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季,家乡的四季
家乡的四季、农民的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储。四季不失时节,则仓廪满,百姓欢。
春耕:雷阵阵,雨濛濛,布谷声声催人勤。惊蛰到,忙不赢,披蓑掌犁事田耕,山野传来喝牛声。
春插:弯腰弓背,在阡陌纵横的坐标纸上精心描绘秋天的黄金坐标。
夏耘:田水如沸水,挥汗忙夏耘,全身无干纱,辛劳绘秋景。
锄禾:锄禾日当午,烈日如针刺肌肤。只为多收三五斗,不顾口渴喉咙枯。谁知盘中餐,含辛又茹苦。
双抢:一道摆在农家面前的多元多次方程组,方程再难,也要解答。
秋收:春种一粒粟,夏锄日焰焰,耕种虽劳劬,乐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待到烂漫黄金天,“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储:围着火炉话年景,乐在储冬。释放一年辛劳,储存力量和收成,谋划来年理想。
冬闲:田野空空半裸露,仓廪满满稻麦香。男人修整农具侍牛羊,妇女喂猪养鸡煮佳酿,丈夫喝了补药酒,开春有力量。
……
二、工具,农家那工具
和你一块送走辛劳岁月,有些已“光荣退休”,有的仍坚守“岗位”,还记得它们吗?
犁:憋了一冬,铆足了劲,在苏复的田野上竞相留下一行行追赶春天的脚印。
耙:虽历经坎坷,仍义无反顾地为主人开拓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平面。
秤:一杆不计自身重,一砣虽小压千斤,能称五谷重,称不了付出劳力多少斤,孰多孰少有定论,秤能称重称良心。“待出持衡手,一匡天下平”。
扁担:好一条硬汉,与生俱来霸得蛮,挑走一个个岁月,换回一座座金山。
锄头:能使土壤松,能让土壤紧,一个正反的统一体,与土地相依为命,伴随主人品尝日子的辛劳和松紧。
镰刀:形似新月,锋如宝刀,快如闪电,勤劳一生,收回一个个金色的秋天。
水车:水向低处流,它往高处送,抗旱不松劲,千百年来咿呀鸣,稚童爱听的歌声,农具中唯它刚硬化柔情。
风车:收获季节,转动轮叶,唱着古老的童谣,诚实和虚华在它歌声中立见分晓。
箩筐:竹篾编织,上圆下方,成对成双,农家喜欢。收割季节,结队出征,运载丰收,争拔头筹。
箢箕:形同质同,出双入对。兄弟齐心,其力断金!运走满腔希望,装回累累硕果。
菜坛:陶土生成大肚娃,抱养在千万户农家,喂它的是干鲜蔬,出坛的是香喷喷咸菜扎。咸菜扎,“一招鲜”,吃遍海角天涯。

作者简介:尹仲隆,退休教师,邵东散文学会会员,曾有教育教学论文被十几家刊物录用,有文字被《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湖南农村报》《湖南教育》《文化与智慧》《长沙晚报》《大众卫生报》《快乐老人报》《广州日报》等报刊采用,也获过一些征文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