了!”多好听的名字啊!这时的莲妹才抬起头来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灵儿:鹅蛋脸,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小口,唇红齿白,两腮一边一个喝酒窝,甚是俊俏极了。看着眼前的姑娘,想想眼下的虎儿,年已过二十,虽有山外的几家亲戚曾提过媒,但都因不中意而散了,若这位姑娘愿意岂不是一桩美缘?她正得意地往下想着,猛地听虎子说道:“娘,你在想什么呢?天已晌午了,还不快去做饭,恐怕灵儿姑娘早就饿了吧!”莲妹听了儿子的话,连忙说:“好好好,我这就做去!”
午餐虽然简单,但却也很有风味,几个野菜,几样野味,尤其那盘山鸡更是风味独到,令人吃后回味无穷。虎儿一边吃一边给灵儿夹菜,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说说笑笑,整个气氛非常融洽。
为了尽早給灵儿疗伤,虎子把家中存放的草药尽数找来,又拿来药锅子把水放好再把药放入锅内,放在生好火的炉子上熬了起来。大约一个时辰左右,药熬好了,他就赶快把药倒进盆中端到了灵儿床前。他正想替灵儿脱鞋脱袜,只听灵儿说:“谢谢虎子哥,不用了,还是我自己来吧!”说着,灵儿就很快把脚放进了药盆里。就这样,一连一个多月,虎子侍前忙后,把灵儿照顾得十分周到。灵儿的脚伤也日渐痊愈。在与灵儿相处的日子里,虎子才发现灵儿不仅人长得俊俏,还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不仅说话清脆,而且还能唱一些山歌小曲,那声音是那么的清甜美妙,令人百听不厌。

也许是日久生情吧!自从灵儿进家后虎子不再随父亲上山打猎,除了在家帮母亲料理些家务外就是到后山的几亩山地里劳动,每每都带着灵儿一同去。他们给庄稼施肥,给田地松土,累了就坐在田头上休息,有时说笑,有时听灵儿唱歌,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虎子和灵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二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尽管当初说过等灵儿的脚伤一好就送她去她姑母家,可看看眼前的两个孩子如此恩爱,也就不好再起齿了。日子就暂且这么过下去了。
也许灵儿不知,张猎户家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张路父子打得野猪回来,都要杀肉剁馅子包饺子,美美的大吃一顿。这不,今天就打了一头野猪,拾掇好后,莲妹忙着和面,儿子忙着剁馅子,一切就绪后,灵儿也洗手帮忙包饺子。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包,不经意之间,莲妹突然看见灵儿不时就把肉馅放进嘴里,然后却若无其事地再包,时间不长,却有几次。因为是第一次,莲妹也没太在意,就把这事压在心里了。时间一长,像这种情况连连发生,莲妹就不想再把这种情况隐瞒下去。一天晚上,莲妹对丈夫说:“张路,我给你说,这个灵儿有问题,”丈夫反问一句:“有何问题?你不是也挺喜欢灵儿吗?”“喜欢倒是喜欢,可我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有什么不对劲的?”丈夫反问一句。
于是,莲妹就把屡次看到灵儿吃生肉的事向丈夫说了一遍。听了妻子的话,张路开始有些不相信,但仔细一回想也觉得蹊跷,是啊!是啊!想想那天在狼窝山追杀那只野狼未果到在野鸡盆路边奇遇灵儿姑娘,再到灵儿偷吃生肉馅子,这一连串事儿的出现,难道纯属巧合?此时的张路不禁想起来了自己父亲临终时说到的两件奇事:第一件事,他曾说九岈二山,狼虫虎豹,在他一生的游猎中虽未曾遇到过虎豹,但虫却让他实实在在地碰上了。

那是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他正在燕子窝之上的山顶上寻找猎物,突然,一阵狂风大作,立刻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正当他跑到山崖下避风时,只见一条长约数丈,粗若梁檩的,头似油篓,眼像铜玲且闪着绿光的大虫从头上呼啸而过,等他再仔细一看时,那条大虫的尾巴还在燕子窝上边的山顶上,而头却伸过了对面的山顶,整个山谷间如若一架浮桥悬挂,不多会儿,这条大虫就朝着岈山东面的溶洞飞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第二件事他更记得清清楚楚,父亲告诉他说,在莲花峪周围的群山里,有一只修炼千年的狓子精(注:狐狸在当地叫狓子),如今,不但会变作各种不同的动物,还会变作人形。至于这后一件事,他的父亲也只是这么说说,但却未有遇见。而眼前出现的这一系列的事儿让张路越想越有些后怕。莫非父亲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会真的出现在他的身上?于是,他对妻子莲妹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妙法。
一天早饭后,张路没有出猎,他先和妻子早早约定好,接着就传来了儿子和灵儿,在正堂坐下后,他与大家一边聊天一边抽烟,半烟袋功夫过后,他突然对灵儿说,我这里有前几天刚从市上买来的上等好烟,不知灵儿姑娘是否愿意一尝?灵儿虽说是精灵所化,但怎知人间的这些弯弯道道?当即点头愿意一尝。莲妹一见,立即从里屋里取出那支早已装好火药的短小的猎枪,递给灵儿说:“姑娘,你就抽这支吧!”灵儿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道道,接过后就把枪口含在了嘴里。坐在一旁的虎子虽被蒙在鼓里,但一见眼前的情形,立刻就明白了几分父母的用意,连忙上前制止,但却晚了一步,只见莲妹急速地把火往枪引线上一点,就听到嘭的一声巨响,枪弹穿进灵儿口腔,接着就听到灵儿几声尖叫,一时不知去向。这时,张路夫妇非常明白,灵儿这次准没命了。再看儿子却像发了疯似的一边呼喊着灵儿的名字一边向外追去。张路夫妇也紧跟在后面。他们沿路寻找,在不远处就发现了灵儿受伤后留下的血迹。再沿着血迹往前找去,终于在西北大山的悬崖下找到了一只现出原形的狓子——灵儿。张路夫妇一脸惊恐,而儿子虎子却怔在了“灵儿”的身边,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张路夫妇心里也十分明白,尽管灵儿为狓子精所变,但在一家人的短暂相处的日子里却也未曾发生过什么凶险的事情,更何况她的出现还给儿子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想到这些,他们随后从家里拿来镢锨,在山崖下挖了个深坑埋葬了灵儿。
再说虎子,自灵儿被打死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衣衫不整,脸也不洗,头也不梳,有时连饭也懒得吃。眼看着自己魁梧的儿子日渐消瘦,做父母的更是疼在心里。尤其是天天听着他呼唤着“灵儿回来吧”的凄厉声音时更是伤心落泪。是啊!什么人呀,妖呀!如果不是把灵儿杀了,儿子也许不会落到这步田地。回想那时他们出双入对,一同劳动,一同生活的美好情景,张路夫妇真是后悔极了。

一天,虎子趁父母不在家,一个人偷偷地跑出来,他沿着灵儿逃跑的路线一直爬上了莲花峪西北面的大山的悬崖上,他望望崖下灵儿的坟墓,一声声不断地呼喊着灵儿的名字:“灵儿灵儿你别怕,我来陪你了!”喊着喊着一头朝崖下跳去,可怜的虎子就这样为了灵儿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张路莲妹双双赶来时一切都晚了。看着悲惨死去的儿子,张路夫妇悲痛欲绝,几次昏死过去。
为了记住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和儿子与灵儿相爱的故事,张路夫妇决定把儿子也葬在灵儿的墓旁。这正是:
痴情岂在人与妖,只要心爱就是好。
生虽不能共白头,死却同眠亦堪妙。
从此,张路不再打猎,他和妻子莲妹只靠种山间的几亩山地生活,直到一天天老去。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