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是人一生的修养》 新疆 许连宝

稻盛和夫演讲时说:“生活的目标尤其在于自我提升,在于为集体利益而努力”。
九月下旬,弥漫在天山南北的疫情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观看了一个《平静与焦虑》网上课件。拂开当下的种种焦虑,试着以平静的心态认真思考这一话题,不由产生了一些心得。
最近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侄儿在某集团公司做高管,静默期间操心公司运营着急上火,焦虑成疾,犯了偏头疼病。我给了他一个矫治建议。A.偏头疼病因:时空神经受力失常引发的情致类疾病。在一定时间、空间内,面对相对人,心理压力过大或过猛,负情绪积堵,憋气未泄,出气不畅,易发生急性偏头疼。B.治疗方法:1.及时对症治疗,不要耽误,以防陈因成习。2.采用中药(天麻煮鸽子,喝汤吃肉)、食药对症治疗。3.在可能的条件下,转换时空和与相对人状态,改善环境,营造新环境。4.转移思想和行动注意力,自我调整心理、情绪,寻找合理、合适发泻负情绪渠道,调节气息情致。5.一般情况下,经以上校治,后期加以注意,不容易复发。C.非特别需要,刺激类西药不建议服用。
其实,生活、事业、人生前途的挑战性、不确定性,往往给人带来恐惧、担忧、焦虑的情绪,搅动内心的不安。当下发生连绵疫情,人们突然被强行摁在家里,社会生活被打断,已经习惯成性的运动动物属性和人际交往社会属性,受到极不确定性挑战刺激,就容易产生以上负情绪。对此,庸人常想“如果”,凡人老问“结果”,平静的高人却究竟“因果”。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平静与焦虑问题首先应当放在心理学项下讨论。而一般经济学、心理学都常常被看作是一门忧郁的学问,看主体、看未来、看环境都不是那么明朗乐观。
课件讲述人给出了一个“读书”的药方很不错。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于痛苦,烦恼不断,根源之一就是读书太少。囿于有限的学识和认知,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读一书,增一智。阅读,是一剂疗心的良药,是让人免于自我内耗的好方法。总是有一句话,能道出我们的心声。总是有一本书,能解决我们的迷茫。当我们被现实生活弄得心情急躁的时候,可以翻翻诗集,感受诗人的情怀和诗歌的情境。当我们被情所困的时候,去读一读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当我们被囿于柴米油盐的时候,去翻一翻游记,梦游远方的大江大河。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疑问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观照内心、反观世界、对照生活。再遇到类似让我们纠结、愤怒、郁闷的事情时,我们就能稳下心神去面对,冷静思考其中的缘由和逻辑,静看世道循环、人事变迁、飞短流长。
要克服焦虑达到内心平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往往深度关联到每个人不同结构的心理、性情、智慧、思想、理想(圆融、圆通、圆满)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境建设要素。道家的平静:无为。儒家的平静:仁爱。佛家的平静:慈悲。易经的平静:潜伏(势、机)。平静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在奋发有为和心态阳光的基础上修养高品质的平静,于平静中参透木雁之间、龙蛇之变,是人一生的修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而后静、安、虑、得”。大量成功人士经验表明,人一旦平静下来就容易变得优秀,就会出现一些有别于人的优秀品质和优秀标志。
---对生命无比热爱,能够坦然接受生命中出现的一切
一个优秀的人对生命会无比热爱。会很高兴地每天等待着太阳出来。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会很高兴地等待着下雨天的到来。在月亮阴晴圆缺的时候,总是等待着月夜那一刻不一样的美丽。一个对生命热爱的人,首先是爱自己,有自信,当然不是狂妄。第二还要兼顾到别人,喜欢交朋友。一个天天闷在家里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是不太敢去交朋友的,因为他既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当然,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热爱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我们要“三热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一个人真正成熟和有悟性或智慧的标志是什么?是能够坦然地承受,生命中所出现的一切苦难、困厄、挫折、失败,并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生命成长的垫路石。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成大事概念。要真心地接受,对生命不再有任何抱怨,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当我们对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东西不再有抱怨,能够坦然接受,并且想办法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去引导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有了优秀人的第一种标志。
---喜欢并且愿意专注投入自己的工作
无数的成功人士都喜欢讲一句同样的话:“工作着就是幸福的”。新疆庆源集团孙烨董事长也有一段著名的倡导:“创造者不仅仅是创业,完善者不仅仅是胜利,每一次突破都定格精彩,每一次征战都充满传奇,我们工作并快乐着......”。
一个人有斗志,喜欢挑战自己去做更难的工作,挑战更重要、更能锻炼自己的岗位,这是一个让生命充实的标志。有一份你真正喜欢的工作,愿意把它深入下去,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同时用这份工作来获取一份收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生命中两种幸福是有的:第一是有那么一段时间非常专注于读书,读书使我们的生命无比充实。第二是工作,让自己成为工作最专注的人。尽管工作有的时候会很累,但是没有工作会更加难受。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去想,这辈子我到底干什么工作最合适。
---对得失不是很在乎,得到就当做赏赐,失去也坦然面对
得到当然是无所谓,你得到的东西你当然会开心,不管是钱、是名誉、是地位,还是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还是优秀称号。得到比较容易接受,但失去有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够坦然接受。人有时候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说一个人对得失,特别是对于失去特别在乎,生命就很容易走弯路。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不要因为背后有利益,不要因为背后有地位和名声,就把得失看得太重。得到是人生的赏赐,失去就坦然面对。如果得失之心太重,就会非常麻烦,想要掌权、想要地位、想要金钱。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就是要饭的人,都会有得失之心,所以对于得失的态度可以区别很多人。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关注别人的感受考虑别人的感受
任何人不管说话还是做事情,不关注别人感受的,肯定到最后自己活动的空间会越来越窄。因为你老伤别人,别人就会防着你,别人就会想办法挤兑你,直到把你给挤兑走为止。所以说,有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必然都是能有好结果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要关注他人的感受,从语言上到行为上,尽可能让别人有一个好的感受。我们可以坚持原则,但是我们坚持原则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种是用严厉的、不留情面的方式,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用友好的语言来表达对这个原则的坚持和不可动摇性。牛根生说过一句话:“做的事情再好,你的心再好,但是你的嘴巴不好,就是你这个人不好。”因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你把人给伤了,人家可能会记你一辈子。人格和尊严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记住的。我们面对面的时候,你是人,我也是人,我们两个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以对人的态度来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不要看到领导就溜须拍马,就低三下四,看到自己的下属,也不要颐指气使、狐假虎威,完全没有必要。要摆正了心态,把所有人都当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把同事当做家人来看待。
---努力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但是不把成就感和荣誉感变成贪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一个没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人,是不可能创造新的成就的,也不可能去创造财富,但不能为了个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而变得贪婪和不择手段。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基本特点,就是别人承认你了。
---每天都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从书里学向身边人学
人生就是这样,走过千山万水,依然还要跋山涉水,一直都在路上。我们要读万卷书,要行万里路,要阅人无数,要跟对人有名师指路,要个人领悟,这五大要素没有一个要素可以少。看见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们马上就要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不受欢迎?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果看到一个人受人欢迎,我们马上就要去想这个人为什么受欢迎?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要去看、去想,不断地学习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有真诚、坦率、阳光的性格,别人跟你打交道时,才愿意信任你
我们跟人打交道,人家一眼就能把你看透,不是说把你的隐私看透,而是看透跟你打交道你绝对不会害人,一定要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我们跟人一打交道,就发现这个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最后会用什么方式给你“下手”,这样的人我们还敢跟他打交道吗?肯定不敢。谁都不愿意跟一个多疑、阴暗、令人恐惧的人打交道,弄得大家互相防范,要不然就是背后互相说坏话,这个很不好。所以,对于任何团队来说,坦诚的、真诚的、阳光的个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员工文化内涵。
---不管多么优秀千万别太把自己当个人物
从心态上来讲,不管有多大的能耐,不管多么优秀,千万不要太把自己当个人物,始终保留一个普通人的心态。这跟对得失不是很在乎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得失是指物上的,不把自己当个人物是指人的道德水准上的。在企业团队建设上,重点是解决团队成员个人Ego的问题。一个不管有多少成就都不把自己太当个人物的人,永远是被人喜欢的人。我跟李金斗、李立山、刘颖、王如洁、鲁石、白狼、王念慈、刘雷等大家老师接触,跟一些大腕企业家接触,感觉他们就是这样的一些人,象家人一样亲切,让人舒服,没有高低贵贱这一说,更不需要让人去仰视。
总起来说,就是要在做人做事上做好平静修养的功课,保持定力,养成稳住情绪的能力。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真正的困难其实不只有远方的高山,还有鞋子里的一粒沙砾。限制前进脚步的,往往是自己焦虑慌乱的情绪。遇上麻烦,自乱阵脚,只会迷失航向,满盘皆输,唯有沉着冷静,凡事不慌,才能逐浪而行,挺立潮头。遇事别着急,稳住自己,从容做事,不过分担心和恐惧,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主导自己的人生。
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将决定我们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只要我们做正确的事,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终有一天,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注释:
本文中所用图片,刚刚拍摄于天山脚下,走过路过不愿错过的一块菜地边上,路沿石缝里正在生长着的两棵白菜。它们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生存的环境,甚至也无法去跟近在咫尺、生长在菜地里的同类攀比,但它们依然面朝阳光快乐生长。既然无法向四周舒展,那就一心一意地用根向下探求,深一些,再深一些,滋养生命的土壤找到了,水源找到了,长起来照样绿意葱笼、生机盎然!
这两棵白菜于平静中迸发出不向环境弯腰、不向命运低头、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顽强生命力,这种生命精神,值得当下正在与疫情、经济压力奋力抗争的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