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锋
图/实拍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我国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古人对孔子的形象比喻。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使人类文明攀上了一个高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2022年9月28日,是大地丰收前的季节,海洋般的稻田被秋风吹拂翻起一阵阵碧绿般的波浪,稻花和着累累瓜果味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这天,是孔子诞辰2573年纪念日,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
封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孔子文化促进会的会员们和肇庆市有关人员一道三十余人,相约连都镇龙潭村至圣裔祠举行了公祭孔子大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祭奠至圣先师的同时,孔子的后裔们秉承着先人的优良基因,全程陪同并讲解着孔氏家族的光辉历史。
“玉辉堂”座落在封开县连都镇的文华村里,是明未清初时期建造的孔氏祠堂,里面庄严肃穆,文气荡漾。会员们文心大发,于大殿中挥毫泼墨,各显其能,以表达对孔子的怀念之情。
《我家住在玉辉堂》,悠扬的儿童歌声从古老的厅前传来,会员们放下忙禄的一切,静坐在大厅两侧的木板凳上,聆听歌声中孔子后人们奋发图强、虚心好学、为国为民的追求。令在场的每一个人肃然起敬,优美的旋律在充满着“忠贞与勇毅,包容与忍让”的孔子精神中久久回荡。
是的,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是儒家文明的发展和促进的先驱者。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加之出生在艰苦、动乱的年代,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儒家文化,但是也常常受到淳朴的父辈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受益良多。时至今日,依然秉承着父辈的良好习惯,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善意和热忱,虽然和孔子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相差甚远,但一直在为缩短差距而孜孜以求。
孔子的文化自古以来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潜藏在中华大地每一代人的内心深处,不得不佩服“孔子精神”所拥有的强大正能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以及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并且很自觉的去传递我们民族最伟大的儒家文化。让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之精髓惠及全世界畅想美好的人们。
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思维深深的铭刻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就算是经过惊涛骇浪,也从未动摇过。他的精神不仅浸透在著名的典籍中,还端坐于各地庙堂之上。数千年以来,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
感恩,感恩至圣先师孔子倡导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感恩儒家文明对我们心灵的滋润、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