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双永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2-09-22 00:00 发表于河南)
本期导读:(国家医保政策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民生改善更可持续。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下统称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实事求是确定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同时避免过度保障。促进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与慈善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协同发展、有效衔接,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这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候国家各项医疗救助政策还没到位。
在一间低矮的农家小屋里,一位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缝补着衣服。旁边的小床上躺着的是刚满十七岁的女儿莲儿。夜已深了,莲儿并无睡意,她习惯了陪着母亲坐夜,她望着母亲刻满皱纹的脸颊和满头银发,心里一阵酸楚。母亲为了儿女们操劳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清福,到老还要照顾我这病恹恹的女儿。唉,我这半死不活的身子什么时候好起来,也好替母亲分担些家务呀。伴随着一声叹息,泪珠顺着略显苍白的面颊滑落下来。母亲似乎有所察觉,皱巴巴的手抖动了一下,缝线从针孔脱落下来。她没吱一声,拾起缝线想再次穿入针孔,试了几次却没有成功,唉,真的老了。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莲儿心似针扎一般,坐起身说:“妈,我来。”母亲欣慰地一笑,递了过去。针线很快在莲儿的手里连在一起,“还是莲儿行”母亲夸着继续做着活儿。莲儿凄楚地说:“我长这么大了,非但不能帮你,还整天看病花钱,把这个家拖得不像家了,活着还不如死了。”母亲急忙说:“不要胡想了孩子,你一定会好的,睡吧,明天我带你去大医院看病。”

冬天的夜寂静而漫长,窗外的寒风无情地呼呼地啸叫着。凌晨时分,母亲一觉醒来,感到有些异样,喊了几声莲儿没有应声,急忙起身,只见莲儿口吐白沫,已经不省人事,床边放着空了的农药瓶子,母亲呼喊着莲儿,那时,也没有救护车,交通也不方便,急忙叫来其他家人用架子车送到了就近的医院。然而一切无济于事,她喝得太多了,经过医生多方的努力,还是没能挽回她年轻的生命。母亲看着女儿渐渐发凉的肢体一下子昏了过去,半晌才清醒过来,她拉着女儿的手叫喊着:孩子,帮娘纫针呀,来...帮娘认针呀,你....来呀。可莲儿再也不会帮她认针了。

外面已飘起了雪花,风还是那么的凌厉地尖叫着,架子车在风雪里缓缓的移动着,母亲跟在车后呢喃地说着:莲儿,娘陪你看病去,啊,找个好大夫给你看看,病好了你还要帮娘认针啊!一声声呼喊伴随着一阵阵呼啸的北风渐渐地散落在茫茫的雪地里。
一年后,母亲由于思女心切,郁郁成疾,不久便也离开人世。

作者简介:王双永,1966年生,宜阳县作家协会会员,乡村医生,有作品发表在《医药卫生报》及其它报刊或媒体平台,电话:15136328011。

主播简介:田俊换,网名田添,宜阳县白杨镇人,白杨镇五区教师,人生信条“努力做好自己”。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