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烽火人生》
四、解放战争时期
25.横扫胡匪残敌
1949年12月,胡宗南逃离陕南川北时,为了负隅顽抗,将流窜到这一带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约17000余人拼凑起来,组成了新4军、新5军、新8军和127军,任命原13绥靖区中将司令王凌云为“川陕鄂豫绥靖公署主任”, 潜入大巴山地区,居险设防,企图依靠山高林茂,阻止我军进入四川,逃避被我军歼灭的命运。
此时,二野首长命令我部向川北守敌出击,以剿灭当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我团采取长途奔袭大迂回、大包围的办法,向东直插万源、通江等县城。

12月17日,我团抵达镇巴县城外。由于镇巴县自卫军司令庞文彦率部起义,我和副团长姜玉安率领一营及警卫连实施突然突击,乘势解放了镇巴县城。根据上级指示,我临时兼任了镇巴县县长职务。几天后,163团二营、三营相继进驻镇巴县境内,帮助地方巩固政权,建立了各级政府。
在镇巴县解放后的第三天,我得到可靠情报:在大兵压境及镇巴县庞文彦起义的影响下,万源县伪县长杜兴中有起义的想法。我立即和他取得了电话联系,并明确表态:“杜县长能看清形势,深明大义,在全国解放之际,当机立断,弃暗投明,是明智之举。我代表人民政府表示欢迎。希望你放下顾虑,立即做好迎接我军部队入城的准备!”
12月28日,我团二营、三营从镇巴县出发,经过两天半急行军,穿过渔渡坝、官渡等地,翻越了横亘川陕的大巴山,于30日到达万源城下。
万源县城于1933年10月10日就曾经被我红四方面军第四军解放过。这次当地老百姓闻听我军到来,纷纷奔走相告:“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特大喜讯不胫而走,在万源及其周边迅速扩散开来。
伪县长杜兴中遂带领城内守军向我方投诚。我部到达时,人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这样,我部即兵不血刃顺利进驻万源县城,进城后我们立即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团政委贺仁骃担任了万源县县长,团长牛玉川任城防司令。我们收编了伪县长以下政府官员、警察200余人,收缴了敌人军械仓库等公有财产设施,并发动群众全面展开新的工作。
1950年元旦,在我军摧古拉朽席卷陕川的大形势迫使下,通江县伪县长表示,愿意与同在通江县城的国民党陕西省财政厅厅长白荫元一道起义投诚。请示师部后,我团除留少数人员在万源坚持工作外,立即行动,去解放通江县。
十冬腊月,天寒地冻,战士们冒着严寒翻山越岭,进行了两天一夜的强急行军,跋涉了220公里,于1950年1月3日抵达通江县城。县城内的敌人闻听我军到来,立即表示愿意投诚。我团遂接受了陕西省财政厅厅长白荫元和通江县伪县长率众投诚。在此我们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并且堵住了王凌云匪部向南逃跑的要道。为尔后我军乘胜消灭蒋匪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军发扬勇敢拼杀、连续战斗作风,继续在敌占区大胆穿插,对敌分进合击,主动寻找战机,逐渐紧缩对敌人的包围圈,务求全歼,不使漏网。在我军强大的政治、军事态势压迫下,敌新8军23师69团团长周辅臣以下800余人战场起义。接着,我军在严家坪、大中坝地区全歼了敌23师,俘虏敌新8军参谋长吴美仁以下1000余人。我团一营在长坪、泥溪场一带向敌新5 军发起进攻,仅经过半小时战斗,敌军长徐经济、副军长崔振山就率部1500余人向我军缴械投降。缴获60型火炮4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1挺、其他枪支900余支、骡马23匹。侦察英雄李小二带领两个班执行阻击任务,多次击溃敌人进攻,共俘获敌130人,缴获长短枪支500余支。
1月5日,我部已经将残敌压缩在方圆25公里的范围之内。敌“国民党川陕鄂豫联防军”中将司令王凌云眼见大势已去,连忙吩咐余敌分散潜逃。为了保命,他自己也化装成散兵游勇潜伏在清峪口一杨姓老百姓家中,拿出18块金条作为聘礼,央求当上门女婿以掩护其身份,但很快就被我团2营教导员关子烛率领战士捉获。经审讯得知,蒋介石曾在重庆召见他,命他以大巴山区为依托,凭借山高林密与我长期对抗。白崇禧在武汉也召见过他,给了他一笔经费和武器弹药。其中的卡宾枪还未起封。

7日,我163团和164团实施南北夹击,在苦草坝地区将从平溪坝逃窜的敌新8军残敌全部歼灭,俘敌1300余人。
8日,163团3营长解全威带领7连,2营长李洪亚带领5连,由黄家沟向云雾山进剿;2连一个排、9连一个排由火天岗、清峪口向云雾山东南地区搜剿截击。9日,163团2营两个连分别从西、南向云雾山包抄,团直带领1、3连和各营机炮连在云雾山东南的泥溪场扎营,决心全歼该敌。
10日,敌新4军,已从云雾山奔突逃窜至鸡背梁。我团和164团乘胜追击,在长平岭、鸡背梁一带将敌“川陕鄂豫绥靖公署”总部、新4军军部、10师和12师全部包围,聚而歼之。俘虏“川陕鄂豫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新4军军长李学正、陕西第十专署专员杨克俭、陕西第九纵队司令史侠夫等以下2100余人。缴获卡宾枪1100余支,我军仅伤亡5人。
19日,164团团长张新胜同营长陈希平率3营从新场坝出发,副团长李更生和2营指导员杜近明率所部从长沙坝出发,一天一夜奔袭210里,于21日黎明时分在南江官路口截住一股仓惶向南逃窜之敌。我两支劲旅各自抢占山头,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敌人左奔右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无可奈何,只得缴械投降。不到一小时,即全歼逃敌,俘敌127军代军长丁书恒以下1700余人。我军无一伤亡。
在大股之敌被我军歼灭后,对于小股之敌和零星躲藏之敌,我军采取了“驻剿”“搜剿”和“发动群众清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剿灭。前后用了10个月的时间,我们终于将秦巴山区匪患彻底肃清。
至此,川北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俘虏敌川陕鄂豫绥靖公署主任中将司令王凌云、副主任兼新4军军长李学正、副军长程秀芝、参谋长郭曼章、新5军军长徐经济、副军长崔振山、参谋长吴帮治、新8军军长季凌云、参谋长吴美仁、127军兼303师师长丁树恒、第十师师长贾敬、第11师师长何可人、副师长何圣斋、第13师师长白清云、副师长谢辅三、陕西第9纵队司令史侠夫等将校军官30余人;敌军统、中统特务头目和国民党专员以上官员70余人;毙俘匪首刘统、胡子谦、王奎山、贺南全等人;歼敌4个军共13000余人。这次剿灭胡宗南残敌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白崇禧妄图在秦岭、大巴山一带建立反革命游击区、企图东山再起的梦想。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
1.数次移防和整编
2.南京军事学院受训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