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刘衍清《兰心蕙质凝丹青》序在人生历史长河中,人,宛如一颗在天空中滑行的流星尾巴,有的暗淡无光,有的光彩照人。刘衍清老师夫妻恩爱、相濡以沫,爱妻、恋妻、护妻、忆妻,感情诚挚,人神共感,值得我们身边的人学习与尊重……!
文/杨克辉
那是2006年,中国当代十大爱情故事评选颁奖晚会在岳阳被称之为爱情岛的君山举行,由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主持。十个爱情故事,十段感人佳话。君山爱情岛作证,将感人佳话传颂天下。时隔16年后的今天,翻开刘衍清先生编著的《蘭心惠质凝丹青》,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相扶陪伴的深情记叙,一页页缅怀至切的诗联书画的梳杷整理,一祯祯慰籍至诚的摄影照片的收藏集锦,无不蕴含着衍清先生的缕缕爱心和无尽相思。进而,倍觉刘衍清、任谷珍伉俪深情、敬业奉献,就是近在眼前的好人传奇,萦绕耳边的感人佳话。

图为作者杨克辉先生
一
意笃情深,《蘭心惠质凝丹青》倾诉着编著者的无尽相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代晏殊的诗句以宏观的视野概括了相思情的无限与永恒,“天涯海角”虽广阔渺远,但终有尽头,拿他与“相思情”相比,“相思无尽”更胜过“天涯海角”。
衍清先生在其妻任谷珍女士逝世百日祭之时编著的《蘭心惠质凝丹青》,尤见衍清先生倾诉的人生离别的无尽相思,抒情蕴理,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同样抒写着相思之情的永恒。如书中《重病中的爱妻,我愿让你揪一万次耳朵》的散文记叙的那样,他的妻子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嫁给他的,那时父母双亡不久,下面有4个弟妹,最小的才5岁,而他只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清洁工人。妻子在没有一分钱的彩礼的情况下,自愿挑起了“长哥长嫂当爹娘”的双重重担。人们常说,有责任的爱情不会轻浮,这具有他本身应有的庄重性。古往今来,人们所赞美的爱情,无不体现夫妻间为对方"忘我"的付出。正是文中妻子这份自愿担当的责任,丰富了爱情的内涵,提升了爱情的境界,值得衍清先生相思无尽。他的这份相思,使我们看到,爱情不是单纯的“我心中只有你”的吟唱,责任同样不是海誓山盟一天一次。一切的一切都应在现实中体现,在行动中付出。对方遇到难题,是主动分担一部分,还是单纯地同情与安慰?责任在现实中的实施会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会将二者套上一层“风雨同舟”的外套,做到真正的风雨不侵。正是因为责任,衍清先生相濡以沫,而妻子则给了他一个生命的美好故事;正是因为责任,衍清先生励志前行,而妻子则给了他一份完美的爱情佳话。

有责任,才有可能托起爱情,托起爱情,才有可能托起人生。两个富有责任感的人不论什么时候也会明白,对人生负责而不虚度年华,对社会负责而不碌碌无为,有责任感,家庭才会有幸福的保障,人生才会有成功的动力。这也是衍清先生相思无尽之所在。《蘭心惠质凝丹青》寄托了衍清先生从有感于人生艰辛、聚散无常以及盛誉之后的相思之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我的妻子、我的藏书楼》一文,抒情叙事,真切含蓄,从中我读到了他们夫妻间言行的彼此尊重,彼此陪伴,这应该是当今时代,家庭文化所需要的品位,所能够承载得动的传承;散文《爱妻、我不哭》感情真挚,情调凄切。面对经过近半年病魔折磨的爱妻与世长辞,衍清先生极度的悲痛了,冷静、木讷伪装的坚强在瞬间化成悲痛的泪水,但他发自内心地强忍着不让它脱眶而出,此刻读来,倍觉无声胜有声。
《第50个中秋是金婚》同样有着相思的永恒魅力,文中衍清先生夫妻间的相濡以沫,生动地演译了一出绚烂多彩的金婚人间真情,这种相思是在彼此恩爱的生活交响曲中演绎而来的。读着它,无不戚戚然感到,相思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在某个时段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只要有相思,生命便不会脆弱;只要有相思,生命便不会孤单;只要有相思,生命就有理由壮大与丰饶;只要有相思,我们就与感恩同在。

二
哀荣佳话,《蘭心惠质凝丹心》倾输了哀挽者的缅怀称颂。
世事无常,衍清先生的妻子任谷珍女士因罹病170余天,虽医院五出五进,多方医治,衍清先生更是陪侍在侧,昼不离身,夜不解带,甚至还曾效古人尝粪,以搏其妻一笑,然至诚难违天命,其妻任谷珍女士于2022年6月15月撒手尘寰,享年73岁。悲痛万分中的衍清先生本不想惊扰各位,但互联网络的微波还是将此噩耗传向四面八方。几天里,来灵堂吊唁的各级领导,亲朋好友接踵而至,与其相关的巴陵老街等多个微信群、文友群,均停止了平日里的艺术讨论和读书交流,转为悼念和致哀。许多亲朋戚友、至交同仁有的中断走亲访友,有的放弃旅游休假,赶来蔡家巷,为的是表达对任谷珍女士的哀思和衍清先生的慰藉,灵堂悬挂着的近200幅出自陈亚先、雷桂云、高树槐、殷本崇等名家倾输的挽联,让逝者享受了身后难得的哀荣。《蘭心惠质凝丹青》中,著名作家、湖南省文联原副主席陈亚先挽联是这样写的:“原是相濡以沫,赢得百年佳话,忍看和鸣成绝唱;本已白头偕老,奈何一步先行,哪堪夕照伴孤身。"上联用语凝炼,有叙有议。首句用"相濡以沫"对夫妻间多年的恩爱有加予以称颂,接着的"百年佳话”,既是对他们新婚的缱绻、家境的困顿、工作的辛劳、事业的收获、病榻的陪伴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及左邻右舍由衷的啧啧称羡。事实上,当年新婚之喜的刘家一贫如洗,然而,正是多年来的夫唱妇随,相濡以沫,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每天,夫妻俩披星戴月,既要忙于扫街清污工作,又要投入业余写作,忙完了外面,回家了还要照顾4个弟妹的饮食起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曾经不为看好的家,在夫妻俩的打理下,小日子越过越滋润,他们的勤俭持家,相濡以沫,更被老街邻里传为佳话。捧读下联,同样缅怀生动,有境有情。“一步先行”则是人生面对世事无常的无可奈何,而结句“夕照”、“孤身”表达得更多的是作者的沉重哀思。全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特别是经岳阳市书法协会原主席雷桂云先生悲情书写后,更是妙不可言。逐字细品,作品心手交会,文从理顺。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瞻盼势奇,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无不纵意驰骋,精神沛然,既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还展现出多姿多态的艺术风格,最终既给人一种血脉相通、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更传递出一段联墨双馨的艺术佳话。足见其用心之切,泼墨尤悲。衍清先生在抒发个人相思之情时,精心地将友人的挽联诗句、缅怀书画、过往的牵情照片编辑在《蘭心惠质凝丹青》书中,更增添了全书的感染力。

三
鼎帚传奇,《蘭心惠质凝丹青》令无数阅读者、为之倾倒。
对于一个人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两样东西:事业与家。于事业而言,从《我的清洁工妻子——任谷珍》文中看到,衍清先生夫妻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一前一后当上了清洁工。从此,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巴陵古城的干净美丽辛勤劳动,(其妻任谷珍在清洁工一线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即使有次上班手摔伤骨折了,也不曾休息,仍忍痛坚持清扫大街。以“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劳动情怀,赢得了社会的赞美和尊重。其间,衍清先生除了清洁工作就是业余写作,妻子始终是他的坚强后盾,以至于当时为广播站写新闻的“土记者”,后来成为宣传部门新闻专干,再后来成为报社专业记者。先后被湖南电视台评过“十佳电视新闻通讯员”,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省记协评为“湖南省十佳记者”。现如今虽已年过七旬,依然笔耕不辍。或参政议政、或助困鼓呼、或撫今怀旧、或举贤荐能,莫不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移行触目,从《蘭心惠质凝丹青》中我们不难发现,衍清先生夫妻俩清洁工也好,通讯员也罢,其平凡事迹和体现出来的精神,应该说是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相联系的。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就是他们把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对职业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投入到了无限的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之中,并化为了以苦为乐,爱岗敬业,“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实际行动。

此时此刻,我不禁联想起了安徽黄山同是清洁工人的“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他们长年在山崖中清洁环境……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今天,当我们回往衍清先生夫妻俩的事迹,感悟他们的人生轨迹时,很多阅读者和我一样,禁不住为之倾倒。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彰显了当年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鲜活的价值观、传奇的正能量。他们贵在平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默默付出,平凡中见精神;他们贵在力行,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实事,办的是温暖他人的好事;他们贵在情真,对家人、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满怀朴素而深沉的爱,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我们身边的“岳阳好人”。《蘭心惠质凝丹心》,既让我们读到了衍清先生的无尽相思,也让我们读到了他们的平凡,平凡得让人为之倾倒;他们雅致,雅致得总会让人记起,记起的时候,也一同优雅,一同高贵,一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是为序。壬寅年中秋于巴陵臻雅斋
作者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岳阳市楹联学会会长。
后记
爱妻离开我已近百天,从她患颈椎压迫神经的2014年起,我就断断续续写过一些有关妻子的一些诗文,也曾念给她听过。然而,自从她离开人世,她再也听不到我从心底发出的呼唤,见不到我用血泪凝成的一篇篇诗文。妻子,我的好妻子,你怎么没有遵守曾经许下的诺言:我们风雨同舟,不到人生的彼岸,谁也不许先下船呢。

爱妻,自从你走后,我一天也不曾离不开我们共同生活过的家园,我们结婚已近五十一年,有二十一年在这座由你亲手建造的宅院里共同生活,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了你的心血,每一间房屋、每一条走道都留下了你辛勤的足迹。我一直不相信你离开了我,离开你朝夕相处的亲人。为此,我不但一直在手机上保留了你的微信,而且为你预缴了手机费。你每天在客厅正面的墙上微笑着望普我,两旁是我为你献的鲜花,有玫瑰、康乃馨丶满天星,每月更换两次。我会坚持做下去,直到我那天走不动不能去花店了。
谷珍,我的爱妻,在你两次中风后又检查出胆管癌一百七十多个日日夜夜,我陪侍你的身旁,我们双目相对,而且把你凝视我似乎有话话诉说的一瞬间保留在手机微信的开屏图像上,让我们每天有数以百次以上的见面。为了让你记住我,我嘱咐儿女们从此不要给我添置新衣,家里的衣服够穿了,而且都是你熟悉的。你走的前些天深情地摸了我的头发,我一直舍不得剃掉,你不会像原来一样催我理发吧,等一百天后我就去剃。

谷珍爱妻,我为你编了这本书,搜集整理了朋友们缅怀你的诗文书画共五百多件,由《中国芙蓉出版社》出版,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丶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会长丶岳阳市楹联家协会会长杨克辉先生作序,定于你的百天忌日出版。这本书还搜集了你平日的照片200多幅,这些照片我不忍直视,让它们静静地躺在书页上,给我们血脉相承的后代们留个忆念吧。
谷珍爱妻,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你的兰心蕙质与日月同辉,与山川共存。
2022年9月20日

9月22日,作者于妻子逝世百日摄于老家龙湾河畔责编/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