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陇之子
七月的临夏,花果飘香。牛羊满山遍野。像山上飘荡的朵朵白云。临夏的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土家族等各族姑娘,头戴纱巾,身穿刺绣图案的长裙,身姿婀娜。与临夏盛开的牡丹花,芍药花,大丽花争相斗艳。好一派河州市景图。大家都在等待,期盼。期盼七月十六日首届解放军第七医院举办的“七院之夏”文艺演出。
七月十五号,分部任政委带领分部演出队伍分乘两部大轿子车,一辆桑塔拉2000卧车从兰州出发。由于当天细雨蒙蒙,东乡县的盘山公路坡陡,拐弯不但多,而且很急。加上视野不好。任政委和演出队经历了很危险的整天赶路劳累。本来应该下午四点左右能到的。结果夜晚七点半左右才到。医院的官兵们都担心着任政委和演出队的安危。显得时间特别漫长。“院长啊,我们在山里,云里,雾里飘了一天。有时候路况真是危险啦。但验证了好事多磨,好事也多险呢,首届七院之夏一定能成功”任政委达到后风趣开玩笑说。这才让我们大家的心放松下来。一起到达的还有分部政治部副主任洛玮上校。主抓西线歌舞艺术团工作。其父亲是当时兰州军区联勤部洛永立政委,少将。洛玮现任成都西部战区总医院政委,军衔大校。
第二天下午,六点半。按照统一分工。由十二名身高达一米六七以上的女军官组成了迎宾队伍。个个身材高挑,五官端正。化成淡妆。着夏季军队裙服。扎武装腰带,戴大盖帽。闪闪发光的帽徽和金黄色的肩章在夕阳辉映下熠熠生辉。甚是威武霸气,飒爽英姿。挺立在医院门诊部大楼两旁。友邻部队的领导,临夏州军分区张洪金司令员,刘政委,高炮七旅常胜利旅长,张政委。武警支队支队长,政委,消防支队支队长,政委。临夏州七个县的武装部部长,政委。各自带领参加晚会的部队提前到达。正巧,甘肃人大常委会姚文昌副主任到临夏州调研工作,在临夏州州委姜信至书记,州长黄选平陪同带领下,临夏州,临夏市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机构的领导以及甘南州,合作市,阿坝州,若尔盖县,青海省循化县,化隆县等党政领导,临夏州,市移动,电信各大地方单位的领导陆续到达。只要宾朋一到门诊大门口,“敬礼!”清脆响亮的口令声伴随女军官们的敬礼,向首长和宾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然后由老主任们组成的引导人员陪同来到学术厅内,临时作为接待厅坐下,女子救护连的女兵们端上清香的茶水。任政委在接待厅里临时担任主陪。我和苟怀平政委担任辅陪。党志虎副院长负责舞台搭建后的布置。负责行政后勤的胡刚副院长带领军区卫生员培训大队和本院警通排的士兵负责警备保卫工作。士兵们挺直了腰板,威武雄壮,英武之气足让姑娘们爱慕。临夏市交警队负责医院大门外公路的车辆调整工作。整个接待工作有条不紊。特别是十几个七十多岁,六十多岁,五十多岁白发苍苍的男女老主任,很有礼节,很有知识素养,来回引导,陪同客人们去接待厅。尤其让人感动。试想啊,面对资历深,级别很高的老专家,老主任,什么样的高级别首长都会很尊重他们的。用分部任政委的话说“德高望重的老主任们都这样支持你们的工作,你们医院的全面工作一定能取得进步和成绩。”

晚会开始前,晚会气氛格外热烈。“12345,我们等待好辛苦”,“炮旅唱的好不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呱唧呱唧呱唧”“七院唱的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呱唧呱唧呱唧”各部队之间与医院的医务人员队伍相互拉歌,挑战。互相不服输,越来越得劲。声震天外。战友情的友好氛围非常感人。周围来的群众已经站满了广场和院子。八点半,随着一阵焰火冲天燃放。解放军进行曲奏响。怀平政委走上舞台主持简要仪式。由我致简短欢迎词。在本院医务人员的大合唱中演出晚会开始。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的节目精彩纷呈,西线歌舞艺术团的“抢板凳”,分部老干部曲艺团的“幸福军休”,甘南州的藏族歌舞,临夏州歌舞团的“花儿与少年”歌舞。获得满堂喝彩。我院的“兵哥哥”“血染的风采”“军体搏斗拳”中的硬功夫,“鱼水情”都带有浓烈的兵味,医院工作气息。深得大家好评。到11点。“七院之夏”文艺晚会圆满结束。任政委带领我们,请军队和地方各位领导登上舞台,与演员们合影。热闹,美好的场景,让群众久久不愿离去。第二天,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姚文昌副主任意犹未尽,又专门前来参观。看见医院取得的新进步,新成绩,赞不绝口。诗意喷涌,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赞七院”的诗句。“赫赫河州地,悠悠古枹罕。滔滔大夏河,巍巍太子山。军民鱼水情,民族回藏汉。天上有明星,地上有七院。草坪青翠绿,花开红艳艳。气象焕然新,面貌日日变。医德更高尚,医术更精湛。为民治疾病,愈者过千万。感谢子弟兵,何以表心愿。羔羊斟美酒,茶叶并鸡蛋。军政团结紧,双拥称模范。……。首届“七院之夏”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医院的发展,“七院之夏”艺术水平的提升。官兵与群众又赋予了“七院之夏”新的内涵与生命。
为了迎接和办好2003年的第二届“七院之夏”。按照党委年初计划,三月份临夏的气候刚一显暖,医院大礼堂的维修装饰工作就开始动工。同时开始添置舞台音响和照明设备。第二届“七院之夏”召开的前三天。医院大礼堂修缮装饰工程已完全竣工。“七院之夏”的召开再不看老天的脾气脸色行事了。官兵和宾客们都能坐在舒适的礼堂座位上欣赏文艺演出的精彩节目了。

就在第二届“七院之夏”召开前的两个月,我接到了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的电话。“我是兰大附属医院医务部沈主任,受我们严院长委托,要和你们解放军第七医院建立起军民共建医院,而且要参加你们的第二届七院之夏活动。到时候由我们严院长亲自带队,一个演出队,一个体育队。体育队主要有篮球队,乒乓球队。我们提前两天到举行体育比赛。第三天参加七院之夏演出。建立军民共建医院协议的签订仪式,严院长到了后在贵院举行”沈主任在电话里说到。“欢迎与贵院建立军民共建医院。军民共建医院协议内容,我们进一步协商后确定。我有一个问题,贵院在兰州市,是省级响当当的一流医院。我院地处偏远地区,再说,地处偏远地方的军队也不少哇,比如武威解放军第十医院,酒泉解放军第二十五医院,张掖解放军第十八医院等。兰州市也有不少军队医院,比如兰州军区总医院,解放军第一医院,兰州空军医院等。怎么我们就这么有缘分,你们主动选择与我们医院建立军民共建医院?”我在电话里回答道。“喔,的确是有些缘分。我们严院长在甘肃台电视里,甘肃日报报纸上,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军事栏目中看到了你们医院的先进事迹,就很有触动,感觉你们这所医院很有特点,很有生气。医疗与文艺,体育等项活动结合得很好。特别是对临夏,甘南,若尔盖,青海等少数民族病人做了不少好事情。严院长本身就是出身军人家庭的军迷。通过比较,选择了你们医院建立军民共建医院。”我在想,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通过与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军民共建,我们医院的人才培养除了军区总医院,又增加了实力不凡的省级一流教学医院。我当即把这条好消息告诉了政委和其他常委。立即指示医务处,在军民共建医院协议中,规定每年兰大附属第一医院要为我院免费短期,中期,长期进修培养不少于十名医生,二十名护士,五名药学人才。当我们把协议中的培养计划与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沟通时,他们完全同意。但他们也提出了两条补充意见。一是希望能长期每年参加“七院之夏”活动。二是,知道你们医院的官兵军事素质比较好,每年他们医院新招进来的医生,护士,药技人员正式上岗前要进行军事培训,到时候从兰州送到你们医院承担培训。住宿和伙食由我们兰大第一附属医院承担。我当即表示,住宿费全免,伙食费,我们补贴一部分。双方一拍即合。协议内容很快就确定下来了。
随着第二届“七院之夏”举办时间的临近,临夏州电信公司,临夏州移动公司,临夏州建设银行,解放军导弹第七旅等单位纷纷派出主管文体活动的人员来我院政治处联系商谈选派节目参加“第二届七院之夏”事宜。我当时给出原则,宜精不宜多。在保证西线歌舞艺术团,临夏州歌舞团,甘南州歌舞团,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导弹七旅一个节目,本院精选六个节目基础上,其他单位的精选节目总数不得超过三个。第二届七院之夏演出活动如期进行。第二届七院之夏与第一届七院之夏不一样的突出地方是这些方面。这次的演出是在医院大礼堂里进行。本院官兵,职工和友邻部队官兵坐在舒适的座位上欣喜无比。现场各部队之间的拉歌异常热闹,如浪潮一般,一浪盖过一浪。各单位带来的节目更加精彩。特别是兰大第一附属医院的三个节目,其中有一个独唱,有一个与医院工作联系紧密的话剧片段,一个舞蹈,都有相当艺术水准。不愧是省级一流教学医院,人才济济。第三是分部两个主官部长和政委都来参加了。第四是军区联勤部政委代表军区机关来参加了我院的七院之夏文艺演出。联勤部政委,临夏州委姜信至书记,甘南州委书记,兰大第一附属医院严院长都在晚会开始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第二届七院之夏演出晚会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二天,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在严祥院长带领下,与我院签订了军民共建医院协议。严祥,兰大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兰州生命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随后兰大第一附属医院与我院进行了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友谊比赛。比赛互有输赢。但氛围非常好。像亲兄弟一样友好。在与严院长交谈中,才知道原兰州军区总医院消化科严智老主任是他父亲。严智主任是原国民党中央医院的老知识分子,老专家。1949年解放军兰州战役解放兰州后,国民党中央医院全院起义由解放军接管。命名为兰州军区总医院。该院出了许多著名专家,还涌现了在全国,世界上出名的老专家。如骨科的葛宝丰院士专家,新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军中“女神”黎秀芳,是获得护理国际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我国第一人。张开秀,去世后被中央军委追授“爱党为民模范护理专家”荣誉称号等等著名专家教授。1982年,医院送我去军区总医院消化科进修学习,有幸在严智老主任身边深入学习。严院长知道了我们之间这段渊源后,感慨不已。更加深了我们两人之间,两所医院之间的了解和情义。此后,我们每年为他们新招聘人员进行军训。严院长和医务部主任来电话说,感谢你们的严格军训教养。军训教养后的医务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责任心和工作姿态就是不一样,就是高一筹。他们如约每年为我们培训医务人员。我还亲自带领全院机关与科室主任,护理护士长以上干部去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参观学习。收到严院长和兰大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他们的生殖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二十年前,他们的试管婴儿成功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三十。这给不能生育的家庭带去了福音。在我任院长的期间里,每年严院长都亲自带队参加“七院之夏”。“七院之夏”也像医苑里的一支军艺奇葩鲜花,越开越繁茂。促进了医院与友邻部队,军內上下级关系,军政,军民之间的亲密感情。促进了医院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在我离任之时,解放军第七医院已经是总有500多张床位,1000多工作人员的当地一流三甲医院。藏族民众看病时都有一个习惯仪程,问问活佛应该到那家医院去。“去解放军第七医院。”此时,活佛会真诚的告诉信教的民众。伊斯兰教的教主也常到医院来采访,并指导信教民众到解放军七院看病。通过提高医院声望,密切了党和军队,与宗教的联系。

每当我回忆起创办“七院之夏”取得的成功和成绩,我都满怀深情的自语“是党和军队,人民给了我涌泉一样的恩情,而我,心怀愧疚,力量有限,只能以滴水之力回报你们”。
就在昨天,因为查体住解放军第940医院(原兰州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吃完晚饭正在医院小西湖周围走步锻炼,也欣赏院区漂亮的风景。大约十多步远的距离,看见940医院向大伟院长陪同十几位工作组的同志在讲解医院的情况。不能耽误向院长工作呀,本来就戴着口罩的,我假装没有认出他来。结果,向院长离开工作组的人群,快步向我走来。“朱院长,你住院了吗?住哪个科,住几床啊?病情要不要紧,我抽空去看您。”向院长与我紧紧握住双手。战友之情,溢于言表。“我只是住院全面体检一下,没有什么大病,你自己也多保重,你前年带队去武汉支援抗疫,我关注着呢。代问熬燕夫人好。你快去陪上级工作组的同志。”我赶紧催他回到工作组人群哪里去。熬燕同志曾经是医务处的助理员,我当时任医务处主任。就在今天中午。吃完饭也是围着小西湖走步锻炼。对面走来两人。一个是穿着便装,高大挺拔,头发白了,但难掩帅气与军人气质。另一个是身穿上校军装的中年军人。无意间快要对面走过的时候,哪位帅气的老小伙突然伸出手走过来,“朱院长,身体怎么了?住院了吗?你现在也住在兰州吗?”“我住在兰州,你是哪一位呀,我没认出来”我们虽然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但我还是没认出来。其实,从年轻时候起,由于门诊与病房接触的病人多,记病情,记经验教训深刻久远,记人很差劲。看病养成了自己的习惯,无论老幼,无论贵贱,对病不对人。病情重的,病情复杂的,我会十分重视和投入。同样,在管理上对事不对人。无论资历深浅,无论批评或奖励,一视同仁。如此处事,迎得了大多数官兵拥戴,但也容易得罪个别人。“不论他人怎么看,走自己的路”,是我又一条人生信条。对业务专注也有弊端,养成大脑沟回识人浅薄,经常在街上对病人,熟人的问候回复尴尬又茫然。记不起来呀。妻子为此也时常取笑我。“李小明!”帅老小伙回答。“喔,李部长,李司令员啊。你升任青海省军区任副司令员当将军去了已经十多年了,我完全没有认出来,抱歉”我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道。“这是我们原解放军第七医院的朱院长,很勤奋,很有才华,当年任七院院长期间,创造了解放军第七医院最兴旺,辉煌时期。”李小明司令员转身对陪伴在身边的上校军官说。同时又向我介绍,“他是940医院的副院长。”副院长赶紧问候我好。我对李司令员讲。最近我在写“军医”这部传记。里面内容肯定有绕不过你这位最帅卫生部部长的事情,这几天还在想,你现在在哪儿呢?你应该在书里什么地方出现呢?结果今天就遇见了你。我们相互互道保重,从新交换了新手机号码就分开了。遇见老战友,老首长之后,对经历的事又有了新的感叹思想。我都是进入历史的老军人啦。此时不禁让我想起明·杨慎的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啊!无论平凡或是英雄,踏实认真做成几件事,或是失意中的挫折与失败。都让它们像长江水一样东流去,尽付笑谈中。少一些得意与怨言,多一些平静与谦虚,才能在后面的人生中不停步,多创造,多奉献,多一些相互敬重。
2022.9.22.
【作者简介】朱云才,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管理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EMBA。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院长等职务,授大校军衔。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随吟集》《得云留彩》《盛世飞歌》《走马行吟》等诗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