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化雨,妙笔生花
——《墨韵生辉—江志坚诗文书法集》序
文/罗宗志
近几年,四会市罗源镇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颇有成效,其最鲜明的特点是根据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际,深挖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一套《罗源镇乡村振兴文化丛书》。笔者了解到,该套丛书已出版了《罗源美丽乡村—书画摄影集》《罗源风采—诗联书画集》《人文罗源》等多个版本。最近,罗源镇还特地谋划出版本土作者、书法家、画家个人作品集,以激励本土作者的文艺创作热情,服务大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而《墨韵生辉—江志坚诗文书法集》就是其中的一本。
在《墨韵生辉》即将付梓之际,本书作者罗源镇文化站站长江志坚邀请我为其做文集的执行主编并为本书写点文字。我与江志坚接触时间不是很长,但彼此的真诚与信任却不亚于十多年的老朋友。所以我欣然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019年1月9日,应罗源镇文化站的邀请,我与欧鸿先生一道带领四会市楹联学会采风团到罗源镇采风,得到了罗源镇的领导及文化站站长江志坚的热情接待及支持。从此江志坚的名字便进入了我的视野并活跃在我的朋友圈内。随着多次参与罗源镇采风;罗源镇人文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与编写;新书的排版、编印、校对以及赠书发行仪式等等活动,我与江站长的接触互动就更加频繁,从而对江站长的为人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江站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这热情不是阿谀奉承,不是好言敷衍,更不是笑里藏针。而是真诚、厚道、豁达、豪爽的“综合体”,具有“栉风沐雨”、“春风化雨”之“能量”。譬如有一次,我们楹联学会采风团到石寨古树森林参观,有个别会员特别喜欢山地长出来的野花,便採摘了一把拍照,还特意挖掘了少许说带回去栽培,把照片晒上群,却招惹了个别镇干部的非议,认为不该破坏生态环境芸芸。此举甚至惊动了领导。江站长知道了这件事之后,立刻“挺身而出”,将此事的“过错”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带着笑脸说是自己思想境界不高,没有把摘花的小事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一时疏忽没有及时制止。而对我们采风团的全体成员,却没有一点指责的意思,一样热情有加,带领我们继续参观采风,解说景点,消除了尴尬的局面。这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徐徐化解了曾一度的毛毛细雨,展现出春光明媚清爽怡人的“晴朗天气”,保持了采风团由始至终兴致勃勃的氛围。又如在采风闲谈过程中,江站长了解到我们楹联学会刚成立不久,还在扩充队伍,吸收会员,特别欢迎有潜质的文艺作者及文化工作者。江站长便第一时间就报名,并表示推荐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一齐加盟,以支持楹联学会的发展,为搭建城乡文化互动桥梁带个好头。这种具有“温度”的热情,令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动。
江站长给我的第二印象就是“执着”。这体现在他对工作、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他从小就受“书香门弟”的熏陶,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朴素的情感。他曾经对我透露过,他最初参加工作时,就涉足文化领域,自己很喜欢这项工作,只不过曾经因为家庭困境的原因而离开岗位,但仍然常常惦念着镇文化建设的发展。后来镇委镇政府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需要一位有潜质有担当的人出任文化站长的角色,于是便聘请他“重出江湖”,再度挑起文化工作担子。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文化”在江志坚的心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他也“不欲使命”,在文化领域再度发热发光,从此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令人敬重与佩服的是,江志坚于2017年检查身体时检出有肾病,需要长期吃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然而他对工作的执着热情仍然不减,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工作。从各项文化活动的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稳健推进,到圆满结束,落地有声,都体现了一个文化人应有的素质及执着追求。
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桂强题写书名
江站长给我的第三印象就是“勤奋”。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勤奋首先体现在他“有米”,而且在“有米之炊”中增加诸多“佐料”。这“米”与“料”可以理解为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全面履行职责的资本;也可以理解为对文化工作基本情况、活动套路、发展流程等等驾轻就熟,掌握要领,了如指掌。“广东省优秀特级文化站”的荣誉称号正是在他的“执着”与“勤奋”中产生的,也不辜负他优秀文化站长的称号。众所周知,省特级文化站的评判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既要有相当的硬件建设要求,又要有严谨的软件设施配套,还要有上下左右的活动与联动,体现出相当活跃的文化氛围及产生的社会效果,才具备“特级”并配以“优秀”光荣称号的。也就是说,大至文化大楼、文化中心广场建设,小到队伍发展、制度建立、内部管理、活动记录、甚至是一本图书的设置、一张办公纸的使用,江站长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并做出卓越成效的。在他的作品集中,有一辑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记叙文章,被他冠以“文学情怀”之抱负而施展自己的本领。这辑文章,既有“简报” 的基本要素,也有记叙的基本功能,既有散文的体裁特色,也有故事的基本脉络,亦有史料记载的痕迹,但都展现了他所寄予的“文学情怀”。同时,这辑文章,既记录了每一个时期、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活动项目的发展过程及成因效果,又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工作思路、成长轨迹、文学素养及职责情怀,在展现罗源深厚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江站长工作的勤奋及其独当一面的个人魅力。在这部作品集中,还有一辑自他参加工作以来,罗源镇发生的文化大事记“附录”,这似乎与他的个人“作品”无关,但却充分体现了他的工作轨迹、成长历程及为文化事业所倾注的赤诚与心血,也充分体现了他工作“勤奋”之所在,几十年来能将每一年发生的具有非凡意义的文化大事、文化盛事坚持一条一条记录下来,确实难能可贵,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他那“春风化雨,妙笔生花”的新格局。
当然,体现其“春风化雨,妙笔生花”新格局的还有他的书法作品,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之余,会慢慢领悟到其思想内涵及艺术笔法的精妙之处的。
墨韵生辉添异彩,兰亭筑梦见精神。在此,我谨以一首小诗来结束本文并祝贺《墨韵生辉—江志坚诗文书法集》成功面世:
春风化雨满征程,妙笔生花事业成。
亲力谦和操职守,辛勤执着献精诚。
志同道合文聪慧,坚定作为翰墨盈。
一卷诗书传国粹,兰亭筑梦醉心倾。
是为序。
2021年10月于隽逸轩书斋
附本文作者简介:
罗宗志:笔名高崇,汉族,广东省四会市黄田镇人。2006年参加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第一期(总第十期)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2016年参加广东(肇庆)长篇小说高级研修班学习。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第四届肇庆市作家协会理事、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邀作家、四会市诗词学会、四会市楹联学会执行会长、都市头条网络平台认证编辑、《玉城》文学杂志、《楹联大观》杂志执行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乡魂》《乡梦》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一部、诗词集《翰苑心韵》一部 、诗文合集多部。作品发表散见全国各地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刊微信平台、都市头条网络平台等各大网络平台;作品曾获多项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奖。
《墨韵生辉》作者江志坚
江志坚简介(书写手迹)
附:江志坚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