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敬伟德,男,汉族,大学数学系本科,理学学士。云南地方史专家,研究员,麒麟读书会副会长。
曾在《人民日报》、《团结报》、《云南日报》等全国约5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约300多万字;并有《风雨滇缅路》等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刊物获奖。本人主要的著作有:《边陲漫记》、《滇西岁月》等。
敬伟德参赛作品展示(散文类)
编号:11(原创首发)
“独胆英雄”——孔繁辅
作者:敬伟德
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1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云南省巍山县,涌现出了一位谱写气壮山河壮丽史诗的英雄,他就是孤身一人守住一个阵地,英勇机智擒获“活舌头”,在朝鲜战场上五次立功,荣获“独胆英雄”称号的英雄——孔繁辅。
孔繁辅1921年8月生于巍山县永建镇永瑞村委会禾谷村, 1945年,24岁的孔繁辅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受尽苦难。1949年11月30日在重庆随同国民党部队起义,随后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1团1营2连。 1950年孔繁辅所在部队奉命赴贵州、四川剿匪,在为期一年的剿匪战斗中,孔繁辅作战勇敢,剿匪结束后被记功一次。
1951年3月,孔繁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31师93团警侦2连,任侦察排副班级侦查员。
1951年5月,在朝鲜第五次战役的一次战斗中,他们2连一同参加战役的战友不幸全部牺牲,阵地上只有受伤的孔繁辅一人活着。这时,他看看周围的战友都全部牺牲了,在他的大脑里只有一条信念:“为了祖国,为了给牺牲的战友们报仇,只要我在阵地在”。于是,他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包扎好自己伤口,收集找来战友们留下的子弹和手榴弹,把已阵亡将士的几个点的几挺机枪都装满子弹,放好到各个射击位置,等待敌人的进攻。这时进攻的敌人也不知道阵地上还有我们多少志愿军战士,仍然轮番大举冲锋进攻。这时孔繁辅机智灵活地到轮流到各个机枪点射击,射倒了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当敌人即将靠近时,他又左右开弓地投掷手榴弹,经过几番的进攻后,敌人仍然没有拿下阵地,留下了大尸体后撤退了。这次战斗,孔繁辅机智灵活地歼灭大量敌人,保全了阵地。战后,由于战功显赫,经师部批准孔繁辅被记一等功,并荣获“独胆英雄”称号。
在1951年8月,在朝鲜会战前线邹义里的又一次战斗中,孔繁辅作为副班级侦察员,主动请缨孤身一人深入敌人阵地,抓获美军哨兵,并背着哨兵奔走40里地带回审讯。最终,凭着孔繁辅抓获的“活舌头”,我志愿军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一举全歼了敌人一个整团,孔繁辅为此获得司令部嘉奖,再次荣立二等功。
1953年,由于积劳成疾,孔繁辅的肺病已经十分严重。于是战争结束后,孔繁辅在组织安排下回到了祖国,进入吉林康复医院休养。1954年11月15日,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1954年12月,孔繁辅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转业回乡,并主动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建设。
1959年8月,孔繁辅因病在家乡巍山去世,享年38岁。
英雄离去已经久远,但他的事迹永远留存,有诗句为证:“独胆英雄”虽已去,美名留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