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辘轳体嵌句“中秋月是故乡明”
一
中秋月是故乡明,夜半邻家起怨声。
夫丈常年无厚意,只因我自太痴情。
二
菊桂飘香佳节日,中秋月是故乡明。
文人骚客同观赏,赋韵诗词触景生。
三
观游美景乐盈盈,面对丽人忆旧情。
信解此时真趣味,中秋月是故乡明。
七绝*故乡秋色
故乡景胜祖河长,秋草秋波泛丽光。
禅寺鼓钟朝暮起,野田寒菊放幽香。
七绝*教师颂
课堂解惑释疑难,起早归迟受苦寒。
年少亲知霜鬓染,忠心耿耿踵成团。
七绝*旧城改造
曾记当年乱草滩,横飞垃圾行人难。
现今放眼西城外,鸟语花香大众欢。
七绝*秋晨
秋雨连绵已放晴,推窗扑面满山荣。
众人早起先操炼,我独林中听鸟鸣。
七绝*山头观景
两山相夹一河开,楼宇连绵画中来。
山色水光花弄影,嫣红姹紫似春回。
七绝*淫雨连绵
绵绵秋雨似流泉,院落周围起雾烟。
浊酒满杯犹自饮,儒书两卷枕愁眠。
七绝*秋韵
秋风秋雨众悲凉,秋草秋花木叶黄。
秋燕秋虫原自主,秋天秋野万形藏。
七绝*月下乘凉
野鹤闲云隐逸多,圃园垂柳影婆娑。
风吹细叶翩翩舞,月落林塘不见波。
七绝*新燕
远岭霞飞晚照西,嫩芽耸出柳梢题。
今年紫燕归来早,日筑新巢暮夜栖。
七绝*垂钓
日暖风轻饵钓钩,游鱼嬉戏上杆头。
归家交付妻儿做,香味弥漫整栋楼。
七绝*步韵李延福《今日雨水》
(二)(新韵)
寒夜长长有玉啼,苍天渺渺晓星稀。
节临雨水春耕至,平地耙田备架犁。
注:玉啼,女人的哭声。元陈旅 《次萨天锡韵》:“千篇杰句谐金奏,一曲离歌听玉啼。”
附李延福《今日雨水》(二)(新韵)
细雨纤纤鸟雀啼,清新河柳路人稀。
年节才罢春播近,精喂耕牛忙备犁。
七绝*步韵宋继宗《元宵夜》
玉镜流光朗夜开,元宵佳节宴歌来。
赏灯猜谜雄师舞,换盏推杯醉脸腮。
附宋继宗《元宵夜》
满地银光入夜来,元宵把酒笑颜开。
月圆之夜添浪漫,人间胜景喜红腮。
七绝*步韵马忠义《元夕》
烟花爆响起旋风,塞北江南景耀同。
元夜雄狮频兴舞,彩灯密挂半天中。
附马忠义《元夕》
花开璀璨向东风,人间团圆喜色同。
满目琳琅云锦字,霓虹醉赏月明中。
七绝*步韵宋继宗《惊蛰》(新韵)
春光煦暖醒蛰禽,归雁飞临传妙音。
骚客咏歌官渡柳,游人四处觅芳茵。
附宋继宗《惊蛰》
韶光和煦万蛰醒,南雁北归传喜讯。
墨客下笔咏青柳,我却扶锄画绿茵。
七绝*步韵宋继宗《惜春》(新韵)
丽春枯木再新生,艳卉争妍绽岭峰。
群鸟呼鸣高树上,天蓝地绿日阳红。
附宋继宗《惜春》
枯木逢春获新生,桃红梨白满乾坤。
大雁啼作声声歌,唱得春花满山红。
七绝*步韵宋继宗《心语》
和风细雨静无声,丽草芳茵漫野生。
心语还需文笔诉,朗吟律赋寄真情。
附宋继宗《心语》
春风春雨细无声,绵绵润泽草木生。
忙吐心语抒情怀,山色处处有诗情。
七绝*步韵宋继宗
《一生愿作种田人》
春临沃地气氲氤,水秀山青振六神。
广种桑麻勤植树,毕生愿作播田人。
附宋继宗《一生愿作种田人》
春来紫气正氤氤,液火清香提精神。
三春田里话桑麻,一生愿作种田人。
韵和眼底天空《诗六首》(新韵)
一
八九来临雪未消,平铺大野水盈饶。
层层覆盖凝尘去,多事村民互谑嘲。
二
客旅江南路远遥,思乡情切现眉梢。
终生不厌求知志,惟愿学识日日高。
三
雪大风急体觉寒,洋洋洒洒地天间。
温低气冷无它事,打坐参禅紧闭关。
四
别绪离情自放宽,元宵风物已阑残。
将来是否能如愿,惟见诚心可现前。
五
正月云游到客乡,人生地远两茫茫。
得知诗赋已中奖,喜悦难言欲放狂。
六
天南海北各一方,网络教学技法长。
去恶宣慈常改错,育人传智解愁肠。
附眼底天空《诗六首》(新韵)
其一
冷到春来亦未消,时来扑面不相饶。
一生抱雪红尘去,枉顾情深剩自嘲。
其二
梦向西风竞自遥,恨长深驻在眉梢。
十年烽火今犹烈,向影赳赳气势高。
其三
时向风尘见雪寒,惧其匿入两眉间。
无常事尽沉潜后,收掩残怀剩闭关。
其四
泪到滂沱怎自宽,浮萍雪色意犹残。
风尘多少难能计,一字排来立眼前。
其五
寒雪烟云裹异乡,残眸双涌事茫茫。
十年罹患红尘苦,久病难能振旧狂。
其六
尘缘凋敝救无方,入眼风华引恨长。
淘尽情深人海冷,捡拾遗梦慰饥肠。
徐世海,男,汉族,甘肃省会宁县人,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8年,中学高级教师,参与白银市九五教学科学实验活动,活动及论文通过市级验收。古风2000多首、七律1800首、七绝1800首、五律520首、五绝380首、词250首曾于《仲夏诗刊》《燕京文化传媒》《诗品》《暮雪诗刊》《竹轩诗苑》《草原诗苑CR》《黄鹤诗苑》等六十多种媒体平台发表。被聘为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四百多首格律诗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第二部、第三部,《中国当代诗人诗选》《芙蓉国文汇》《当代诗人诗选》《诗草集》《新时代中国各省市知名诗人全记录》《暮雪诗刊纸刊》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暮雪诗歌年鉴》《2021年优秀诗歌年选》《中国百年优秀诗选》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