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95)
尤侗《望海潮•观猎》
《苏幕遮•塞上》《虎头石》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文学家、戏曲家尤侗像)
尤侗(1618-1704),清代文学家、戏曲家。长洲(治今苏州)人。明诸生。清顺治拔贡,顺治九年(1652)任永平府推官。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三年,告归。工诗文词曲,顺治、康熙分别誉之为“真才子”、“老名士”。其诗多写生活琐事,少数作品对当时社会状况有所反映。诗作早年尚才情,类近温庭筠、李商隐,晚年则仿白居易,流入平易。作有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合称《西堂曲腋》;《钧天乐》揭露科场之不公,并倾吐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语言艳丽,用典精巧,抒情诗的意味很浓。有“英雄短气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竹舍茅庐何陋尔。君子居之,即是名山水”;“纵然跋步经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清和天气晓寒余,客梦江干(gān)赋索居”;“共追寻、大地芳华。三分春色,分与谁家。有一分山,一分水,一分花”;“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风雨潇潇打布篷,横舟相失玉河中。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liáo lì)三更叫断鸿”;“谁家吹笛按吴歌,听罢凄然唤奈何。此夜青衫知更湿,流河驿畔雨声多”等名句。

一、《望海潮•观猎》
辽西重地,东临碣石,朔风塞马萧萧。台上呼鹰,碛中走狗,千人弓箭横腰。牙纛抗招摇。看雕翎落处,雨血(xiě)风毛。日暮山空,寒乌饥兔正悲号。
将军坐地分曹。有健儿行炙,美女弹槽。再打一围,扬鞭归去,戍楼画角声高。何似霍嫖姚。笑当年猿臂,射石空劳。顾语参军,醉中磨盾好挥毫。
【牙纛(dào)】 用象牙装饰竿子的大旗。宋•曾巩《边将》诗:“二子按轡(pèi)行边隅,牙纛宛转翻以舒。”
【槽】 琵琶一类乐器上架弦的格子;弦槽。李煜《书琵琶背》诗:“余暖在檀槽。”
【参军】 官名。
【磨盾】 磨盾鼻,典故名,指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后因以“磨盾鼻”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宋•刘克庄《满江红》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祥本文第145篇)

二、《苏幕遮•塞上》
其 一
朔云寒,边月苦。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夜半雪深三尺许。毡帐驼峰,倒载琵琶女。
打围来,圈地去。银管炊烟,茶煮乌羊乳。蛮府将军穷塞主。匹马随他,看射南山虎。
【觱栗(bì lì)】 古代管乐器,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汉代从西域传入。也作觱篥、筚篥等。
其 二
塞垣长,寒信早。画角呜呜,吹破霜天晓。一阵哀鸿残月小。梦绕南云,泪湿征衫老。
拄青山,吟白草。燕雀排衙,公事弹琴了。又报黄旗前队到。手板匆匆,走马辽西道。
【苏幕遮】 唐教坊曲名,原为大曲,后摘遍流行,用为词牌。“幕”亦作“莫”、“摩”等。《苏幕遮》为少数民族乐曲。唐•张说《苏摩遮》诗:“摩遮本出海西胡。”唐•惠琳谓出自龟兹(qiū'cí)。宋•王明清云:“妇人戴油帽,谓之苏莫遮。”盖歌舞者有此服饰,因而得名。又因周邦彦有“鬓云松”句,故亦名《鬓云松令》。双调62字,上下阕各七句,仄韵。

三、《虎头石》
将军射虎阳山下,
视之石也虎所化。
至今石虎尚狰狞,
当日将军何叱咤。
数奇不遇高皇封,
时去反遭醉尉骂。
世上谁无万户侯,
过此张弓不敢射。
【虎头石】 光绪《永平府志》记载:其“在(永平)府城南六里,状如虎踞,旧传为汉李广射虎处。”

(戏曲之乡苏州古戏台)
读尤侗诗词记感如下:
清初名士真才子,
戏曲文学俱有成。
古塞虎石歌一曲,
抒发感慨祭英雄。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