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红楼梦》是大家非常喜欢看的书籍,如今写红诗的孙春红先生也脱颖而出,他钻研《红楼梦》废寝忘食,写的诗如泣如诉,可谓文学的标杆之作,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红学热”!就是要把《红楼梦》推向全世界!通过诗解红楼,感受其博大精深,领略其审美愉悦,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品格。本系列红诗,诗人积四十年之所学,诗化红楼,画龙点睛,升华意境。我们精心制作,弘扬古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冰心文学网站长:冰心
第五十一回
54
题芹溪居士
张宜泉
爱将笔墨逞风流,
庐结西郊别样幽。
门外山川供绘画,
堂前花鸟入吟讴。
羹调未羡青莲宠,
苑召难忘立本羞。
借问古来谁得似,
野心应被白云留。
(张宜泉(1720—1770),清内务府汉军旗。著有《春柳堂诗稿》,其中有与曹雪芹唱和诗作七首。现存最早者为光绪年间刊本,由其嫡孙张介卿付梓,对于曹学研究价值极大。今录其诗作一首,以飨读者。)
第五十二回
55
五律
红楼人物 薛宝琴转述本诗由“洋人”所作
五律
昨夜朱楼梦,
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
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
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
第五十三回
56
黑山村交租(古风)
黑山村头冰雹频,
百车年租入朱门。
荒野骨露无鸡鸣,
白雪皑皑蓬牖贫。
千两金银倾锞子,
三万炭柴楼难温。
珍爷叫苦乌进孝:
别叫过年穷死人!
第五十四回
57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
张宜泉
(原注:为过友家陪饮诸宗室,阻雪城西,借宿恩三张秀书馆作。)
踏雪移筵地别寻,
留连非只为知音。
朝游北海朋盈座,
暮宿南州玉满林。
风起难停帘际响,
云寒不散砌前阴。
酕醄尽醉残樽酒,
独倚松窗调素琴。
(此诗选自张宜泉《春柳堂诗稿》,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诗已佚失,将张氏和诗录此,再现曹雪芹行迹之一二,以飨读者!)
第五十五回
58
贾探春(古风)
人中自有强中强,
文采精华三姑娘。
诗社起于秋爽斋,
骚气时淹衡潇湘。
理事亘压平鸾凤,
镇山太岁须眉让。
令人最惊抄家时,
善保家脸响一掌!
注:据传,此处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黄叶村。
第五十六回 59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张宜泉
君诗曾未等闲吟,
破刹今游寄兴深。
碑暗定知含雨色,
墙颓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
蛩唱空厨进自寻。
寂寞西郊人到罕,
有谁拽杖过烟林?
(此诗选自张宜泉《春柳堂诗稿》,据考此诗作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夏末秋初。所和的曹雪芹原诗已佚失。“废寺,即香山广泉寺,明代即已废止,现存“广泉古井”遗迹”。)
第五十七回
60
情痴情
灵河灵岸木石吟,
绛草还情孽海深。
石畔三生曾以沫,
今生今世恨秋心!
第五十八回
61
杏子荫
杏子青青杏眼黄,
稠荫溅落逝红芳。
灵河昼夜流石玉,
百草结实被雪霜。
第五十九回
62
伤芹溪居士
张宜泉
谢草池边晓露香,
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
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
剑横破匣影鋩釯。
多情再问藏修地,
翠叠青山晚照凉。
(此诗选自张宜泉《春柳堂诗稿》。原注云:“芹溪其人素性放达,好酒,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今录张氏之诗,以怀雪芹!呜呼!)
第六十回
63
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
爱新觉罗·敦敏
花明两岸柳霏微,
到眼风光春欲归。
逝水不留诗客杳,
登楼空忆酒徒非。
河干万木飘残雪,
村落千家带远辉。
凭吊无端频怅望,
寒林萧寺暮鸦飞。
(此诗选自爱新觉罗·敦敏《懋斋诗钞》。约作于甲申年(公元1764年)春,曹雪芹去世后,敦敏等友人河边聚饮,怀人,即席赋诗,题于酒家之壁。今录其诗,再怀雪芹矣 !呜呼哀哉!)
诗人简介
孙春红,男,微信名蒹葭,莘县职业中专高级讲师,“聊城市优秀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聊城市优秀诗人”。莘县老年大学语言文学班聘任教师。出版诗集八本,《年轮》《蓬牖瓦灶》《红楼听雨》《红楼晚砧》《痴梦红楼》《灵河绛石》《灵河放春》《红楼苔痕》。研读《红楼梦》四十年,首创诗解红楼,创作“题红诗”两千首。在《聊城诗词楹联》《雁塔诗联》等刊物发表格律诗一千首,由冰心文化传媒制作,在“都市头条”连载刊发“《红楼梦》系列”格律诗两千首,阅读量达两千万,其中,第三十组诗点击量突破一百万,有几组突破五十万。县市官方融媒、报刊以及山东省学习强国之“基层人物”发文报道。《聊城晚报》记者刘伟称其为“隐于尘世的红楼文化传播人”。冰心文化传媒总编辑兼站长马玉兰介绍,“孙春红的《红楼梦》系列红诗在国外阅读量很高,影响很大。”山东省两届优秀诗人、古诗词专家高怀柱先生,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惠圣先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涛先生多次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