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二)
文/王德春
时值秋分,今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昨晚侄女发照片注:夜黑风高。不禁哑然失笑,心说,莫不是杀人越货吗?明天说不准是怎样的鬼天气。
今早六点出门,风景四处皆好。高远万里有云的湛蓝天空中,东斜的月芽将要超出人们的视线,一路向东渐行渐远,等不及与日出相辉,便悄然而逝。朝阳比往日起得早,也比往日大、圆、亮。耀眼的阳光照在公园广场上镀金的棉桃标志物上,熠熠生辉;阳光穿过锦丝木、苦楝树、法桐树的枝杈,形成万道光束倾泄下来,照在麦冬、车轴草上。晨景由此显得斑驳陆离,如梦如幻。
做了三遍广播体操后,我和常有的一伙人结伴步行,来到甬路左边的凉亭,却见里面出奇的安静,没有往日的京韵京腔。正想着,京剧名旦金夫人在里边沉着脸出来。老秋打招呼问她:今儿怎么没唱啊?金夫人没好气的说:不唱了!他拉的我不愿意唱,我唱的他不愿意拉。金主任伸明大义地说:你这人真是,别人不能光随着你啊?你就不会随着别人?
金夫人六十多岁了,岁月无情地摧老了昔日明星的容颜,却泯灭不了多年养成的骄横和傲慢。
据说她是山东戏曲学院毕业,本事有,脾气也不小,曾是县京剧团的台柱子。我抬头眯眼望向渐高的艳阳,不由想起哪位明白人说的,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就这么三五个京剧票友纯休闲的玩,还不能尽如人意,心有幽怨,何况真金白银的名利场呢?
故道群里今天更是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上午除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思潮涌,下午还迎来了四位新入群的文艺大咖。有中作协的王振海老师,有马堤吹腔传承人王玉坤老师,有大鼓书传承人……等。说起王振海老师我是认识的,属于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关系。早年大约在1987年左右吧,他是县农行副行长,常下乡镇农村信用社视察工作。我那时随家属在信用社家属院住,有幸见过王行长几次。我清楚地记的王行长中等身材,穿着朴素,常戴一顶无帽徽的军帽。我与他毕竞是工作上无交集的见面,主观地认为他具有朴素不失威严,亲切不失认真,随意不失果断的那种军人所特有的气质。其他几位老师,素昧谋面,就此不叙。
故道开了一道门,结识皆高人;故道开了一扇窗,进来万道光。故道文化社,在这伟大的新时代,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里,将会诗丰文厚,大放异彩。
时值秋分,今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作者风采
王德春,山东省夏津县人,曲阜师范毕业。《首都文学》发表小说《黄职员的文学梦》散文《躬身的母亲》,山东《散文圈》发表《一次历险地旅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