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学,曾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曾说过五个字:‘观世音菩萨’。观,多观察生活;世,入世出世的兼备;音,讲音韵;菩萨,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古往今来,那些能真正流传于后世而经久不衰的伟大文学作品,都是入世的、关注众生的、温暖人心的。”
9月24日,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梁晓声,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经理、青年文学杂志社社长李师东,在鲁迅文学院湖北作家高级研修班对谈,为百位青年作家讲述文学与创作。

梁晓声表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总是感激文学,因为在阅读、创作的过程中,文学像是无数的智者、善者、耐心的长者,一直与人对话。青年应该如何阅读?他引用鲁迅的一句话:读书不能只读一类书。他告诉大家要广读书,不要只读自己喜欢的学者或只读一种题材,也要读报告文学、听歌曲、欣赏画作。
对于写作,他指出,文学艺术表达需要具有“化人”的力量。比如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他强调了苦难中人的大善。沙威去追捕冉·阿让的时候,从屋顶滑下,冉·阿让却伸出了一只手。被追捕的主人公救了追捕自己的人,这个细节是伟大的细节。这不仅阐释了人在现实中是怎么样的,还阐发了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么样。《人世间》的周秉昆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一直坚持要求自己要善良、要勇于担当、坚韧不拔。梁晓声说;“生活中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冉·阿让,但我们都要争取成为周秉昆。”
课堂上,青年作家们踊跃提问。一名作家问到,小说创作怎样把握好视角?梁晓声表示,可以通过章节视角的变换来调整文章节奏,同时强调不要刻意使用花哨的技巧写作。他认为,文学一定要用文字用故事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让读者看完后留有印象,能记住一些道理。

讲座结束后,青年作家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排着长队请梁老师签名,抢着与他交流、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