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官岩之“灵官菩萨”的起源与传说
作者:朱国
灵官岩,地名,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白岩头村一组灵官溪上游,348国道巴巫段38公里处,距沿渡河集镇六公里,距巴东县城六十六公里,距郑万高铁巴东站(平阳坝站)仅24公里约半小时车程。
这里,大山巍峨,山清水秀。一条小溪,从伟岸的群山之中自东向西,蜿蜒而出,涓流潺潺,水声如歌:或轻柔婉唱,或高歌铿锵。小溪两岸,树木葱郁,山花娇艳,百鸟啼啭。山中有兰花、野猪、麂子、岩蛙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及其他许多珍奇中药材。小溪常年清泉不断,从古至今,默默地润养着当地数千勤劳朴素的山民,灌溉着万顷瘠土与良田,哺育当地两岸万千土家子孙。也正因这股生命之泉,从前,每遇久旱少雨时节,各地乡民,无论远近,均蜂拥而至到此取水。久而久之,水量渐小,用水逐渐紧张稀缺。于是,各地山民,难免发生争水抢水纠纷,时有发生“械斗”事件。又加之传说中的“西流水”之地,是滋生邪恶与恩仇的是非之地(无从考证)。相传,明朝永乐(1403-1425)年间的一次山民争水“械斗”时,一位自称“灵官”的某道士正从此路过,他以满腔的热忱、真诚和“无畏”的正气,平息了这场“械斗”,化解了山民多年的水怨水仇。传说他,平息“械斗”之后,久久驻足于巍峨的山顶,环顾脚下广袤的沃土与荒野,耳听潺潺不息的水声,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便栖息此地,窝居在水源地龙洞沟附近的一处岩洞里,用自己的盘缠,在水源处用石灰、桐油、砂石等混浆筑坝,建立了平等的“分水阙”,让这生命之泉,从此平分各地,平等、和睦地滋润着这小溪两岸的山民与沃野。从此,当地两岸居民,和睦相处,荣辱与共至今。多少曾经“不共戴天”的家庭,甚至结为姻亲,共同繁衍、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土家子孙。
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好多的人与事与物,都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传:不知多少年前,当地一绅士(暂无从考证),出巨资在“灵官”道士曾经的暂居处,兴修庙宇,供奉“灵官”菩萨。取名“灵官庙”(上世纪文革时期被毁),以供后人,长期祭惦、缅怀和供拜这位“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的护法尊神!地名“灵官岩”也由此而来。
斗转星移,历史的长河,已流淌至二十一世纪,穿越茂密的丛林,踏着斑驳的古道,拨开干枯的杂草,依稀可见“灵官”庙宇曾经的“源起今生”与“荣辱兴衰”和“忍辱负重”。如今,仍有人悄悄去此挂红、烧香、跪拜,老远依稀可见。据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巫公路从此穿插而过,因坡长路陡,路面泥泞,常在此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有据可查的重大事故三起,共死亡六人,重伤三人。后来,据说当地一位曹姓道士,去灵官庙跪拜了“灵官爷”。虽无从考证,但从此,该路段还真没了大的交通事故。
如今,在小溪下游“灵官岩桥”内侧几十米处,有返乡大学生张铭方筹资近百万元,利用荒滩溪涂,筑坝修建了“精养冷水鱼池”,冬季枯水期储水,其他三季季养殖特色冷水鱼,现已基本成功。由于该地,两山相对,光照时间短,夏季气候尤为湿润凉爽,日均气温22度,所以,在此还修建小凉亭,配有“星空房”(春季室内帆布繁殖鱼苗,其他季节可供纳凉,品茶、赏月及简餐),同时,配备了垂钓、音响、灯光、天文望远镜、神农奇石、各种书籍、乐器、歌台、广场舞场地等。意在让附近居民,夏有一块纳凉的避暑之地,又有处歌舞、健身、娱乐、赏月的休闲之所。
如今,因348国道还未完工,近处塌方等安全隐患还未排除及各类手续等诸多问题,暂时甚至一时半会,还不能开放迎宾,我们深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位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与辅佐下,在国家“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的大背景下,灵官岩“渔歌草堂”(暂命名),终有一天,会揭开新的一页,彰显出本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今盛世的奇光异彩!
备注一:王灵官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属于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与佛教的韦驮相似。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王灵官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相传今河南鹿邑县前尹王人。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其中最有名的“王灵官”,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各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趋吉纳祥,戒恶除凶。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的就是护法神将王灵官。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有一只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以及信众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也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之说。
备注二: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又据《列仙全传》卷八说:王灵官是淮阴(今江苏淮阴)城隍庙的城隍。萨真人修得正果后,路过湘阴,投宿于城隍庙。数日后,湘阴太守梦见城隍要求自己将萨真人(萨守坚)轰走。于是天一亮,太守立即带人来到庙中,迅速地将萨真人撵走了。萨真人十分气恼,走不多远。见有人抬着一头猪到庙里还愿,他拿出香给人家,央求帮他烧烧香。这些人如约办理,不料突然降下一阵雷火,将城隍庙烧了个精光。可见萨真人恼怒之极,用法术将城隍老爷闹得无法安身。另外一种说法见于《三教搜神大全》卷二,书中称萨真人路过此处、见人用童男童女活祭本处庙神,大怒道:"此等邪神,该焚其庙!"说毕,雷火穿空,上焚此庙,人莫能救。
事后,萨真人云游四方,遍行救济。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一记载,十多年后的一天,萨真人来到龙兴府,正在江边洗手时,水中突然冒出一员神将,方脸膛,黄袍金甲,左手持火轮,右手执钢鞭,对真人口:"吾乃先天大将火车灵官王,久执灵霄殿,奉玉帝之命庙食湘阴,以惩四方恶业。自真人焚吾庙后,私随十二年,今见真人功行已高,将供职天庭,愿为部将,奉行法旨。"可见王灵官还是玉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但根据《明史·礼志四》曰:"宋徽宗时,尝从萨守坚传符浩",又回:"灵官受法萨守坚,萨复受法于林灵素,而林乃一诗弃道士耳。"由此表明,王灵官曾师从西蜀道士萨守坚,受道符秘象,是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
备注三:明、清以来,全国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灵官庙,很多道教宫观还专门修建了灵宫殿,塑了形象不尽相同的灵宫像。其中最一有名的造像是北京白云观、天津娘娘宫、武汉长春观、苏州玄妙现以及武当山元和观中的灵宫。最有趣的是,湖北武当山中,还有"五百灵官"之说,在天乙真庆宫(又叫南岩石殿内》,环列着五百尊铜铸饰金的灵官像,各高尽尺许,神态各异。据《太和山志'圣迹》记载:净乐国王太子(即后来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时,国王思念太子,令大臣率五百众,至南岩"传启王命,部众忽僵仆不能举,同声告曰:'愿从太子学道。,于是俱隐山中,太子成仙后,五百众皆登仙道。后来遂造五百灵宫像供祭。此外,由于王灵官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灵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样,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
(灵官爷配图)
冷雨霏霏初稿于2022年9月22日于灵官岩“渔歌草堂”。
作者简介:朱 国,网名:冷雨霏霏。湖北巴东人,小学教师,现年55岁,大专文化。爱好诗歌。早年发表过小说《河边》。近期,歌曲《为你枕着梦流着泪》《走进春天走进你》先后于国内音乐平台网站全网上线发行;诗歌《走进春天走进你》《春梦》于《中国乡村杂志》同期发表;诗歌《走吧,我不再是你爱的羁绊》及歌词《神农架,我的童话我的家》分别于《映山红民间文学》载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