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疫情再次来袭,城市按下暂停键。为了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歼灭战。丹凤县第二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披甲上阵,与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星夜相守,当好“摆渡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接到工作通知后,在彭健主席带领下,8名志愿者迅速集结,进行简单的转运培训后,就奔赴封控区,立即接手对老君社区集中隔离人员“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连续两天先后向商州、镇安、山阳、洛南等地转运隔离人员。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连续工作20个小时,只吃了一顿饭,他们不惧风险,不怕劳累,披星戴月,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摆渡人”的使命与担当。

构筑堡垒,当好“守门人
“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还能发挥余热,只要组织需要,我义无反顾”,丹凤县第二小学退休教师刘书印说。9月9日以来,刘书印、康明涛同志积极主动投入到凤麓社区的静态管理中来,年过60的他,腰椎不好,但仍然坚持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社区的巷巷道道,劝阻人员外出,居家做好防疫。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也没有半句怨言。退休不褪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使“教师”二字更加闪耀,演绎最美“夕阳红”。

刘书印(右二)
同在红枫小区参加执勤李爽、焦梦、巩淑芳3人,自觉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放下家里幼小的孩子,连日来一直坚守在小区门口,协助做好核酸检测、信息摸排、耐心劝导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等,站好哨岗,当好群众的“守门人”。马莹同志腿脚不方便,毅然加入社区静态管理的队伍,恪尽职守,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

微光成炬 ,师者担当,暖心服务,当好“贴心人。
9月11日晚8时,接到上级通知后,15名志愿者迅速集结,入驻中风险地区(江岸龙居B区),协助做好管控工作,严格按照“区域封闭、足不出去、上门服务”的要求,与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力量,24小时值班值守。连续8日来,凌晨开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做核酸,面对几百户居民,做完已是凌晨4点多,稍作休息一会,白天又要接着上门送生活必需品,就这样一直默默坚守在“疫”线。不舍昼夜穿梭在楼栋与群众之间,做好核酸检测信息排查、协助核酸采样、环境消杀、静态管控、运送生活物资、清运垃圾,架起了群众与外界的“红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疏导心理,缓解焦虑与压力,提供暖心服务。全力保障隔离居民的日常需求和生命安全,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屏障”,使“志愿红”在封控区更加闪耀。








用心用情,做好“登记员”
数日来24名核酸采样信息录入者随时待命,只等一声令下,便星夜赶往B区。晚上11时30分出发,凌晨开启“敲门行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采样登记,挨家挨户上门采样,工作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家里早已熟睡的孩子,采集完毕已是凌晨4点多,汗水早已浸透衣服,脚下的防护套不知不觉间磨破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这样的生活,但他们却无半点怨言。



他们从三尺讲台,到抗疫一线,从“园丁”变身“大白”,“温情”与“硬核”相互交融,绘成最美画卷。他们只是全体教师的一个缩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竖起“红色屏障”、筑起“红色堡垒”,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