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尘情歌(小说)
文/刘正双(湖北)
黄昏,红土坡,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下,两个年青人静静地坐着,谁也猫(没)说一句话。
“哑巴了,说话呀”女的开口道。
“秋玉,别逼我,等我娘……
“又是你娘?你个二十几岁的大男人,猫一点主心骨?真个妈宝男!”显然,女的不满意男的态度,截断了他的话头。
”唉”,男的低下头,叹了一口气。
也别怪这个叫阿亮的男人着难,秋玉的要求太高了,阿亮妈说满足不了她的要求,随她去!
她能轻松地说随她去,秋玉能轻松吗?二个月了,再等,就显怀了。一个未婚的妮儿挺着个大肚子,算怎么回事
秋玉和阿亮是在澄海上华伟鑫玩具厂相识的,同为打工人,又是一个村的老乡,他们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照顾,星期天约上到商场购个物什么的。有次秋玉大姨妈来了,疼的死去活来,阿亮饭都没吃,借个三轮载秋玉到华侨医院看病。感动的秋玉是一塌糊涂。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相爱了。因为不懂保护,一不小心中了招,这才着急慌忙地从澄海回来,看大人们怎办。
“你妈照(知道)不?”阿亮问。
“不照,猫(没)敢给她说”秋玉愁苦着脸,焦急道。
事情有些辣手,两个年轻人一筹莫展。
“你妈同意了,让她找人到我家提亲去”秋玉又道。
“你要求的条件……”阿亮欲言又止。
“怎么?嫌高?别人结婚要求万紫千红一片绿,县城有房,家里有车,三金四银的,我要求啥?只要求买辆货车,结婚后跑个运输,挣个钱养小孩,现在养个孩子花销多大……”秋玉哭着说。
“我妈说,去年行情不好,养猪亏了二三十万,看好今年行情,一点余钱全投进去了”阿亮解释道。
阿亮家是当地养殖大户,家有两个养殖大棚,养育肥猪一千多头,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本来还不错的年景,没想到过了三月就一直跌,一度跌到5.5元,早跌破成本线,卖一头猪亏几百元,己亏了二三十万,这还不知何时是个头?
“那咋整?你妈还想白捡个媳妇,外带个大胖孙子?”秋玉顶道。
“也不是这样,我妈说结婚后她带娃,让咱俩还打咱的工,挣钱自己花。”阿亮说。
“哼,说的好听,等一结婚,特(她)不知又玩么妖娥子”秋玉嗤道。
在伶牙俐齿的秋玉面前,木讷的阿亮连招架的功夫都没有。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怪,好男娶不到好女,好女嫁不到好男。伶牙俐齿的偏配个木讷的。这大概就是互为平衡,相互补充吧。
树叶被山风吹得哗啦啦啦的响,脚下的小树呀小草呀也摇摇晃晃,把月亮晃到西山后的云霞里,透过云缝,洒下道道金光来。

“要不,我找你妈说道说道?”秋玉止住哭声说。
阿亮的心里如同烂麻团,剪不断理还烂。他不想让秋玉找他妈,没准为这事吵起来,自己左右难做。
说实话,买个车的钱,阿亮家不是没有。可买了车,圈里还有那么多猪等着张口吃食。咋整呢?
“秋玉,这样吧,我回去再和我妈商量,看能不能缓和下,是媳妇儿孙子重要还是小猪重要。”
秋玉抬高泪眼,看看阿亮,“我也是为我们好,结婚后花销大,你还有弟弟妹妹,现在不存点,以后咋整?”秋玉道。
月亮隐进云层又露出来,惨白的光,雾蒙蒙的,白天的余温也慢慢退去。谁家的狗儿狂吠几声,惊动邻村的狗儿也随和成一大片。
“我该回去了,你和你妈好好说,别发犟”秋玉叮嘱道。
“嗯”阿亮应道。
"玉儿”
“阿亮”
两颗火热的心碰撞在一起,两个年青的身影,也在月光下叠成一个人了。
山风又大了,月亮不知因何躲藏起来,山头上,黑云压城。
今夜,山雨欲来!
2022.06.27.夜,于河南登封


作者简介:刘正双,笔名刘柳,湖北襄阳人。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笔耕不辍。9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襄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都市头条》,《帝乡文学》,《南方文艺》,《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头条,公众号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等二三百篇(首),参加全国文学大赛,小说《礼物》获三等奖,散文诗《收获》获二等奖,优秀奖若干。现为襄阳市浩然诗社会员,《双河》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