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皮羞红榴子鲜。《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石榴,虽原产西域,但深受国人喜爱。叶碧翠,枝婀娜,花胜火,皮羞红,果似灯笼秀高枝,籽如玛瑙透晶莹。
"五月榴花照眼明 ","海榴开似火, 先解报春风"。石榴开花时,花梗处较窄,花朵顶部较宽,形状既像喇叭,又像铃铛,颜色为红色,花蕊为黄色。盛开的红色石榴花像一团燃烧的火,花瓣红得轰轰烈烈,美艳绝俗。石榴以它绚丽多彩的花朵闻名于世,嫣红似火的石榴花跃上枝头,远远望去,就像成熟的女人穿着彩色的裙子在那里翩翩起舞,婀娜的舞姿,夺人眼目。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山石榴》中赞道:“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白居易也曾在《山石榴寄元九》提到:“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在万绿丛中看到一朵火红的石榴花,觉得美丽如春的景色不须要许多,有此一点,便觉得心旷神怡了。五月时,百花均已凋谢,嫩绿的树叶也变得浓郁苍翠。此时,火红的石榴花开了,红绿映衬,自然显得分外妍丽。“颠倒青苔落绛英”,跳跃的火焰燃烧后就会长出球状的果实,让碧翠婀娜的植株上,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石榴婆婆,宝宝最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哎呦,哎呦,小屋挤破”。儿歌唱出了“八月石榴—笑咧嘴”的喜人现状。剥开石榴的皮,石榴中间淡黄色的薄膜就像一面墙,把一个大家庭分成了几个别致的小屋子,里面全是一颗颗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的石榴籽,红的像玛瑙,白的像水晶珠子,又白又嫩象一颗颗钻石,又象是小孩的牙齿。将其放到嘴里,定会汁水四溢,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更有传说杨玉环因酷爱石榴花、爱吃石榴、爱穿石榴裙,民间便传下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戏谑传说。
石榴浑身是宝,自古就是一味良药,其药用部位主要有根皮、茎皮、果皮及花。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归肝、胃、大肠经,有涩肠、止血、驱虫等功效,可治腹泻、痢疾、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等症。石榴花性平,味酸涩,主治鼻衄、吐血、中耳炎、痢疾等。石榴树根性温,味苦涩,有杀虫、涩肠、止带、收敛等功能。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在皇家备受恩宠,还赋予多子多福的寓意,唐代结婚赠石榴的礼仪大为盛行。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四回“吟雪诗暖阁赌酒,挥醉笔上苑催花”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挥毫写下“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诗句,下令用火强攻群芳圃和上林苑,催促百花开放。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在众多的奇葩秀卉当中,石榴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其婀娜艳丽,喷吐馨香。则天皇帝大喜说道:“这里的石榴,是朕特意叫陇右节度使从西域采办来的。它不但开出了各种殊异的色彩,而且多是怀中抱子”。于是此后石榴“多子多福”的寓意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点滴民生事,枝叶总关情,火红石榴籽,共画“同心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多次地方考察中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肋,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石榴是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民族繁荣的象征。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石榴籽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荣、昌盛、和睦、和谐、幸福。
《石榴红了》的歌声,如丝如缕,不绝于耳地传来,“……天也红也地也红,门也红也窗也红;天也红也地也红,红火的日子刚开了头哎,年年都是好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