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佳节倍思亲(小小说)
作者:许峰
[图片]“ 每到佳节佳节倍思亲 ”,这傲!不过,即使没当上官没找到大钱也不要恢心丧气,有饭钱就行了。有妈就有家!”“ 好!儿子听妈的!”这是这些年母亲给我打电话时说的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出门在外打工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量。母亲鼓励我的话让我心疼也让我有劲儿。说实话,每到春节来临之际,我都要去火车站看看回家的人流。火车站人潮涌动,票贩子混迹人中,又脏又乱,这让我回家的心情也没有了。还有那时没挣到多少钱,回家要走亲戚朋友,囊肿羞涩,也是不好意思回家的原因。现在想起来“人为一张脸” 的面子观念是多么可恥呀。母亲多次打电话说我表弟和村里读初中、高中的同学在重庆或当地县城打工、做生意也能找钱养活家人,还能同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每当母亲说到这些,我心里发酸,时常想起“谁不说我家乡好 ” 这首歌,思念家乡、牵挂母亲的心情油然而生。想起为自己奋斗实现梦想而总认为工作忙、应酬忙连回家看望忘父母的时间也没有。忘记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做出的坚定不移的支持与放手!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的爱和奉献啊!我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在我读大一时,父母由于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刚进初中遇上停课闹革命,没有什么文化,好在父亲眼尖手巧,学会了砌房的砖工技术,随着打工大潮进城打工当砖工,在一次砌砖时,由于脚手架垮塌从十五楼摔下共死亡三人,我父亲是其中一人。当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我心疼得天都塌了。我赶忙向学校请了假奔回老家。我回家时,建筑方公司赔偿了三十万作为父亲的命钱。我爬在父亲的棺木上失声痛哭:“爸,早知道这样,我不读大学就不需要你出去打工丧命呀!” 母亲和舅舅、舅妈们上来把我拖开,安慰我节哀,不要太伤心,一定努力把大学读好才对得起你死去的父亲。我收住了眼泪,暗下决心,好好读书争气,让父亲在九泉之下安息!在办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母亲对我说:“儿子,你父亲这三十万命钱,留给你结婚买房用。你挣的钱也不要乱用,留好母亲老了养老和你儿女用。现在是个以钱为上的社会,没有钱难啦!”想到这里,我给母亲打电话说:“ 妈,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同你吃团年饭。你不是说重庆现在发展很好吗,商贸也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还出口欧美。重庆工作也好找。我想好了,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公司领导考虑我只有一个老母亲孤零零在家,于是同意了我的报告,我回重庆好好照顾你。”母亲接到电话十分高兴:“儿子,妈早就盼你回家,妈好照顾你。你已32岁了还没安家,让妈好耽心哟!”听着母亲像小时候关心我的亲切温暖的话语,我在电话里哭出了声:“ 妈,谢谢你!儿子不孝,这次回家我努力工作孝敬你……”“ 儿子,不要哭泣,男子汉大丈夫要雄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在重庆打工时已看好了一个小区的房子,你回来我同你一起去把它定下来,就可以方便你在重庆工作,妈也好照顾你。”“ 妈,你也还在打工呀,快滿六十发啦,不要太妄命啦!”“ 妈还精神呢,当保姆不是很累,你回重庆再说。” “ 妈,我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在网上订了一月二十五日回重庆的火车票。妈,说句真心话,我的心早已飞到你身边了!”“ 儿子,就你嘴巴甜……” 我在电话里听见了母亲的抽泣声。我正准备说话,母亲接着说,“儿子,八年啦,妈盼你回家过年,好好和你摆摆龙门阵,那该多好呀。现在好了,你马上就回家了,妈是高兴才这样的。”听了母亲的一席话,我又感动又愧疚。母亲那能干坚强的身影在我脑海里泘现:母亲只读了初中就回家务农。心里还是企盼考上大学,抽空复习自学初中、高中的的书籍。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只差几分未考上,就在农村务农了。乡里见母亲有工作能力,群众关系也好,入党后担任村妇女主任,一直工作到她五十岁后辞退了妇女主任工作。父亲因公去逝以后,母亲把父亲死亡赔偿的三十万留住为我安家用,还到城里打工挣钱供我大学毕业。后又坚定的支持我南下到深圳找工作。我虽然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十多个教师,其中对我有帮助影响的没有几人,而对我教育和榜样最深的是我母亲。母亲把她那坚强的性格、忍辱负重、与人为善,学习上进的品德传给了我。母亲才是给我生命、给我做人的好教师。回家在重庆新买的三室两厅两卫的房里吃年饭,有八十岁高龄的大舅和六十多岁的么舅,表姐表妹、大伯、二伯、堂兄堂弟堂姐还有初中时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坐了三桌。热闹的亲情是我在外地不能享受到的。母亲在年饭开席时说:“感谢各位亲戚好友和我们一家一起吃年饭,我儿子这次回家不走了。” 母亲的话一落堂,在重庆长安厂技术科当技术员的二表弟站起来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把表哥的学历和工作简历交在在厂机械动力科联系好了,春节后就上班,干他的本行工作。”二表弟话已说完,屋里响起一阵“哗哗”的热烈掌声。我被这种亲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上前拥抱着已显满头白发还十分秀气美丽的母亲对亲友们说:“ 几年来我没在家,谢谢大家对我母亲的照顾和帮助!现在我回家同母亲住在一起,了却了我在外地对母亲的牵挂!”说完母亲拉着我的手向亲友们深深鞠了一躬。大伯站起来拉住我手说:“ 对头噻,这才是一个好样的儿子嘛!”作者简介:许峰、笔名老土。重庆新诗学会会员、重庆江北区作协会员、江北区观音桥作协理事、重庆二月文学社通联部副部长、《二月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四联集团职工文学协会会员、豫北文学顾问。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散见《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陝西师范学院《历史故事报》、贵州铜仁报、《嘉陵江》杂志《二月文学》杂志《银河系》诗刊、重庆晨报《华宇社区报》《重庆四联集团报》等报刊杂志。著有有诗文集《俗世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