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学章
小时候就没见过外公
记得母亲常唱起《洪湖水浪打浪》
唱着唱着母亲就流泪了
三岁时她就失去了父亲
后来我终于知道
外公是洪湖赤卫队员
那一年去沔阳打白极会
牺牲在东荆河尸骨不见踪影
我从歌剧里找到外公的形象
望着烈士证无比崇敬
我依然寻找着外公
得知他长眠在湘鄂西烈士陵墓
我常常来瞻仰那耸立的丰碑
听她叙说家史和那场伟大的革命
我在陵园里寻找母亲童年的父爱
在雕刻的烈士榜上注视外公的姓名
啊,今天又是烈士纪念日
我把思念和敬仰献给外公和所有的英灵
明天就是国庆节
共和国的旗帜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
先辈们开辟的路越走越宽广
我的耳边总有一个声音一一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烈士牺牲事件回顾】
1930年7月沔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曾将县游击队、特务队合编为工农革命靖逆军,汪洋任军长,另重新组建了游击队、特务队,保卫沔阳县委、县苏维埃驻地峰口。工农革命靖逆军依东荆河南岸扎营,在沔阳县施家港、马口(今属洪湖县)一带重点设防,以防御北极会的骚扰。1930年7月14日,汪洋率工农革命靖逆军、县游击队、特务队,分三路攻打北极会的巢穴杨树峰。初,北极会诈败,我中路赤卫队直捣杨树峰。汪洋忽闻号角声声,杀声大震,只见近二千名会匪和保安团从茂密的高梁、黄豆地里铺天盖地而来。在所谓的“除暴安民”的杏黄旗下,一伙头戴草帽,身穿青衣,斜挂长约五尺白佛带,身背大刀,手提勾链枪的匪徒,簇拥着一个身穿圆领大袖白袍,左手持刀,右手持剑的头目。余者尾随杏黄旗四面向我袭来。汪洋见中埋伏,急令部队沿来路撤回。撤至沔阳中革岭河边,岂料河上浮桥被敌毁断,撤至桥上的赤卫队员一个个落入水中。此时,仙桃、彭场国民党军赶到,伙同北极会匪徒在桥上桥下乱砍乱杀。战士的血染红了河水,战士们手中的梭镖长矛,战士的尸体,堵塞了东荆河道。是役,近两千名战士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