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年代
魏月星/江苏

当年的红卫兵代表示徐洪发老人,激情高扬地说:
那是一九六六年十月四日。正在念初中二年级也不满十七岁的我,被葛村中学层层筛选推荐赴京,代表红卫兵小将参加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的接见检阅!
此刻的我,心情无比地激动,开心地跳起来了。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能亲自见到毛主席,是多么的幸福和荣耀啊!

(当年红卫兵代表徐洪发老人)
这天清晨我校九名同学一位老师乘客车到镇江火车站,此刻的车站内外道路两旁全是欢送的人民群众,手拿鲜花和小红旗、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高音喇叭声里唱着《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在这些笙乐声中和人民群众交杂欢呼声中,把我们这些学生娃与老师一起欢送上开往北京的专用列车。
在列车上我们欢声笑语,唱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这些革命歌曲,心早己飞向北京天安门啦!沿途不知不觉轻松地度过漫长的四十多小时,最终到达目的地——北京站。
在列车站前,早以等候我们的是一百多辆崭新大客车。同学们坐上大客车走过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的像挂立中间,两旁大幅标语醒目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同时同学们唱起了“毛主席像那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等振奋人心的歌曲。
随着大客车一路观光,直把同学们开到林业部和平招待所休息。我们这些农村娃子,从没见过大都市,更没见过豪华大宾馆。兴奋的晚上十二多钟都不能平静的入睡,一切都沉浸在幸福欢悦的气氛中。
第二天上午,同学们参观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其它学院。当时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们都全部停课,搞串联活动乱得一踏糊涂。所有教室楼与过道贴满了大字报小字报,真实意义上掀起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序幕。
下午我们学生又游览了北京的各大名胜古迹等等,饱览了首都北京的美景。
十月十八日前一天,上级通知我们师生:伟大领袖毛主席及中央领导人包括周总理林副主席明天要接见我们红卫兵小将们。
这是第四次接见红卫兵小将,人数高达二百五十万人。十月十八日凌晨四点多钟学生们领了早餐,没来及吃、就排着整齐的队伍,早早地走向东长安街等候毛主席接见。
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云南和西藏少数民族红卫兵队伍,而我们江苏红卫兵队伍在后,同学们一边认真地读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一边耐心的等候。到中午一时正,高音喇叭播放着《东方红》歌曲。眼尖的同学兴奋地说:毛主席来啦!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乘坐着吉普汽车徐徐开来。同学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使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啦!欢呼声与跳跃连成了一片……

毛主席站立在没有帐篷的吉普车上手扶着栏杆,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微笑着向同学们挥手致意!“红卫兵小将们,你们好!你们好!"汽车缓缓地驶在同学们面前经过,慢慢地离开大家的视线里。
从此这一刻激动人心的停留,便化为我们终生永久的回忆!弹指一挥间五十六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我都会翻起那张在天安门楼前拍的泛黄旧照片。那种幸福感与激动,无法比喻,始终浮现在我眼前!有时想想当年书生意气的时候,情不自禁得老泪纵横。心里由衷地对毛主席的那份热爱感情,如火山一样喷发,实在是太强烈!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他的丰功伟绩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都是不可磨灭的!
这篇文章是当年的红卫兵代表徐洪发老人原创,是为了庆祝国庆七十三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特此奉献的一篇文章,也是他对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激情回忆录。我征求他的意见稍加修改与变动。今年七十四岁的徐老身体很健康,原镇江丹徒县国营农场工人,现退休在家,酷爱文学诗词,闲时搞搞书画之类的艺术作品,充盈余生,老有所为。


作者简介:魏月星,63年出生,江苏镇江新区大港人。爱好诗词,发表过小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