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占便宜(随笔)
段廣亭/甘肃

聚贤街开业一处超市,优惠促销,一下子人流如潮,都争抢着占便宜……
说真的,城市的大小超市和百货店铺多如牛毛,菜场菜摊也云集一片,你生活日常需要什么这里就有什么,优质的劣质的,甚至还掺和一些姓假的。卖的眼睛睁的溜圆窥望,买的脖子伸着寻觅,一方等的捞钱,一方抢的花钱,看起来好累,却都是为生活而各施其能。这天,都说新开业的超市所有商品价格便宜,大城市小消息,知道的人可不少啊,早早来自东西南北集聚这里排队争抢占个小便宜。儿媳妇不知从哪获得消息,通知我去这个超市多买点便宜东西。城里人都是市侩小气人,很早很早人们就这么总结了城里人。八十年代前按劳按需分配,城里人印象还不怎么小气。八十年代以后一切进入市场经营化,加上不断的体制改革,城里人好象并不宽裕,就小气的更小气,也就滋生更多的贪占小便宜。这也不足为怪,为了生活就的算计。在城里有班上,有房住,有车开的人家还生活的可以。没房没车没班上的人家就寒酸了,不挤牙膏式的生活,就和乞丐差不多。因此,小便宜的机会出现,他们都嗅觉听觉灵敏去结堆捧场,有钱没钱都的花出俩钱,沾光占点便宜,倒觉心里踏实。这种状况在农村乡下就不明显,乡下农村人粮油米肉菜,自给,不愁去市场凑红火。穿衣有一两身有头有面的足矣。住平房住窑洞,也不花钱支付五花八门的物业费。最好的是不愁失业没班上。也就不必跟风凑热闹专门寻找这里开业那里店庆,其实这些纯属忽悠人,没意思!偶尔乡下人也来凑这份热闹,图个乐!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也跟着去凑了一趟热闹。来到开业超市,依我习性宁可把钱捏的流水,也不轻易支出。水果干果逐个观望一遍,蔬菜肉食察看一圈,副食瞧了一通,心里一惊:这开店市的心黑如墨,叫吼开业优惠,其实价格高的出奇。新疆大枣普遍价格3.5元,这里5.69元,大肉公斤14元,这里公斤19元,面包公斤3元,这里4元,土豆公斤1.6元,这里公斤3元……我观察一遍,看到挤着排队购买的人们争先恐后,心里感到可笑:脑子进水了!
再瞧瞧这些店员都叭哒哒满嘴放连珠炮,吹聊各自商品,盯住每个顾客恨不得呼爹叫娘。生意人的心毒手辣淋沥暴出,他们缺德至极!脑子进水也好,行为缺德也罢,细想想,都是为了生活,只能这么去人吃人哟!
我转的瞧了一够,出手买了点价格基本普遍却多出几毛或一块多的日常生活品,权当赞助开业,亦为来到新超市的无奈占了便宜。否则,对不起经营者!他们也许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农字号经营者,斩杀一下城市人也好!毕竟至今,很多城里人还瞧不起乡下农村人,嫌他们贫穷、土气、没楼没车、世辈为农 ,面对现实,我还想说两句,城里人为 生活,占小便宜时还是悠着点,对比一下所有商品价格再出手,要不人家做生意可是宰你没商量!你们也经不起这么漫长永久的宰割,没有便宜让你们去占!有个比较,过个春节农村乡下人花千元多便餐桌丰盛鸡鸭鱼龟啥都有,一吃就十多天;城里人花上几千万把块,买点东西还的节俭抠着用。你们占的了小便宜吗?
就这样,我无奈地占了小便宜还不说谢谢,讽刺性地离开这种场合……城里人啊!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