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凡 夫
主播:安 好
& 静默凹殇
一片,叶子
刚露出成都秋黄的红
就红出了千古头一回的伤疤
痛感,如划伤的皮肤
大停摆的,风
把大街小巷喂肥的车水马龙
一下子
扫进盛世浮殇的苍凉
宅家的汐
淹没了纷繁尘嚣
和往常的匆忙
休眠,腥松
两颗水晶般眼睛
嵌入鼻梁上方疫情的尽头
十天半月
哪一天,不是
心急火燎地望着,那只
亚洲最大的船
载着人们通往幸福的日子
一直静静的停着
停泊在天府向南的静默中
人化般,心,朝上天空
用憋闷和压力
拷问痛罪恶
汹涌的潮,很长很大
把这儿二千多万人生息的风帆
吆喝进停摆
使得全域
搁浅在了金子般的沙子上
生意人焦愁的心
孩子们上学的路
上班族朝九晚五的习惯
二十来天成了它的河床或海滩
秋的韵律
没一点惶恐和惧怕
落叶仍落,河水照样流
鸟儿仍在窗前树上跳来跳去
阳光停不下照下来的脚步
这一切,都因有
楼下大声武气喊“测核酸了”的嗓音
小喇叭
叫醒清晨黎明的眼睛
让它看见了
是哪些人在为这座城市操心
屏上,不断传来
居所下,园院呈现
多少奔走的笔端上跳跃着
方圆千里志愿者高尚的境界
他们,她们,抗疫的事迹
飘在巴山蜀水
一同收获着大拇指送去的敬意
都这个时候了,不知咋的
电视、手机、抖音的热度里
还有少数人
借来一步隐形的梯子
偏要硬闯
爬出去逗留、跑步、遛狗…
个别的还装腔,卖老,借故
既不戴口罩,又不听劝阻
固执成畸形的玩石
滚破志愿者苦口婆心的天职
在静默上,撒泼,蛮横
真是无语可笑至极
无奈,只好嗤鼻出一团强制的空气
只是,孩子们太小
没那力气
他们企盼着早些上学
多想大人们出面,快些拆去
抗疫中美与丑之间
这步隐形的刺梯

& 月儿轻盈盈
完成庇荫的叶子
漂来,在黄昏的背后
用自己的墨
写满了满屋子的夜
缕缕情丝
缠缭着窗前那张朦胧
静沐帘子,一眼星星点点的月
这月呀,轻盈盈的
光亮腼腆着,与佳丽
对影成众星簇拥的“女皇”
她与往常一样
娇羞羞的
向喜上眉梢的痴迷
献出白晰的蔓妙
眼和口,紧挨着兴奋
浪漫在小屋蜜意上欢舞
面颊,直散发
相拥成趣的昵喃
粉淡、迷幻的光
在身上表现灵性和好感
静谧得生怕惊扰了
气息中正浓的心跳声
那纤柔的手,温婉逗弄
逗弄出脑子一片空白
一分,一刻,一小时
哪顾得上时长
只一汪陶醉,就想这样一直下去
破天荒也要
厮磨够天各一方的彼此
是啊,小世界的弹性
压下去又一次次向上弹起
此时脑海里,犹如
楼宇的墙穿过夜幕的升腾
两颗心两颗年轻的心
抓住抗疫的契缘
从志愿者合拢间
实现了一回难得的夫妻名
窗外,树,叶子,风
心领神会,都许可
步入久盼团聚的真实
任由褪去肌肤上的急切
在放飞情絮时别忘了
为了夕阳西落时那个纯朴老愿
自己爱的土壤
一定孕育生长一苗
丰收的果实
明天,又要分开
去担起时代肩上的职守
那就珍惜吧
好好珍惜这美好的一晚
为了不惊扰
月,懂的,一直是
迈着轻盈盈的脚步
一个多美的故事啊
黎明后人走了
但画面,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 凝望
谁都知,叶片的思念
遇到佳节的氛围
自个在楼梢
变成星星的光
一眨,一闪
丈量着从川东走后的脚印
个数,艰难,沉重,欢快
抓一把夜的灰蒙
透过城里的静默
看见为母亲
难得一见留个影
姿势,摆出了
几十年秋风馈送的毕恭
那次
角度调了又调
调向真实和庄重
以内心希望的样子
记录下瞬间
月亮般一样质朴的清辉
拿着手机的手
不表现自己的对焦
只留下慈祥
略带一丝幸福的淡笑
今晚,心里呀
抓拍出母亲所有的画面
在中秋月辉下
聚合成一帖又一帖
她辛劳时光的永恒
夜深了
老人家一直在泪里
就是走不出来……
2022年9月于成都

作者简介
谢兴俗:汉族,笔名凡夫、雨城听雨者,军旅诗人。作品散见《四川文学》《星星》《鸭绿江》《解放军文艺》《橄榄绿》《陆军文艺》《四川诗人》《作家天地》《青春诗刊》《渤海风》《湛江文学》《大渡河》《西南文学》《奉天诗刊》《首都文学》等,《当代精英文学》诗歌副总编。近年,荣获《西南文学》全国征文一等奖、其它文学刊物多次奖励。

主播简介
安好:文海雅音传播中心、柠露文化金牌主播,全悦大同阅读会、花开朗诵艺术团成员。热爱朗诵,钟情瑜伽。

声明:本平台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