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导引-英女王世纪葬礼大笨钟出意外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9月19日,各国媒体援引英国媒体消息,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国葬举行前夕,当地时间9月18日晚8时,英国全国默哀一分钟。据英国《每日邮报》《地铁报》等媒体报道,根据英国王室“伦敦桥倒塌”计划,英国首都伦敦地标性建筑大本钟本应在当晚8时敲响,标志一分钟默哀的开始,然而它并没有响起……。
“伦敦桥行动”(Operation London Bridge),原本是英国最高机密文件,是指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英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该计划最早曾在2017年由《卫报》披露,2021年《政客》又曝出了更多细节,其中明确指出英国女王曾亲自参与自身葬礼彩排,更是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去世后的一切细节。
英国王室的一项传统,是以桥名作为王室葬礼的暗号,每位王室成员的去世消息,都会用一座桥的名字作为暗号。当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驾崩后,官方会以“伦敦大桥倒塌”作为暗语,跟时任的首相转达英女王的死讯,同时也会知会内阁秘书以及一些高级部长、官员。同时由新闻协会代表以快讯来对外公布死讯。而在英国政府内部,则会以“D Day”作为女王逝世当天的代称,到葬礼之前会以“D+1”、“D+2”来称呼每一天的日子。
据报道,在女王去世和葬礼时,教堂的钟声将响起。王室要求英国各地的宗教建筑在那一天到来时,敲钟人在敲钟时都需要裹上消音皮革。
教堂敲钟中央委员会的Vicki Chapman表示:“添加消音皮革会使钟声听起来更加肃穆、悲哀,更像是嗡嗡声,而不是咚、咚、咚。这是对君主的服务表示应有的敬意,并纪念她的一生。”
自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去世以来,英国16000座教堂再也没有敲响过代表君主去世的钟声,许多教堂的消音皮革都已经腐烂了……据《每日邮报》报道,今年4月,英国各地的教堂都赶着重新更换皮革,各地的皮革工厂被教堂的订单淹没了。
除了主要的内阁成员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女王逝世的消息外,内容中还要求位于唐宁街的白厅(英国政府各大部门所在地)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降半旗的举动。计划甚至需要预估到民众的反应,先前菲利普亲王逝世时,白厅没有第一时间降半旗默哀,遭到民众的抨击。
《每日邮报》称,一位议会发言人告诉该媒体:“大本钟没能按计划在晚上8点敲响”,“我们已经将此事列为紧急事项开启调查,并发现了一个小的技术问题,目前已得到解决”。该发言人还表示,相信这一插曲不会影响19日在已故英国女王国葬期间的鸣钟计划。
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已于当地时间9月1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当地时间19日,全球的目光聚焦伦敦——自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65年去世后,英国时隔近60年再次举行高规格世纪国葬,此次悼念的对象是本月8日去世的96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路透社报道,预计已有近200个国家与地区的约500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近1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超过20位王室成员。
综合英媒体报导,当地时间9月19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日,也是英国全国哀悼期的最后一天。
前天晚上(9月18日)8点,英国举行了全国默哀仪式,向女王致敬。
上午6点30左右,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厅(Westminster Hall)送走了最后一位女王灵柩瞻仰者,为即将到来的葬礼做最后的准备。
虽然葬礼要到英国时间11点正式开始,很多民众天蒙蒙亮就在威斯敏斯特宫、温莎城堡等灵柩途径的路线附近排起了长队。
为了能近距离目送女王最后一程,很多人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在白金汉宫附近过夜。
与此同时,伦敦各大警力也在做好安保措施,预计这场葬礼的人数规模堪比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BBC指出,此次国葬的规模是自1952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葬礼以来最大的,3000多名军事人员和民间组织参加了此次活动。
从现场来看,9月19日当天英国各地有超过100万民众前来伦敦悼念女王,他们会透过场外大屏幕看到葬礼的盛况。
同时,还有42亿人次观众将通过网络和电视收看葬礼直播。除了电视和网络平台的直播,还有150家英国电影院将从早上10点开始免费直播女王葬礼。
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8点,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打开大门,正式欢迎2000名贵宾的到来,包括多国元首、政要和王室成员。
美国总统拜登和夫人昨天,他携夫人前往威斯敏斯特大厅瞻仰女王灵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夫人、包括中国领导人代表等各国领导人、英国现任首相特拉斯和丈夫、前不久辞职的英国前首相鲍里斯和夫人、英国历任首相特蕾莎·梅、卡梅伦、布莱尔和布朗携家属、工党领袖斯塔默、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和夫人、王后卡米拉、凯特王妃和乔治小王子、夏洛特小公主
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早已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等待葬礼开始。
上午10点35左右,英国皇家海军的炮车将女王灵柩从威斯敏斯特大厅移至炮车,运送到威斯敏斯特教堂。
一路上,包括新国王查尔斯三世和威廉王子、哈里在内的王室成员走在炮车后面护送女王,神情悲伤且肃穆。
可以看到,查尔斯三世、威廉王子及安妮公主均身穿军装制服,安德鲁王子及哈里王子则因为不再是王室的工作成员,因此即不能身穿军装,也不能敬礼。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女王棺材上放置的花圈是由从白金汉宫、克拉伦斯宫和海格罗夫宫的花园里剪下来的花草制成。
还夹有一张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写的卡片,上面写着:“In loving and devoted memory. Charles R(在充满爱和虔诚的记忆中——查尔斯)。”
中午11点,国葬仪式正式开始。女王灵柩缓缓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会众起立,唱诗班唱歌,现场气氛凝重。
查尔斯三世一边擦去眼泪,一边和卡米拉径直走在女王灵柩后面。其他王室成员跟在他们身后,也显得十分悲伤。
威斯敏斯特教长大卫·霍伊尔(David Hoyle)宣布礼拜仪式正式开始。
他说:“我们怀着悲痛和深切的感谢来到上帝的圣殿,来到祈祷的地方,来到纪念和希望是神圣职责的教堂。在这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举行了婚礼和加冕。”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英联邦和世界各国,聚集在这里哀悼我们的损失,缅怀她长期无私的奉献,并满怀信心将她交托给我们的造物主和救赎者上帝的仁慈。”
首相特拉斯在葬礼上诵读《圣经》选段《约翰福音14:1-9a》,为女王祈祷。
随后,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礼拜仪式上向女王致敬,称女王“一生富足”,“奉献爱心”。
他还在布道中说,已故女王在她70年的统治期间触动了“许多人的生命”,并表示“我们将逝去的伊丽莎白的灵魂托付给你仁慈的呵护,相信她一定会复活,获得永生”。
中午11点55,全国再次为女王默哀两分钟。
中午12点,国葬在乐队奏起英国国歌和挽歌中结束,女王的灵柩再次被抬到炮车上。
灵柩游行队伍途经国会广场、国会街、白厅、骑兵卫队拱门、骑兵卫队道、林荫路、白金汉宫、宪法山和艾普斯利道。
在移灵沿途中,有数以万计的伦敦民众站立在道路两旁,向女王致以最后的敬意,其中许多人还为这个将一生奉献给英国的君主留下了眼泪。
下午13点,游行队伍抵达海德公园角的惠灵顿拱门,女王灵柩被从炮车上移放在灵车上,启程前往温莎堡。
与此同时,国王、王后以及其他王室成员共同乘车前往温莎。
以下是到达温莎后的流程:
15:06——灵车将抵达温莎阿尔伯特路的Shaw Farm Gate,加入那里已经就位的送葬队伍。
15:53——灵车队伍将停在圣乔治礼拜堂前,士兵从灵车上抬起棺材,踏上礼拜堂的台阶。
16:00——女王遗体的交付仪式开始。
19:30——女王的私人葬礼,只有王室成员出席。
随后,女王将下葬于乔治六世国王纪念教堂,再次和丈夫菲利普亲王重逢。这里同时也是女王父母和女王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安葬地。
在位70载,经历世事变幻,依然处变不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用行动证明,自己在用一生为英国人民和英联邦服务。
最后的最后,英国王室与各国来宾、英国公众祝:女王一路走好,Rest in Peace...
笔者以为,执政70年、享年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世纪葬礼,标志英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时代的终结。尽管著名的“大笨钟”(已改名为“伊丽莎白塔”)钟声在葬礼开始前,出现了小小意外,令众多英国人内心存有“遗憾”。但,此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世纪葬礼”,仍按英王室“伦敦桥倒塌计划”,由白金汉宫移至西敏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向最终葬礼的进行。笔者特赋《法驾导引》为评为纪。
英殡路,
英殡路,
永别女王君。
灵柩载花披绛色,
伦敦空巷步阴云。
惊失笨钟魂。
——2022年9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