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菊花
文/许刚
秋天来了,菊花次第开放。有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红色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把山川、河岸、平塬、坡地,点缀的一片灿烂,宛若巨幅油画。
菊花,是一种中药材,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的《菊》,描绘了家乡菊花的可人姿态。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四维之子张泰徽诗中也有“远岸黄华开露菊,深岩翠霭络烟萝”,这样赞美家乡菊花的诗句。

我的家乡,已有三千多年的菊花栽培历史。3000年前,家乡一带的黄河流域就开始了野菊家移,从赏菊逐步过渡到饮菊、食菊。1200年前,道教始祖,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九峰山修炼十几载,居山间,饮菊茶,悟天道,给后人留下了深邃的道教文化思想。
我的家乡,现有菊花6万亩,有北京菊、杭白菊、金丝皇菊、大板菊、贡菊等十几个品种,年产量5200吨,产值3.2亿元。现有菊花加工企业30多家,药茶10余个品牌。
我的家乡,山西芮城,正在全力打造万亩菊花产业园区,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产学研,建立起山西省最大的脱毒菊花苗木繁育基地。
2022年9月28日-10月28日,我的家乡将举办首届菊花节,菊花节是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举办首届菊花节,让百姓从中受益,进而享受农文旅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

又见家乡柿子红
文/许刚(山西)
我的家乡在晋南,母亲河的大拐弯处,也就是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我的家乡北高南低,一面阳坡,土层深厚,雨量适中,十分适宜各种水果的生长。我的家乡是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运城市四个苹果生产大县之一。我的家乡随处可见柿子树,一到秋分,那田间地头,沟壑坡塬上,到处是红彤彤的柿子果,像小灯笼一般,随风摇曳,煞是喜人,成为秋天大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说起柿子,我心中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加之要为苏联还债,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那缺吃少穿的日子里,是柿子果帮助家乡人度过了饥荒。
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沉寂禁锢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家乡人便进沟,入院,占边,规模发展起苹果、柿子产业。自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五年,全县新增苹果面积21万亩,达到41.04万亩。柿子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2万亩,达到5万亩。且柿子家族又添新宠,阳丰甜柿,让家乡人腰包鼓了起来,阳丰甜柿,可鲜食,好管理,易丰产,市场认可,消费者青睐。提及柿子,不得不说柿子的几种吃法。归纳起来柿子有两种吃法,一种叫唌柿,就是柿子放在阴凉通风处,过半个多月,柿子完全软化。唌柿去皮,还可以与面粉掺和后做成柿子馍。另一种叫暖柿,就是烧一锅热水,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把柿子放进锅里,上面覆上一层柿叶。暖柿子是为了除掉涩味,控制水的温度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五天后,就可让柿子完全脱涩。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我漫步在家乡的田埂上,看田畴如画,丰收在望,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勤劳善良的家乡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力奋发,笃行不怠,行稳致远。
晚上,我从梦中笑醒。梦中我沉醉在红彤彤的柿子树下,那甜甜的柿子果,让我口舌生津,酣畅无比……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在《市场信息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农民报》、《运城日报》、《中国乡村》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5万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