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73)
诗║李耀文
第九章~第八节
李闯王南征北战打进北京
吴三桂开关引清战败自成


明朝至末年,朝政腐败盛。
国力渐衰退,赋税又繁重。
残暴之统治,百姓不聊生。
农民起义军,雨后春笋生;
一六二七年,王二起义兵。❶
反催征赋税,击杀知县令。
府谷王嘉胤,延安张献忠。
安塞高迎祥,起义反朝廷。
李自成投入,起义洪流中;❷
闯王李自成,山西米脂生。
喜骑马射箭,少小便英勇。
银川当驿卒,勤快又机灵;
一六二九年,自成因气盛,
官府欠饷银,杀夺将官命。
随即发兵变,转战反大明。
后投高迎祥,博得闯将名。
自成富谋略,屡次立战功;
一六三五年,各路起义兵。
突出朝廷围,先后入关中。
转战至河南,遭遇明军攻。
时至第二年,迎祥张献忠。
集聚十三家,七十二个营。
召开荥阳会,抵御明军攻。
自成之方略, 大家共赞同。❸
荥阳大会后,迎祥与献忠。
率部昼夜驰,粉碎明围攻;
一六三六年,高迎祥战终。
其所有部下, 自成来统领。
一六四零年,闯王李自成。
摆脱明围困,转向河南攻。
进入河南后,部队士气增。
时至第二年,又克洛阳城。
河南闹饥荒,饥民不聊生。
李自成颁发,均田免粮令。
开仓放官粮,深得百姓拥。
队伍至百万,实力得填充。
自此起义军,开始夺大城。
并设守城官,大增守城兵;
一六四三年,挥师向南征。
夺湖北襄阳,又克西安城;
一六四四年,西安把基登。
国号为大顺,开始征北京。
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 ❹
又攻克太原,宣府和大同。
明官吏姜瑞,王承胤等等。
纷纷降义军,所攻无不胜。
同年三月份,义军逼北京。
守城曹化淳,开门而相迎。
进入复兴门,一路无抗兵。
三月十九日,太阳刚出升。
尚书张缙彦,迎接李自成。❺
打开正阳门,义军进北京。
店铺业如常,百姓夹道迎。
崇祯帝自缢,死在煤山顶。
明朝遂灭亡,败于李自成。
闯王入京后,弹冠互相庆。
部下兵和将,产生骄傲情。
轻敌犯大忌,残兵未肃清。
关外满族势,竟然未觉警;
明将吴三桂,山海关总兵。
开关引清军,重创李自成。
闯王无可奈,,退出北京城;
一六四五年,闯王李自成。
湖北九宫山,遭袭而牺牲?
起义终失败,天下归满清。
注:❶王二,山西白水农民。
❷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❸在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略。得到义军与会的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的一致赞同。
❹宁武关守关总兵周遇吉。
❺张缙彦,明朝兵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