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显成编著的《人民心中的毛泽东》
第一部 生长学习认知
第三章:婚礼儿降生
毛家与文家一次订婚,就确定了文小妹婚姻关系。文七妹13岁,正当清朝1880年,父母作主,许配给毛贻昌后,他们两家就开始进出韶山冲毛家院子。前面说的,文氏家族大家族,家有二三十口人。文七妹上有爷爷文作霖(德明),奶奶文作霖之妻子贺氏,大伯父文绵芳,父亲文绵薰,母亲贺氏,三爸文绵姜;大伯父长子文正儒大哥,大伯父次子---文正美二哥;父母生的文正兴(玉瑞)大哥,大嫂文赵氏;文正莹(玉钦)二哥,二嫂文赵氏;文正材三哥;大姐钟文氏,二姐王文氏(文六妹),自己文七妹,妹妹文正华(玉森)等,还有侄男侄女:伯父文正兴(玉瑞)长子文谷香(士芭)大侄儿,文正兴(玉瑞)次子---文涧泉(士频)二侄儿,文正兴(玉瑞)三子梅清(士檠)三侄儿,文梅清(士檠)之妻赵氏侄媳妇;文正莹 (玉钦) 长子文泮香(士茆)大侄儿;文正莹 (玉钦) 次子文运昌(士荇)二侄儿,文运昌(士荇)之妻杨达昌二侄儿媳妇;文正莹 (玉钦) 三子文南松(士苹)侄儿;文正莹 (玉钦) 女儿文静纯侄女,去世不算,有二十多人。再加上邻居,人就更多了。
文七妹在娘家过惯了人多热闹生活,到韶山冲感觉寂寞,没有伙伴一起玩耍。在唐家岮年岁小,家里劳力又多,她基本不需做多少事。到了毛家不同了,自己就要做事了。她起初过很不习惯,父亲来了,总要哭泣闹着要跟父亲回去。时间久一长,慢慢习惯了。
文七妹从唐家坨远嫁韶山冲,并不是“童养媳”。她来到毛家前,家境不是困难,并不是父母无法养活她。文七妹娘家庭,早就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唐家岮老家已走逐步上富裕。可文七妹来到毛贻昌家,贫困潦倒,富裕人家女儿作为穷人家媳妇,恰好说明唐家岮的文芝仪、贺氏主人及所有家庭成员,并不是嫌贫爱富,他们心态何等淳厚,他们并去了封建制度等级观念,压根没有“门当户对”想法。他们将文七妹送到韶山冲,出于上祖坟祭扫方便。他们更看中了与毛世家族淳朴,看见毛家发展潜力,正如有句选女婿佳瑶,“会看的看儿郎,不会看的看田庄”。文七妹父母毛恩普重德重教的人品,非常可贵。
文七妹,毛泽东母亲
文七妹刚和毛贻昌订婚四年,毛恩普的妻子方氏,光绪十年四月二十六(1884年5月20日)这天,一声噩耗,文七妹婆婆,毛贻昌的母亲去世了,享年42岁。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八月初二(1846年9月21日),死于光绪十年四月二十六(1884年5月20日),姐姐适张,姐姐适贺也来给母亲送葬。东茅塘回阴堕尖峰下进行安葬,毛恩普失去妻子,感觉十分悲痛。
婆婆去世一年,文七妹在与毛贻昌订婚已经过去五年,他们经常来往或住在婆家生活。所以,他们之间已有了较深入了解和恋爱基础。毛氏家族,本是儒家色彩浓厚环境,毛祖人、毛恩普为人,文七妹感受毛氏家庭温暖,毛贻昌、文七妹感受清静、平和、民主气氛浓郁,他们两人相处非常和谐。文七妹,婆家爷就感觉对她一种负疚感,带文七妹相当好。虽然这里的生活吃、穿都大不如前,文七妹没有觉得受苦了。文七妹到毛家,没有遭受一般作小媳妇磨难。
虽然在上屋场,只有两个孩子,他们长辈们,没有好衣食,却有婆家父母慈祥爱。在毛贻昌本人,他无兄弟姐妹,他就对文七妹产生了一种天然依恋。在他们正式结为夫妻之前,他们就成为一对友好朋友,好姊弟,彼此天性善良,使他们能融洽在一起了。
尽管婚姻由父母包办,却有长达五年感情基础,这真是难得可贵小夫妻两,被人羡慕嫉妒不已。
1885年,毛恩普39岁,两夫妇为毛贻昌和文七妹举办婚礼,文七妹刚满18岁,毛贻昌比文七妹小三岁,毛贻昌十五岁就完婚了。完婚时,文七妹家人也办了嫁妆,风光光婚礼大典。
毛顺生 毛泽东的父亲
毛顺生结婚过不久,1886年,刚满16岁,就去当兵,大约一年左右又退伍回家务农。
刚结婚两年,1887年,毛贻昌刚满17岁,因为他父亲身体虚弱,经营家里不善,生活紧迫,他父亲41岁,只好将一家生活重担托交给了毛贻昌。毛贻昌就开始承担家里的责任,担责起改变贫穷家境。毛贻昌母亲方氏生活圈子,自己限制在炉灶之间,毛贻昌全力奔忙在外,以求发家致富,文七妹则尽力操持家务,分担丈夫责任。
毛贻昌,从小受到父母爱戴,养成了独特性格,个性刚强,脾气暴躁,后因父体弱,生活养成独立性,看起来比一般人要早熟好几年。人长得机灵,读了两年私塾,还学会了珠算,打算盘左右手都会,记账一把好手,对他成家立业,很有帮助,能够处理里里外外事情,父亲对他很放心。
文七妹,没有文化,封建礼教之说:“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由于封建礼教束缚,文七妹成为文盲。韶山冲生活,天长日久,她逐渐将她养成了一位极文静和恬淡的人,恰恰在这时以“佛”接缘。这便为她接受佛的教义创造了条件。
韶山冲东北部那长条形的小冲名叫土地冲,文七妹每每在孤独中,走进寺庙中去拜佛,久而久之她的心灵就有佛缘,她就真正信仰佛了。
文七妹没有读过书,她就在唐家岮,上屋场,从来没有远方;她爱她丈夫,爱他们家人,公公婆婆,她只要这些需要就得到满足了。
“佛”能够存在并得以发展,最起码条件:远离喧闹山林,相对封闭自然环境。韶山冲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早在唐代就有佛文化传入,至19世纪末,无形佛光笼罩韶山上空。
佛教还没有成为统治韶山冲居民主导思想。周文王后裔韶山毛氏家族,断不会舍弃祖宗创立由孔子发扬“周礼”。毛氏大多数人们,他们第一要素还是生存最重要,哪里会去求神拜佛?
加入文七妹没有来到韶山冲,她嫁到其它地方,她不一定会成为虔诚信佛者。虽然她母亲贺氏可能也信佛,贺氏为人处世也颇与佛倡导“博爱”相接近,唐家岮自然与家庭环境,绝不容许“佛”存在,13岁前的文小妹,基本上与“佛”无缘。
文七妹丈夫比她小了三岁,只相当于她小弟弟,她丈夫却过早地挑起了全家生活重担,他全副精力用在如何改变家庭贫困,哪有时间给予妻子温馨,她迫切地感到她需要孩子,打发寂寞时光和心内空虚,弥补心内空缺。
公公婆婆也想抱孙子,文七妹20岁左右,她怀孕了,可是很不幸,第一个婴儿在襁褓中被夭折了。这事使文七妹伤心不已,心内久久没有平静。她看着满目青山,不禁潸然泪流,自认为命苦;第二个孩子刚出世后结果也一样。这对她很大打击。后来她变得非常忧郁,促使她与“佛”又近了一步。
毛贻昌二十一二岁,家里还很穷困。他与夫人文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夭折后。他又去当兵,丢下自己妻子和老父母,又去从军,当兵多年。
加上小两口夫妻承担起家庭主要责任,外面不由说毛贻昌主管,家庭里重担只有落在文七妹身上,两夫妻不懈努力,家庭生活也看见明显变化。在1893年初,文七妹又孕了,前两次怀孕,毛贻昌与文七妹有过两次当父母的机会,也可能俩夫妻育儿没有经验,也可能生活条件缺失,医疗条件等原因,他们孕育两个儿子,竟没有成活就矢折了,这对他们沉重打击,也从中在这种打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第三个儿子降生预先作好了更为充分准备。尤其从他们夫妻生理、心理素质上,到1893年,毛贻昌23岁,早当家他,他体质与心理实际上超前这个年龄好几岁,文七妹妻子也26岁了,有过两次生育经验,她也许比丈夫还要成熟。均已达到最佳生育期年龄,最有可能孕育出先天素质优良婴儿。从物质上,文七妹可能获得更好育儿营养。毛家照样贫穷,却又富裕娘家给予大力资助。禀性慈祥,慷慨大方,乐善好施贺氏,对小女儿第三胎儿将降生,给予极大希望。无疑,这一年中文小妹心里最佳时节,她在阴历正月与二月之间怀孕了。公公婆婆得到文七妹怀孕,两老口高兴地合不上嘴,随时都在关注儿媳身体变化,全方位照顾儿媳妇,正是春暖花开喜洋洋世界;这年2月3日(阳历)立春,17日春节,18日雨水,3月5日惊垫,从农历来看,春来得特别早,恰巧竟遇上年十二月十七日立春就到了。
阳历2月立春,雨水,3月惊蛰,春分,4月清明,谷雨,阴历九月三十日,毛贻昌的祖父毛祖人七十大寿,全家祝寿庆贺贺一番,可不其然,三天过,阴历十月初三辰时,毛祖人与世长逝。
据曾祖父住在上屋场,在“虎歇坪”见到“天王出宫,寻找国君”,他岁数他了虎歇坪作为他的墓地。
1893年11月10日,即清光绪十九年十月初三,毛祖人病逝于上屋场,享年70岁。毛恩普就将自己父亲张玉虎歇坪,祖父葬于此,后辈将出大福大贵之人预言。毛祖人很遗憾,因为他只见到孙媳文七妹生养两个孩子,但均在襁褓中天折了。他没有见到毛泽东这位曾孙的出生,便离开了人世。孙媳妇文七妹正怀孕,毛祖人(1823-1893),字四端。乡里人多呼之为“毛四端”。他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癸未九月三十日。“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韶山毛氏先祖毛太华第七代修族谱时,曾定下20代子孙族名排行。曾祖父毛祖人,第17代传人了。毛祖人无兄弟姊妹,他的父亲高祖父毛祥焕(字其有),仅生有一个儿子,即毛祖人。
据传文七妹怀毛泽东之时,曾梦见蛟龙飞舞。毛泽东降生前,父亲毛顺生也在岳父家就宿,梦见一巨龙飞上屋场,盘踞在堂屋的神龛上。11月立冬,小雪,12月大雪、冬至,毛祖人老人安眠于茼蒿冲之后46天,清朝光绪十八年乾造1893年,丁历农历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七至九点钟),冬天太阳刚刚从上屋场斜对门楠竹林山上松树丛中冒出,远近雄鸡也还在一声一声长鸣,农家炊烟,在茅草屋顶袅袅上升。毛泽东在降生之时,却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满山突然春季杜鹃花,文七妹感觉身理不舒服,文氏在经历临产时剧痛起来,毛贻昌母亲守候着,毛贻昌也在场,这是她的母亲说:“儿子,快出卧室去,你妻子生孩子没有你的事,你在堂屋里等着,抱你儿子吧,接着到厨房,把热水准备,我们要用热水”。毛顺生急忙退堂屋里,到灶房烧热水。七妹婆婆方氏守候,文七妹顺产降生,毛婆婆看见自己儿媳生一个胖嘟嘟小孩,喜出笑外,经清理给孩子剪掉脐带,丢掉胎盘,毛顺生桶提热水,脚盆,毛贻昌也就是毛顺生母亲准备好热水,帮文七妹洗掉生孩子污物,顺便提着双腿,轻轻一拍后,小孩哇哇地哭出来,我已经来到这个世界,惊动四邻。这个孩子出生,给上屋场增添了无穷活力,一阵响亮婴啼传出,无论是毛恩普,还是毛贻昌,都喜出笑外,家业振兴活力希望。
毛泽东19岁
毛方氏婆婆,洗净身体,清理好口腔,去掉牙更上口污,包裹好,就抱着朝堂屋走。毛贻昌母亲一出门说:“儿子呀,你好福气,文七妹给你生一个儿子,我抱给你抱一下。”
毛顺生看见自己儿子,已经睁开大大圆圆的眼睛看自己的父亲,满脸通红,小嘴还在不停动弹,看起来好可爱,毛顺生不停地说,“我有儿子了,你长大就可以接我的班了,哈哈!”
方氏说:“你看一眼就是了,我要给文七妹抱过去,你儿子睡在他母亲身边去。哦,你急忙给你儿子取名字呀!”
毛顺生说:“妈,给他取名字,我看不急”。
方氏说:“儿子,给你的孩子取名字为什么不急呢”?
毛顺生说:“妈,我看我孩子外公外婆家,读书人比较多,特别是孩子的八舅,读书比我多,又是教私塾的,请他给我孩子取个名多好,如果名取好了,我家可能大富大贵都有可能。也不会像前两个孩子夭折了”。
方氏接过话说:“那就这样,你同你的父亲商量,最后决定吧,我去给你的妻子做吃的”。
方氏急忙收拾了,接着到厨房里打荷包蛋,填一填文七妹刚消耗体力,肚子饿了,也是当地风俗,补补身子。
毛顺生来到老父亲的房间,看见自己父亲正在整理家务事,毛恩普看见自己儿子非常高兴闯进来就说:“顺生你来了,面带笑容,有什么好事告诉我”?
毛顺生说:“老父亲,我来就想告诉您老人家,您的儿媳第三胎生了”!
毛恩普说:“唵?你的妻子生第三胎了!好消息!前面两个都夭折了,这个孩子一定要带好呀!生一个孙儿还是儿女”?
毛顺生哈哈大笑说:“父亲!一个胖男孩,我们毛家有后了,父亲你感到高兴吗”?
毛恩普说:“儿子,太好了,我毛家后了,你们要好好带他,不要再夭折了”。
毛顺生说:“父亲,我们会好好带他的,请您放心”。
毛恩普大喜说:“呃,我想起了,我们孙子取名字没有”?
毛顺生接着说:“还没有,父亲,我是这样想,我们家文化都很低,我想去孩子外婆家报喜,就请他舅舅取名,特别八舅文化特别高,又在教私塾,请这位教书先生取名最好吗”?
毛恩普接着说:“我同意你讲的,我们孙儿一定取一个好名的。还有请你叫你母亲,好好跟我照顾儿媳坐月子,保证她所需要的身理补品,保证儿媳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毛顺生回答说:“我们一定按父亲说的办,我一定努力办到,让母亲做好吃的给您儿媳,我的妻子吃好的,也改善我们伙食,我走了!”
毛氏家族亲房,若不欢欣鼓舞,老爷子下令,好好照顾文七妹,度过生妊期。放在文七妹床上身边。
毛顺生第二天,也忙乎起来,把家里逮上最大鸡公,以及礼品和爆竹挑着担子上唐家坨,给外公外婆报喜,到了唐家坨文七妹娘家门口,火爆震天,毛顺生大声喊,伢子外公外婆给您们报喜了,我家媳妇,您家女儿文七妹,又生了一个胖儿子。
文芝仪、贺氏主人及所有的家庭成员迎接,邻居出来看热闹,整个唐家坨也轰动了,道贺恭喜人员不少。文家接到贺礼,为来自不易第三胎,也准备不少贺礼,有外孙穿、吃,小孩护身护长命银质锁,还有文七妹补养身体鸡蛋和其他物品,满满一挑,毛贻昌吃过午饭就回到家里。家里也沸腾起来了,毛恩普看见文七妹家里送礼,好重视这次生孙儿呀,感动说不出话来,陈庆在喜悦中。
毛顺生在嬉笑之中,文正莹也在其中。接着就说:“外公外婆,给孩子的舅爷们,表哥表姐们,谢谢你们,我们还有一个请求,我还得请八舅,您是私塾先生,请你给我家三伢子取个名”。
八舅也没有推迟,八舅说:“好!我查查你们毛家的家谱,看取什么名字好”。
文正莹到了书房,翻开了《毛氏族谱》,先用的家谱中排行子辈:“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按照毛家的谱系,这孩子这一代恰好是“泽”字辈。沉思了片刻,文正莹给出了八个字:“东来紫气,润泽苍生。”
紧接着,文正莹笑着询问孩子的爹爹毛顺生的意见说:“依我看,不如叫毛泽东?”
“毛泽东?好名字!”
就这样,毛泽东这个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文正莹笑着道:“以后啊,我们姐夫和姐姐出身孩子,我的外甥就叫毛泽东,至于这字嘛……就叫,润之。”
听到这话,在场的外公外婆喜出笑外说:“我们外甥有一个好听,又好记得名字啦!”
见状,毛顺生也笑着打趣道:“看来,我的三伢子润之很喜欢他八舅起的这个名字啊……”
彼时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会果真应了文正莹那句“东来紫气,润泽苍生”。他开启了一个和平的新时代,更是将这黑暗闭塞的旧中国打开了一条——崭新的大路吗!
毛贻昌告别了三伢子的外公外婆,回到家里把孩子八舅取的名字告诉文七妹,和自己父母,这个名字“东来紫气,润泽苍生”,大富大贵的名字。全家人听了,都笑得合不了嘴了。
毛贻昌和文七妹生第三胎,据文人说,世界、中国、乃至湖南,韶山1893年,格外平静地一年。而1892年,沙俄出兵帕米尔,强占了中国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恰巧祥和平静之年降生的孩子,有好的兆头。
作者:左显成(1947.6— ),男,资中县人。1964年参加水电建筑施工,1978年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地下建筑毕业,在水电十局教授级高工退休职工,现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自费出版有长篇小说《我要成家》,《浓浓校园情》业已完成长篇小说《大山深情》和《花蕊夫》等作品。还写有诗歌和散文作品,发表在《西南作家》杂志、《中国诗歌网》、《人民网社区论坛》、《当代文学艺术网》、《四川文学网》、《麻辣社区四川论坛》、《美篇》。我编著的《人民心中毛泽东》。
通联:都江堰市外北街408号, 邮编:611830. 电话18200569415,电话微信。QQ号593505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