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苦朴素好传统
——记1955、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老将军
文/汪孔周

洪学智(左起) 肖华 粟裕 陈赓在
天安门
时间追溯到1997年10月8日下午,我冒着小雨,来到北京西郊洪学智上将的住宅,对他进行一次深度采访。
在他那宽敞明亮的会客厅里,我一眼就认出了洪学智老将军,他一米八零的个头,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笔直,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谈吐豪爽,声若洪钟,眉宇间洋溢着激情,依稀可见半个多世纪前他征战大江南北的战斗风采。

共和国上将 洪学智
这位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副总司令兼后方勤务司令员的洪学智老将军,身着一身灰里透白的中山装,脚穿部队发的圆口布鞋,理着小平头,显示了他一生艰苦朴素的光荣美德和克勤克俭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他用一口标准的皖西话对我说:“当年我是部队的总管家、是后勤部长。在战争年代,我就要求同志们节省每一颗子弹、每一粒粮食、每一寸布匹,不要浪费,
要过节俭的日子。

全国解放后,我跟随彭德怀总司令到了朝鲜,与美国作战。条件很艰苦,吃穿都有很大的困难,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勇敢作战,不怕牺牲,把美国佬赶跑了,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艰苦朴素。”洪学智老将军说到这里,沉思了一会,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是一个吃穿都不讲究的人,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我穿着这身服装,接见外宾时,我穿着这身服装,到国外访问时我还是穿着这身服装。”

最后,洪学智老将军还嘱咐我说:你们还年轻,但一定要养成好习惯,不要讲吃讲穿,要讲工作、讲奉献,不图名,不图利,做一个对社会、对部队有贡献的人。

汪孔周与洪学智将军合影
洪学智老将军情有所至,语重心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了心里。当年采访他时我还不到40岁,中校军衔。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老首长的教诲一直鼓舞激励着我。多年来,我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兢兢业业学习工作,多次立功受奖。
我曾两次采访老将军,并合影留念!


汪孔周
居住北京。军人,军旅作家、诗人。出版作品20余部,500多万字。代表作有《美丽中国梦》、《美丽的乡愁》、《伟大思想闪光华》等。中央电视台一套还根据他的作品制作了40多分钟专题片。省市电视台为他制作了《敢为时代唱大风》、《军旅作家汪孔周》等宣传片。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多首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被电视台和一些刊物选用和连载。曾被中国新闻杂社和《香港诗刊》作为封面人物推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对作品进行过宣传。在北京、天津、珠海、澳门和部队举办过多场个人专场诗歌音乐朗诵会。他还采访过120多位开国将军,包括20多位上将,30多位中将和近60位少将,出版《让衔将军》和《百名将军访谈录》等作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自题写书名。他还应邀到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军队院校等高等学府进行《书写美丽人生》的励志演讲。

主播‖瑞轩玫瑰
遨文驿馆创始人,总策划,生活简约而不简单,精致确不挑剔,喜爱各类文学艺术,偏爱有声艺术,盼阅天下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