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此诗第一、二句分别隐藏曹操的名字。第三句表述曹操的功德无量。第四句借曹操之口,哀叹自己身后儿孙篡位,都是些不肖子孙。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扶汉安刘,先后与农民起义的黄巾军、乱臣贼子十常侍、董桌、吕布、袁氏兄弟和孙刘两家进行了针铮相对的斗争,兵戎相见,东征西讨。其政治目的就是想重演“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大梦,兴复汉室,做“治世之能臣”。终极一生,他保住了汉祚,被册封魏王,加九锡,位列三公之首。在群雄并起、自立为王的大动乱中,他守住了东汉大半壁江山,实行军屯,重农富商,尚武好文,发展经济,应不惜为后汉一代名臣。
《三国演义》和历代戏剧把曹操描绘成白脸奸臣,这是对他的污蔑。曹丕篡位,是在曹操去世十个月(即220年正月)之后,与曹操何干!曹操到死都称自已为汉臣。如果他有在天之灵,也会憎恶这些不孝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