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
1.数次移防和整编
1950年5月,我由163团调到164团担任政治委员。
1950年底,我部由陕南移防至关中地区西乡县。
1951年2月13日,我师经20天千里行军,移防到达凤翔、兴平地区。师部驻扎凤翔县城,我团驻岳平县。
遵照军委指示对我部进行整编。师司令部将股改为科,增设办公室;师政治部撤销敌工科和民运科,增设青年科、文化科;供给处、卫生队合并成立后勤处;山炮大队改为山炮营;新建干部管理部;师直属队撤销教导大队、解放大队、文艺干校、医训队。各团成立司令部,均增编作战、军训、军务、侦察、通讯、管理6个股;撤销民运股、宣传队,增设青年股和俱乐部。各营成立司令部,增编参谋长和参谋,并增编75无后座炮排、通讯排。

整编后,全师上下在驻地开展评思想、评作风、评立场、评斗志的“四评”和“评级”教育活动。
1952年底,由于兄弟部队入朝参战,我部又奉命接受了他们的防务。师部移至青海省西宁市,我团移至甘肃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地区,除维持基本社会治安外,主要是进行正规化训练。
1954年9月,我被任命为该师政治部副主任。

2.南京军事学院受训
为了提高我的政治理论和军事素质水平,提高指挥现代化作战的能力,1955年初,西北军区决定让我到我军最高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受训三年。
1955年3月,我按时报到正式参加了军事学院的学习。
三年期间共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预科,主要课程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大都是初中课本上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高中的课程。对于这些文化知识,我虽然有十七八年没有再接触过,但由于在学校时这些知识大都学习过,而且学得比较扎实,再经过教员耐心辅导和个人认真钻研,因此,各门功课成绩在学校都名列前茅,受到各科教员的嘉奖和称赞。预科结业考试中,我的各门成绩都是优秀,得到了学院的嘉奖。学院领导亲手奖励给我一只座钟,还有《保卫延安》《亡国之亡义》等书籍。这对我的学习是一个肯定,更是一种鼓励。
从第二学期开始,我们转入正课学习。政治理论内容主要是学习苏共党史、中共党史。苏共党史主要是学习马、恩、列、斯的著作,尤其是列宁的原著。中共党史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著作和重要历史文献。除此,还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军事方面,主要是学习军、师、团的攻防理论和作战原则及战术。军事学习分策划实施和现地作业,还有传变、航空、炮火、装甲、工兵、通讯、后勤保障及其协同等内容。在时间分配上,政治理论占百分之七十,军事理论和作业占百分之三十。整整两年的正课学习,确实是我一生中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
学习期间,经过个人的积极钻研、刻苦努力,我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学院和政治系两级的表彰和奖励。
1958年3月,我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仍回原部队任师政治部主任。
1960年,我担任师副政治委员。
1961年,我担任了师政治委员。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
3.平息青海、甘肃叛乱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