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号中国第五个医师节刚过,中宣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普遍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片赞扬声。同时,目前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无数个白衣战士逆势而上,日夜奋斗在抗疫第一线,让无数国人泪目……。在这种情况下,我写这样的文章,是否不适时宜?但是,最近号称“北协和南湘雅”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刘翔峰事件,的确让人辣眼,我才不得不拿起笔,感慨一番。
据了解,目前在网络上针对刘翔峰的举报多达12条:切除患者正常的胰腺、脾脏,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切除患者正常肠道,置患者的安危于不顾,不管患者有没有病,只要指标有一点异常,就哄骗患者与亲属准备做手术;手术过程中使用他人的组织,冒充患者组织;患者原本正常,经治疗后没病变有病,小病变大病,哄骗患者购买保健品当药品使用……。当然,这些举报不一定条条属实,但是只要一两条属实,就足够令人咂舌。这不是简单的医疗道德,而是严重地践踏法律底线的魔鬼!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必须厘清:当前绝大多数医生是有良知的,是遵纪守法的,是尽职尽责的。害群之马是极少数,见利忘义残害患者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千万不能低估无良医生的危害,一个败类可能坑害无数患者,给整个医疗行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写到这里,使我不由得想起我国现代医疗界的老前辈傅连暲、林巧雅及许多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们的动人事迹。他们直到八九十岁仍然看门诊,巡视病房。而且每次触摸病人的肌肤时。都是先搓搓手,把手暖热……。
近日,81岁老中医义诊16年不收分文的信息,又冲上了微博热搜。说的是年逾八旬的云南宾川县中医院院长李伯藩,退休后婉拒昆明、大理等大医院的高薪邀请,留在宾川十几年开展义诊,只开药方不卖药,从没收费。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一个人挂号费即使只有八元钱,十几年收入也有二三百万元。况且在此之前,他曾拒绝申请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没有一句豪言,不图一丝名利,她用无言的行动展现出“苍生大医”的深厚内涵。
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我们不得不应该反思医疗的本质是什么?这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医疗不规范的行为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些地方的某个医院,占比是多少,我无法估算,但肯定不是个别地方的特有现象。
如8月9日,四川泸州复康医院一则营销方案引发热议。在方案分享会上,竟出现了“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怎么让病人给我们排队交钱”、还有一些医院的标语口号更是辣人眼睛:“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庆祝病人突破多少万”、“庆祝手术量破万”等等。
他们以患者的病痛为喜,把救死扶伤当成生意来做,至于莆田医院更甚,不治死你不住手。联想到我们古代的医疗界“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我们怎么退化到这个地步了?健康所系,性命所托。这是医疗工作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医者的宗旨是防病治病,守住健康,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可是,回忆十多年前的医疗改革,各地财政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逐步将医院“断奶”,逐步消除了医疗的“公益性”本质,这才是医疗问题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不能把问题全部推到医院和医生身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快恢复医疗的“公益性”本质。
最近,中纪委发声: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也是医护人员职业的崇高性、神圣性所在。必须坚决清除损害医疗行业的信誉的“害人之马”,坚决挖出“靠医吃医”,啃食食医疗资源的“蛀虫”,中纪委的发声非常及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是医疗行业不能僭越的底线。这种底线的维系,终究不能完全寄托于道德自觉和行业自律,管住医生的从业之手和每一个手术刀,更需要的是严格的外部监督和严格的医疗系统的内部管理。标本兼治,追责问责。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医疗行业的公信力。
2022年9月13日于家中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西瓜视频
责任编辑:李 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