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湖观云
作者:陈通伦(重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去锦湖,云色尽收。
九月的黄昏,湖心的桥上,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天边的流云。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空灵通透,不染一丝杂质。最初是斑斑云,如鱼鳞一样,在蓝色的天幕中依次铺开,密密麻麻,无边无际。慢慢的,随着轻风缓缓移动,交融,不一会儿,满天的鱼鳞云不见了,一团一团的云如棉花般悬停在空中,蔚为壮观。此时此刻,湖岸的柳丝轻摇,婀娜曼妙的身影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更加风流妩媚。路边的紫薇,开得比以往更热烈些了,红的白的,尽情地挥洒着属于这个季节的幽香,阵阵香气向天而去,似乎要让纯净的云朵浸染上这幽雅的秋色秋香。秋鸟飞过,矫健的身姿划破黄昏的宁静,让人顿时有了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了。而那几株小荷,也在白云的见证下,把自己夏日的红艳开成了秋日的倔强。锦湖的一切,在黄昏时刻,是那么的美好和谐,水在天上流,云在湖里游,秋花秋草香未休。
渐渐地,夕阳的余晖披洒在云朵上,天空的颜色也在悄然变化,湛蓝色消失了,绯红的光彩涂满了整个天空。残阳如血,洁白的云朵霎那间变身为火烧云。夜风陡起,悬停在半空的白云顿时被猛烈地撕裂开去,如大海的波涛一样上下翻滚,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单一的棉花云突然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时而万马奔腾,时而巨龙飞跃。满天红光,眸动金波,夕阳就像一位旷世的画家,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留念勾勒在的云朵之上,把蓝白相间的底色魔幻成泼墨弄彩的油画。夕阳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涂抹着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又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激情,世间的一切,在这一瞬间,都沾染了黄昏的诗意。夕阳无限好,白云多变幻。这是一天里最后的色彩,也是一天中最美的样子。而后,夕阳落山,金光完全消失殆尽,风也不知跑哪儿去了,云朵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又如棉花般一团一团地静静地漂浮在半空,等待着月色的晕染。
站在桥上,看天边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古人所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旷神怡也就会在心中慢慢化开,也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身外的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劳碌奔波随风散去,烦恼忧愁与云共游。课罢下楼去,莫问得与失。来这里转转,看看,看山看水看日落,问花问柳问云朵。身在锦湖,仿佛又远离了红尘江湖,在蓝天白云间,不问世事,不问人间烟火,这也算是忙里偷闲的一种洒脱吧。忽然想起周国平在《守望的幸福》中说的几句话,“所谓超脱,并不是超然物外,遗世独立,而只是与自己在人世间的种种保持一个距离。有了这个距离,也就有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此时此刻,我想我也应该是这样的心境吧。每天,不得不走出去,那就积极面对纷繁复杂的“江湖”,每次走回来,那就尽情享受自己独爱的锦湖,以及天边那朵自由自在的云。
我迷醉其中,化作小小的一片云,慢慢的走过来,俯瞰锦湖秋花开。秋色正无边,澄净空阔天。我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苏轼《江城子》里面的词句:“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
于是,又心满意足地上楼去守我的晚自习去了。回首一望,云悠悠,湖悠悠,上下天光心悠悠,落笔成言付心头。

作者简介:陈通伦,土家族,语文高级教师,就职于重庆市永川中学,喜诗文,好涂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