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文║董国安
自从父亲去世以来,我每天晚上总是夜间3-4点钟醒来,家父生前的一举一动就像梦魂牵梦绕般总也挥之不去,难以忘怀,驱使我总想写点东西,怀念我可亲可敬的父亲。
2015年10月8日,这一天是董氏家族难忘的日子,操劳一生的父亲,轰然倒下,再也不能起来,再也不能和家人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此时此刻,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夺眶而出。
家父生于1935年8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8日下午2时15分在廊坊市人民医院病逝,享年81岁。
在父亲丧事的大棚里,悬挂着姐姐和妹妹用100元钞票精心制作的“勤劳一生”的条幅,或许代表了父亲勤劳朴实的一生。然而在长辈们看来倒不如用“操劳一生”更贴切。是的,父亲的一生是令家人和父老乡亲称赞的一生。每逢和乡里乡亲提起父亲,便娓娓道来,赞不绝口。
父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在家里,母亲因常年身体不好,不能操持家务。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把我们五个孩子拉扯大。现在我们也已为人父母,才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的不容易;而在村里,父亲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曾当过三个生产队的小队长,每到一个小队,农业收成准能上去,社员们都夸他是生产队的带头人;不仅如此,父亲还当过村里两届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是七十年代镇上十里八村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人。生产队解体后,董家面临人口和耕地多,而劳动力急缺的困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带领家人起早贪黑,耕、耪、锄、耙,愣是靠仅仅三、四个劳动力养活了十六、七口人的大家庭。为改变家里的居住条件,父亲组织家人、亲戚和朋友自己脱坯、垒窑、烧砖盖起六间砖房。随着条件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以后又盖起了临街的两栋二层楼房……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正如村里的长辈们所说,父亲是靠自己的勤劳、吃苦和精打细算才有了今天。是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就是靠着这种精神维系了这个家庭,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一生又是俭朴的一生。每逢过年儿女们都给买些新衣服,您都舍不得穿。父亲去世后,儿女们在收拾您的衣物时,仅没有穿过的新衣服就装了满满三大袋。
同时,家父又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冬季来临时,我把您接到廊坊来住,快过春节的时候,您说您自己该回老家了,要提前准备过年的东西。临行前,您从自己随身带的塑料兜里掏出200元钱交到您的小孙子孙女手里,微笑着嘱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下次再来希望能看到墙上的奖状更多。”
您走了,今年的冬天,您再也不能到我这里过冬,您没有留足更多的时间让您的儿女们孝敬您。您走了,今年的春节我们到哪里过,您的儿女们似乎缺少了奔头,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
也许您正在另一个世界里和已故的爷爷、奶奶、大伯、二伯、二娘、母亲、老叔,以及记忆中的桃生大伯相拥而泣,诉说着家常……
过完圆三,我特意从老家姐妹为您摆放的花中挑选了一盆叶子花作为纪念,我把它摆放到餐桌上,那盛开的叶子花就像您日夜守候着我们,保护着我们。我会精心地照顾好它,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它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您还活着,健康地活着,微笑地活着,我会像疼爱父亲一样爱护它,珍惜它。因为,每当我回到家里,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慈祥的父亲……
我爱我的父亲,永远怀念父亲,因为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