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续)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於真理,却又以自己吃粗糧穿破衣(生活不如人)为耻辱,这种人,便不值得同他谈论(交往)了。”
简评:孔子认为,空讲道理,过分追求个人生活享受的人,不足以与他讲学问谈道理。他还教诲说“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意思是“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只是利”,“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义”“利”两字。这些古训仍有其现实意义,应引以为戒,我们不当“小人”,当“君子”!
本章中“耻恶衣恶食”句,是“以……为……”的意动用法,所以译文为“以……为耻辱”。
不妥之处,欢迎指教!(隔日一节,王贞民)
责任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