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启示心得
文 / 李麦锁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刚刚赏罢中秋月,我们又迎来了秋分时节。真是吃罢月饼甜未退,又食芋头分外香呀!
秋分正好是这九十天中的一半。
凉风习习、碧空澄澈、稻黄高梁红,叶馊果实硕,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水晶鱼虾跃,天高云淡,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
在这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里,
“且将一笑悦丰年”,准确的说农民脸上即将收获的笑容和喜悦,是秋分时节最美丽的秋色。
“秋分”的启示其实是“分”!
“分”即为中分,其实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已经融入在千秋万代华夏子孙的血液里了,甚至老百姓的口头禅里的“四六不分,就是惊人的启示。
宇宙有天地,天四地六(画),一年四个季,每季六个节,每个人都有父母,父四母六,画)家庭有夫妇,夫四妇六(画)少四老六(画)……懂得了四六之分,懂得了中合之美便有了知天文曉地理,感恩戴德,敬畏自然,夫妻相携,悟透了少短老长苦乐参半之哲理了。
《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没有过度也没有不及就是和。
中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达到中与和的境界,万物就可以和谐共生了。
天地阴阳达到中和的状态,则褪尽了酷暑的热烈焦躁,更未到冬季的寒冷刺骨,空气中带着清新的稻香与白露的滋润,令人内心平静,开阔惬意,就是一年里最好的时节。
天地有阴阳,人间事同样有阴阳,是的非的,好的坏的。心胸够大,才能容得下二气对冲;心地够正,才能心不动使其贯通为畅达一气。这就是大气的真谛。
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就是入中和之境。
中,是中正做人。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首先要立身中正,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
探索天地之奥秘,追求完美之人生,算计生存之游戏………回头一笑:眼中有柴米油盐,心中有星辰大海,家里没难灾牵挂,凡身无痛赖缠绕。胸有诗书可翻,座有鸿儒常伴。硕果累累,茶香缭绕,此景岂不美哉美哉?
2022年秋分日于南国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