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父亲(二)
秦西民
前段时间我已将对父亲的回忆文章整理出来了,近来,思之不安,还有只言片语想做补充,以更好地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父亲重情重义
父亲是个特别重情重义的人,在向往革命,翻身闹革命的年代,是我村的革命先行者秦锡佑(秦保三,曾用名秦宝山)介绍父亲入了党。领他走上革命道路,成为职业革命者。可他的入党介绍人秦锡佑却过早地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对此,不仅是秦锡佑的家人,以及我父亲乃至全村人,都认为是非常大的损失。这除了对革命的损失,悲痛之处,父亲还多了一份挂念。记得秦胜春(秦锡佑次子)说过,博平解放后,政府向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颁发了烈士证。父亲因工作方便,听到颁发烈士证的消息后,就马上到烈士证颁发处,找到秦锡佑的烈士证,并送到其家属手中,并嘱咐保存好,以后有什么事情随时给他说。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他入党介绍人秦锡佑的崇拜,更体现了对老战友家属的关怀,更体现了我父亲的情操。
由此我不能不代表我们全家,向已故的穆松之三爷爷及全家深表感谢。一九四四年正月初三,我们全家被害后,是好心的穆松之三爷爷先找人托关系,给罗兆荣说好话,不让我全家六口人暴尸当院,后又找人装殓,免除了为革命而牺牲的一家六口,被狼叼狗吃。好心的老人啊,谢谢您了!尽管这只是我们迟到的谢谢,可作为我们必须这样做!前段时间我与胜春交流还说过,你家六口人被害,不只是你一家的痛,也是我们杜庄的痛,甚至说是博平人民的痛,全人类的痛!现在我们也逐渐地体会到,为人民打天下所带来的痛,就是人民的痛!为人民打天下所带来的快乐,就是人民的快乐!按父亲所说,这就是共产党得天下的根本,根植于人民,取信于人民,这也正是我们党的伟大之处。

父亲未了的心愿
父亲在世时,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在博平解放后,县委县政府为我家被害的六位亲人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上,各部门都送了花圈挽联,表达对牺牲革命者的怀念哀思。追悼大会由时任县委书记的王福海主持,县长李建民致悼词,并在此宣布,生者为烈属,死者为烈士。这无疑确定了我家被害的六口人均为烈士,可后来发烈士证时,只发了前母亲李月芝的烈士证,其他五位都成为遇难家属。这其中,父亲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为革命站过岗放过哨,我们家作为县里的食宿站,全家都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更主要的是县委宣布了的遇害亲人都是烈士,可是,为什么其他亲人成了遇害家属了呢?当时有关领导解释说,当时县长宣布生者为烈属,死者为烈士是对的,因为那时的批准权限在县里,后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做过规定,进入和平年代,以后的烈士认定由省民政厅审核批准,并这样界定了年龄:凡为革命或因公牺牲的在十八至四十六岁的认定为烈士,小于十八岁,大于四十六岁的,一律视其为遇难家属。这样,其他五位亲人仍然没有享受烈士称号,算是父亲未了的心愿吧。
进入新时代,我们一定能重新认识历史,对历史有个明白交代,还老人们一个政治称号,了却父亲一个正常心愿,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父亲应该欣慰
父亲一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老革命,老英雄,党和人民也给与了高度评价。
父亲在世时,每年县“两会”时,县领导总是派专车来我家邀请父亲,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两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每次到会后,不论是县人大主任、政府主席,还是相关领导,总是询问健康情况,对县委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不论父亲的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使老人感到由衷的满意高兴并时常表示感谢。他还经常说,我们的工作,不仅得到了认可,党和人民还让我们再发挥余热,为人民献计献策,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
父亲因年龄大(近八十岁)身体差(高血压 心脏病 老年性肺气肿)我申请由肖庄中学调到博平中学,以求照顾老人方便时,找到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王吉亮时,他说:“为照顾好革命老前辈,到博平工作,党委完全同意,全力支持,并在财政切块包干的时候(一九九二年),由肖庄再发一年工资。”在我父亲找到时任博平镇党委书记徐奉利时,徐书记说:“老前辈你不用管了,也不用找别人了,交给我就行了,为了照顾像您这样的老革命,什么也不用说……”
父亲去世后,县委政府政协人大人武部五大班子领导,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为父亲送行,让父亲一路走好。我们村的两委更是把丧事办得非常周到,让老人得以安息,心无挂念,含笑九泉。
即使是老人去世二十年后,在为老人立碑时,仍能得到村党支部书记秦光举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更令人欣慰的是二零一七年冬季,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秦光举带给了我们家村镇县领导的亲切问候,这不仅是对我们的问候,更是对我父亲一生工作的肯定和称赞。
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父亲应该感到欣慰!
父亲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们一定会发扬父亲的光荣传统,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教育好子女,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惟愿父亲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