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湖北武穴报道

“盖新房、娶新娘、上学堂、奔小康,全靠果园来帮忙。”在武穴市四望镇大蒋村树胜生态庄园看到,放眼望去,200多亩果园遭遇50多天的高温干旱天气,面对柑桔受灾严重,主人许永刚说:“抽了好几次水了,桔园干得太凶了,有的树都快要干死了,有啥办法“?上周日,记者来到大蒋村许家塆,顺着1公里山路,爬山越岭,终于见到了这一块的农民土专家许永胜。面对记者,这位60刚出头的土专家直截了当地说:“非常感谢原市委书记李新桥,他人很好,帮我们修了这条通向果园场的水泥路,为我这片果园注入了持续发展活力。李书记每次来都表扬我选对了“大分1号”蜜桔作为主栽品种,口感津甜、入口回甘持久,可就是今年的干旱影响很大……”。

“极端干旱气候下,既要靠天降雨,又不能只等降雨。连日来抗旱,累得我老俩口精疲力竭,每一棵桔树都是不离不弃的坚守,看到老许这种性格,每一位边等天降雨也积极自救的农民都值得敬佩,大旱之年那些保民生的镇村干部亦值得称赞。望着干旱的柑桔,老许从柑桔叶片讲到水分胁迫反应最敏感的器官,只有做新品种才有市场发展机会,不信,武穴蕲春的客户还跑到我这里进桔子。” 许永胜解释道。
在他眼里,这些现在很受市场欢迎的品种都已经是许专家的优良品种,相比较而已,在这里一年四季有水果桔子20多个品种,桃子30多个品种,因为桃子季节短,每十天一个品种,所以他选择了风韵犹在的“红美人”。同时,这些品种的种植难度是比较大的,它容易裂果,所以我独家搞了遮雨棚……”

从夏旱到秋旱,柑桔轻则枯叶落果,严重则死树,面对持续的高温干旱对柑桔的影响?许永胜的妻子告诉记者:“今年的天气让农民朋友却抱怨发愁,一望无边的果子面临这果样,看了都心疼。

“干旱持续,牲口严重缺水,水井干涸稻田开裂!连人蓄饮水都困难吶。” 许永胜妻子继续说道。”

“看到柑桔树上的果子所剩无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高温无雨后天气下满目疮痍?据了解,许家塆大概有20多户人家,主要靠种植水稻、柑桔为主,村里也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在家务农,收成基本上也就靠庄稼一点收入”。老许接着说。

面对今年的旱灾,村里的几十户困难户也减少了收入,要是往年风调雨顺,像宋春波、宋基高这些农户,每年在我这里做收入万余元补贴家用。采访中,老许和妻子拿着账目交给隔壁邻居看。看到这一连串账目,让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老许为让村民共同致富做了不少贡献。

地处武穴市四望镇大蒋村树胜生态庄园,虽然遭遇严重干旱,但许永胜依然意气风发。他说“在建园前,他多次上武汉到杭州听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彭良志老师一再强调的“柑橘园5米行距,学习交流柑桔种植模式“密植”并“快速投产”“尽快回收成本”这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想法,“对老许的建议,你是怎么看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太理想化了,到需要间伐的时候很可能下不了手,到时会耽误大事。” 许永胜回答说,“我多次测算过,因为它小冠幅也可以达到高产量,但是像我这种品种,蕲黄广还沒有发现第二家?因为8年之后我又要换品种……”“啊!8年换品种?”我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原来这就是“许专家”秘诀。

新品种的红利期最多8年,8年之后它就要成老品种了,就要跟普通老百姓竞争了,所以8年我必须换品种。” 许永胜和妻子异口同声强调说。
我一时无言以对。沉思良久,记者接着问:“果树的可变因素太多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市场因素,所以你现在越做越小心,越做越有信心……” 老许和妻子微微笑了笑,没有作答,只觉得有信心办好庄园,对他俩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记者观察:作为一位从事园艺行业数十年的“土专家”,他有着让无数人敬佩的对商机的敏锐性、对管理的超常性、对市场机制的灵活性以及在人脉关系上的协调性,使两个小时的采访显得格外短暂,记者无法简单地评述他投资果园的思路是非对错?更何况,作为坚守这块果园的庄主,许永胜还别出心裁,广开商路,在武穴城区、蕲春漕河等地都有“树胜果园销售中心”……采访结束,记者特地购买了价值600元的土鸡、土鸡蛋和甜桔作为对“土专家”的支持和认可。言语间,能说会道的许永胜流露出对庄园的成功探索的信心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