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知青五十四周年组诗
军歌/大连
一、第二春
鹤发知青第二春,昌图盘锦沈飞根。
《中国文苑》一席社,墨宝题头两地金。
几代歼机亲制者,数方分厂奠基人。
退休重把学堂入,宋韵唐诗作者群。
二、纪念章
闪闪金章挂,知青党的人。
五十年奋斗,不变是初心!
三、纪念会
(一)相逢
朝夕共处几春秋,抽调别离各所谋。
今日相逢飞雪鬓,芳华追忆泪花流。
(二)寻
半世重逢论短长,找寻心里少年郎。
浑然不是当年影,雪发沟纹细打量。
四、青年点
(—)新房
托坯挖土盖新房,水拌和泥抹厚墙。
圈框锤实干打垒,秫秸覆檩防寒凉。
(二)小酒
劳累一天热炕头,菜汤饼子热溜溜。
三杯老酒解疲倦,豆卷青葱大酱粥。
五、苦中乐
村酿一壶细品中,豆皮腐乳卷毛葱。
高粱米饭烀白薯,苦乐酸甜悟此生。
一丛花•情系第二故乡
杜志福(葫芦岛)
金秋清爽悦回乡,半世共情长。当年队友相拥喜,话犹酣、欢聚同堂。欣饮玉醅,热忱洋溢,淳朴诉衷肠。
经风雨砥砺坚强,阅困苦寒霜。蓝天阔地增才干,青春曲、岁月华章。铭隽在心,终生无憾,携手炫夕阳。
九月随笔
王桂霞/北京
喜欢秋天,
喜欢九月,
不仅是果实挂满枝头,
红的嫣红,黄的橙黄,紫的绛紫……
飒爽的风里,
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喜欢秋天,
喜欢九月,
是因为,
九月,
已在我心里入诗入画。
九月,
是我们离家远航,
是飞驰的列车,
遍撒我们青春的足迹,
带我们奔向青山、绿野。
九月,
脱去青涩,
在田间挥镰洒汗,
与贫下中农同锅共馔;
夜晚仰望星空,
望繁星点点,
寻找属于我们的那颗星……
九月,
金黄的大豆,
火红的高梁,
沉甸甸的谷穗弯了腰……
知青的心里,
翻涌着五洲四海,
奔腾着世界风云。
九月,
是丰收的季节,
是青春的回眸。
是历尽人间春色的厚重,
是铺垫冬日的缠绵,
是留住青春的记忆,
是承载知青对祖国热爱的深情。
珍惜守望朝霞与夕阳,
岁月辗转时光荏苒,
芳华暗香浸染几缕银发。
踏在金秋的陌上,
我的心在秋阳中徜徉,
蘸一池墨香,
用真心写满情深意长。
知青的九月,
是飘落人间的平凡故事,
是繁华将尽情未央……
是流金岁月注定的一场唯美的谢幕!
我爱九月—
知青的九月!
沁园春·乡梦
苏晓东/沈阳
三载知青,半世萦怀,屡慨而慷。忆掘河月下,宏图浩浩。造田雪上,誓信锵锵。觉少食单,天寒体弱,甩进哇国喂鳄肠。想当日,恰长风荡荡,盛气洋洋。
鬓白挂尽苍桑,急切切,犹疑探梦乡。见人祥气静,心神奕奕。檐飞斗俏,村景皇皇。梦愿成实,前程无量,高唱童歌尽兴狂。众声唤,让如仙梦愿,永现心乡。
@哇国:爪哇国。南洋古国名。
俗语:“早就扔到爪哇国了”。意已扔到很远的地方了。
第二故乡-盘绵
李华文/沈阳
魂牵梦绕情丝长
几度梦里回故乡
当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
思绪万千
沸腾的热血即刻涌上心房
抬头眺望远方
天空还是那么湛蓝如洗
近处的稻田还是一片耀眼的金黄
与相映的导油井架
构成一幅绝美的油画景象
昔日
曾留下我们青春气息与苦乐年华的青年点虽已拆除
但那熟悉的稻草垛
还顽强的挺立在屋后的棚旁
好似在迎接多年的朋友老乡
它见证了当年我们艰苦环境下
为改变盐碱滩贫穷面貌
而为之奋斗的远大报负和青春理想
门前的小河依然欢快的流淌伴着鱼儿
唱着歌儿奔向远方
轻轻泛起的浪花
诉说着当年我们战天斗地
为开垦辽宁南大荒
而流下的汗水与泪水是怎样的泄淌
它更见证了知青们战天斗地的拼博精神和意志铿锵
使历经磨炼的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而茁壮成长
辽河之水
在晨风中拍打着两岸的芦苇
摇曳的芦花
更见证了知青们踏着冰渣
起早贪黑
育苗插秧
割稻脱谷的繁重劳作
不畏艰辛困苦而挺起的铁骨脊梁
为改造盐碱滩
让荒地变良田
是伟大的知青精神在传承
坚韧和刚强把国家前途与命运担当
知青,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和摧不垮的铁壁铜墙
新的征程
与新时代的农村政策
让第二故乡发生了巨变
我们亲眼目睹了乡亲们如意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吉祥
如今
第二故乡已不再是茅屋草庐
老乡已搬进宽敞明亮
接云流雾的炫彩楼房
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尽情的与当年知青们快乐的分享
农场场部的建筑是蓝顶青瓦
具朝鲜族特色的漂亮精装
宽敞的马路为六车道
直通南北,衔达八方
街景公园绿树掩映
花草雕塑
亭榭桥梁
初来乍到还以为走进了五A级景区想尽情游玩拍照观赏
盘锦第二故乡的兴隆发展
曾有我们知青奉献精神所折射出的自豪与荣光
知青
你带着满满的情怀从沃野走来
又怀着炙热的情感
带着理想和收获,向着未来奔去
期盼第二故乡伴着红海滩的碱蓬草
迎着朝阳绽放
鱼米之乡的美名当属盘锦
再见
我们心中富饶美丽的第二故乡……
浣溪沙·知青
王娥嫚/沈阳
广阔农村有作为,听从召唤到青堆。丹心一片炼千锤。
春种秋收田地黍,夏锄冬送垄沟肥。辛劳苦累笑微微。
卜算子•老知青
黄桂花/盘锦
犹恋稻花香,莫道桑榆晚。岁月苍桑往事说,盘锦安家远。
银发皱纹添,诗画陪着俺。其乐融融富裕城,小院儿孙伴。
赞知青
马玉洁/营口
忆起当年去下乡,青葱懵懂气轩昂。
春耕夏铲秋收获,苗育秧插稻谷藏。
岁月如歌高嗓唱,光阴似箭话沧桑。
闲暇讲诉知青事,个个唏嘘赞老娘!
卜算子·知青
华春阳/深圳
难忘下乡时,黄土丘陵地。春种秋收苦累尝,壮志雄心立。
弹指鬓双白,满脑常回忆。磨难赢得宝贵财,受益终身记。
苦中乐
刘文忠/沈阳
佐豆杯中酒,歌吟对月明。
农闲寻乐趣,酌品好心情。
雏鹰
刘文忠/沈阳
雏鹰展翅啸长空,广阔云天绘彩虹。
赤胆忠心千历练,诗书有册赞知青。
知青赞
刘文忠/沈阳
蹉跎岁月也曾歌,热血丹心献祖国。
不悔知青风雨路,且留往事子孙说。
六八年,九月十九日,上山下乡纪念日,终生不忘牢记心中。书文以纪
九月,岀征
刘文忠/沈阳
九月,出征
带上父亲的嘱托
母亲的叮咛
一杯清酒为我壮行
温暖我心,激我豪情
喝碗汤面暖意融融
别离在即
泪眼朦胧
我懂
好男儿志在四方
岂可独恋小家庭
九月,出征
彩旗鲜花相送
人潮涌动
擂动的战鼓振耳的鞭炮
激越的歌声
此情此景
怎不感到自豪光荣
九月出征
沿途是一片风景
看远山枫叶己红
嗅禾稻金香的薰风
听征雁渐去的远鸣
哦,九月
不只是潇潇秋雨
飒飒风冷
更多的是收获激励拼搏的人生
九月,出征
听 一声长笛
列车就要启动
我们要奔赴一个崭新的征程
上山下乡
传播文化的火种
开启一个时代的先声
自此
我们又拥有一个载入青史的名字
知青!
西江月·919挿队周年日断想
苏晓东/沈阳
漫忆离光夕下,壮歌别泪车前。香风苦雨笑谈间, 世事如烟似幻。
日月仍旋头上,儿孙已绕膝前。风和日暖艳阳天,余日岂容有憾。
抛汗洒泪,铁骨柔情,三年挿队,半生乡情。
故乡情
苏晓东/沈阳
为什么我的眼里泪光莹莹
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多情神圣的土地啊
闯入世间让我立足的第一块基石
跌出乳巢托我入云的第一股清风
妳是齐家治事知情晓义的智者
妳是沉稳诚实果敢刚毅的强人
妳的勤劳纯朴为我树起了终生的旗帜
妳的济世助人丰满了我稚幼的心灵
妳让我知道了车前马后,秋获春耕
妳让我记住了黑泥白水黄干道,春捂秋冻避洞风
飘零无根的小草拥入了妳的怀抱
断树离土的残枝又生了新根
这多情的土地啊
我的再生母亲
为什么我的眼里泪光瑩莹
因为我爱妳爱得深沉
妳柔情脉脉,妳热血盈盈
我在寒冬睡过百家炕
我在苦春尝过百家葱
天凉了二嫂为我披过衣
落队了三叔接过我的垄
彷徨时书记跟我交过心
委屈时队长给我作过证
这多情的土地啊,
我的至爱亲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泪光莹莹
因为我爱你爱得深沉
妳扶我成长,妳教我成人
春风中车把式教我扶犁把
火炉旁铁匠帮我开镰刃
灶台前大妈教我贴饼子
马厩里老叔告我好作人
我学会了糜子扎条掃
我知道了雨雪看风云
我见识了黄泥垒高墙
我看懂了冰河截鱼群
这多情的土地啊
我的师长父兄
为什么我的眼里泪光莹莹
因为我爱妳爱得深沉
我的青春在这里奏响
这里留下了我坚实的脚印
北长垄的泥土浸过我辛勤的汗水
九龙河的垛口留有我筑堤的镐印
小队部的板报有我铿锵的誓言
区礼堂的讲台有我扛旗的身影
狂野的情曾在旷原上长号
滴血的伤曾在茅棚中低吟
这里堆积了我多少难眠之夜
这里埋下了我多少深邃的歌声
这多情的土地啊
浸满了我难忘的青春
为什么我的眼里泪光莹莹
因为我爱你爱得深沉
妳让我脱胎换骨,妳让我浴火重生
妳的秀丽已融入了我的血液
妳的柔美已附上了我的灵魂
妳给了我力量
让我在人生的路上大步跨进
妳给了我智慧
让我走上了我生命的顶峰
这神圣多情的土地啊
给了我自信无悔的人生
妳给了我自信,妳是我的光荣
我教儿子系猪蹄扣
我带孙女种落花生
我滔滔不绝地讲着妳的故事
我希望未来的一切都能像妳一样美丽动人
这多情的土地啊
我身上已有了妳强大的基因
纯洁美丽
神圣多情
我的第二故乡
我的再生母亲啊
妳让我的泪象涛涛的九龙般汹涌
妳让我的心因崇拜而悸动
捧起这黝黝的黒土啊
我看见了
——看见了妳含着我的泪
妳知道了
——知道了我深知妳的情
多情神圣的故乡啊
我愿
——我愿永远地与妳交融在一起
我愿,
——我愿与妳
永生!
乡 情
一写在上山下乡30周年
周刚毅/沈阳
岁月流逝
瞬息 一切都已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将会变得倍加可亲
多少扯不断的思念在眼前闪过
多少断断续续的往事难以追寻
如今即使发似雪鬓如霜
永不枯萎的是乡土孕育的根
再一次远离高耸的楼群
又是收获的季节来到广褒的土地
故乡的河依然叙说
那波光粼粼的乡音
流淌着当年那一代人
磋砣岁月的歌
曾经是一棵棵嫩弱的苗
黄土下的根深深吮吸着故乡的泉水
雨露催着健壮地拔节
阳光照着饱满的灌浆
风把成熟一个个带走
一一难舍浓浓的乡恩
怎能忘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滚过一身苦涩的泥巴
怎能忘记一张张纯朴的脸上
又刻下数道富余的笑纹
那一杯杯永远斟不满的家乡酒
把多少爽快红润的激情撩拨
乡长高歌一曲“把根留住”
我们竭声同唱“父老乡亲……”
止不住的是环绕歌声的热泪
难忘的是播种明天相印的心
捎去的是珍藏三十载共同的心意
抒不尽的是“第二故乡”的不了情
浣溪沙•知青年华
吴淑芬/沈阳
晨起耕耘地垄间。张张笑脸满心欢。激情似火汗浇田。
春种秧苗千丈顷,秋收粮谷万斤钱。乡村岁月意缠绵。
浣溪沙·忆知青上山下乡54周年
朱大华/沈阳
青少离城到堡村,种粮筑坝挣工分,拉车挑土练身心。
五四周年如过隙,半生老骥又逢春。发挥余热复兴门。
知青(新韵)
邹积花/沈阳
五谷丰登柳泛光,知青亿万赴农庄。
懵懵懂懂经风雨,苦乐年华百炼鋼。
知青岁月
张重一/沈阳
镰收稻谷垄沟长,臂揽高粱两手霜。
艰苦生活成记忆,终身受益梦回乡。
松中老三届知青回忆篇
王永祥/沈阳
一、不忘九一九
九一九日不平常,松中三届都下乡。
岁月蹉跎不能忘,激情动笔作诗忙!
喜动大脑找平仄,知青诗社续辉煌!
二、修坝
红山水库彩旗扬,太平知青出工忙。
柔肩似铁挑土篮,晨听鸡叫就起炕。
夜伴蛙声入梦乡,炼了筋骨身板强。
水库仍然坐辽北,难忘知青有担当。
三、生产队长
生产队长本姓姜,对待知青似爹娘。
经常进点唠家常,有时送来农家酱。
玉米饼子萝卜汤,新鲜吃得噴噴香。
农活分配有关照,至今想起暖心房。
回望九月
崔杰/沈阳
回望九月,
两道曲曲弯弯的车辙,
碾压出不同形态的泥浆。
坐在通往未知目标的马车上,
妈妈的叮咛
还萦绕在我的耳旁。
回望九月,
那时已经是:
高粱晒米 ,
谷穗金黄;
豆荚退绿,
苞米定浆。
正赶上收获的季节,
我们挥汗如雨,
从深秋一直忙到下霜。
回望九月,
三载轮回。
我在起早贪黑的
农活儿里磕磕绊绊,
四季更迭,
我在霜风雪雨中
磨练成长。
由弱不禁风的满眼惆怅,
转变到:
信心十足,敢于争强。
回望九月,
多次去看望敬爱的老乡。
亲热地与叔婶和伙伴儿们
唠唠村庄新旧的对比,
顺便品尝了
原味儿大饼子的味道醇香。
回望九月,
那是一段儿
难忘的记忆典藏;
每当金菊开放的时节,
我的心总像是
长出呼扇的翅膀;
不管时光飘移多远,
我的思念
总爱追寻到那块
难忘的地方。
扎笤帚(纪实短文)
王娥嫚/沈阳
记得1968年秋收之后,地里的农作物都收到队里的场院里,苞米、高粱、大豆一派丰收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心情愉悦!
生产队为了搞副业增加社员收入,每年都种一些粘高粱也就是高粱糜子。冬闲时扎笤帚送到城里卖。以前并不知道扎笤帚会那么复杂,那么多程序。首先把掐下来的高粱糜子在石磙上使劲的摔打砰、砰地将高粱粒打下来;二、社员把锄头反绑在拉吧架上,在锄扳上呲、呲地把大部分的高粱壳子刮下来;三、德高望重的老贫协将挑出来最好的糜子一分两半拿木锤啪、啪仔细地把糜子秆锤软留着备用;四、队里派成手来操作扎笤帚的工序,他们坐在炕沿上腰上扎上腰带,腰带上的一根细的钢丝挂在地上立起的固定木桩的铁环上,两只脚蹬在木桩上,他们就是用这简易的工具扎出来既结识又漂亮的大笤帚;因这些程序不适合我们青年操作,队长发给我们每人一把将半根锯条按在木棍上的小挠子,用来刮扎好的笤帚上残留的高粱壳,这样使笤帚有个好的卖相。
清晨我们和社员一起来到队里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小队部里弥漫了新高粱糜子特有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砰砰、呲呲、啪啪的声音汇成一首让人充满遐想的交响曲。我们这些小知青高兴极了,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扎好的笤帚来了,我们拿起小挠子仔细的刮着。我一边刮一边用不安分的眼睛看着董大哥怎样扎笤帚 ,一招一试都记在心里。没有活的时候我就坐在董大哥的旁边(董大哥是队里扎笤帚最好的)仔细看、认真揣摩扎笤帚的要领,自我感觉能扎笤帚了。
机会终于来了,董大哥出去歇息一会,我马上做到董大哥的位置上系上腰带,把钢丝绳挂在铁环上,脚蹬在木桩上。尽管有了扎笤帚思想准备,但是实际操作时还是有点手忙脚乱。我像董大哥那样先拿一把糜子扎了一个笤帚头,然后又拿了一把糜子和笤帚头合在一起用钢丝绳勒上,腰和脚一使劲将两把糜子勒到一起用铁丝缠住固定;再拿一大把糜子同时把锤好的皮子铺到要扎好的笤帚上面,再用钢丝绳把糜子勒上,腰和脚同时使劲将所有的糜子勒在一起用铁丝缠住固定。经过以上工序笤帚的雏形出来了,这时董大哥休息回来了,我慌忙要起身让位,董大哥轻声说不错继续扎完,我在董大哥的指导下把笤帚把扎好了。看到成品大家都夸我笤帚扎的好,我一边谦虚的说不好不好,但心里美滋滋的。从这一刻开始只要空下来位置我肯定马上到位开始扎笤帚,我越扎越熟练,越扎越好。
这一天,队长褚明顺和几个社员一起将扎好的几百把笤帚装上马车送到城里去卖。第二天早上褚明顺队长非常高兴的讲述这次卖笤帚的经过。原来队里扎的笤帚是送到北行圈楼的下杂,队长说:送去的笤帚被检验的售货员挑出不少的二等和三等的,如果是这样收入肯定要减少了。队长和检验的售货员说这些都是下乡青年扎的,正赶上这个售货员孩子也是知青,她说不用验了都是一等的。褚明顺队长说这次多亏了这些青年尤其是王娥嫚 为队里增加了收入,社员们也向我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以后每每想起这件事我还会高兴的笑出声来,这是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成果。
这件小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我还惦记在世和不在世的第二故乡的亲人们。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教导和帮助!我就是一名光荣的知青。我骄傲!我自豪!
为娥嫚《扎笤帚》题记
张万春/北京
古稀犹忆笤帚事,难忘田家故友情。
少女有心学技艺,乡哥助力竟成功。
欣闻市上多称誉,一片青葱喜欲腾。
回梦千寻人暗笑,如歌岁月慰平生。
青葱岁月的回忆(纪实短文)
王桂兰/沈阳
那是一九六九年的夏天,正值挂锄时节。我们青堆子大队在当时全民皆兵的大气候下,在民兵连长郑维勘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军训一野营拉练活动。连里还给我们配备了三八式长枪,打起了背包就出发了。
我们每经过一个村子,就和那里的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就在回程的途中,我们来到了万金台的九龙河岸边,由于头天下了一整天的大瀑雨,桥已被冲坏了,过不去了,只好由男生负责分批护送女生过河。我们站在岸边想怎么办呢?这时猛听在河中间的张兵喊:水可浅了 下来吧!(事后才知道是张兵在逗我们,他在踩水)。我们五名女生中即有知青也有还乡青年。我们在听到水不是很深时,就立即挽起裤腿和衣袖,手拉着手站成一排就往河中走去。
当我们快要到河中间时,由于水流湍急,无情的河水一下子就把我们冲开了,冲散了,在这危急时刻,离我们最近的張兵冲过来拉拽我们,可是他拉起这个,那个又倒了,跟本顾不过来,眼看危险降临,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几名还乡青年,他们想都没想就奋不顾身地扑咚扑咚跳入河中,冲到了我们的身边,把我们一个个安全地救上了岸…
半个多世纪已过去,每当想起这刻骨铭心往事,就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永远挥之不去。他们舍生忘死救知青的英勇行为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和表彰。
农村是一个革命的大熔炉—
它锤炼了我们的意志,
它教会了我们农技,
它塑造我们的人生,
它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
更为我们此后的人生成长之路铺垫了坚固的基石。
同甘共苦三年整,风雨兼程献爱心。
历史长河书画卷,青葱岁月永生吟。
南乡子·919之后情
八重樱花🌸/杭州
岁月伴情深,万语千般话暮晨。数次相邀仍逗号,思亲!网上隔频总是春。
再聚福临门,怎奈频频印手痕。莫怪今生年过百,成金!来世仍然同路人。
西江月·老三届文苑情
八重樱花🌸/杭州
谁最痴迷真理?我则厌倦谰言。诗词赋咏共心欢,汇总人生精典。
回忆松陵往事,网聊子弟明年。平台之上晒佳篇,续写梦中之愿!
南乡子·老三届知青诗真!
八重樱花🌸/杭州
诗雨落缤纷,岁月当歌亦刻痕。望海攀山皆壮景,轻吟,万里悠悠日月新。
峰顶荡天音,耸立巍然几度春。年复一年无间断,诗魂,精髓芳华才是真!
鹧鸪天·祝贺沈飞老三届知青举办四届诗词比赛成功!
八重樱花🌸/杭州
鹊落枝头又一惊 ,松中文苑孕知青。 篇篇锦赋凌深谷,首首高歌入顶峰 。
书叠落 ,字丰盈 。淳风更把校风承 ,孜孜不倦学天下 ,读懂百花读懂红。
松中老三届诗词赛赞
八重樱花🌸/杭州
比赛敲钟已尾声,怀揣感慨绪难宁。
昨时稀语稀词苑,今日稠诗稠卉庭。
绚彩抒茵描世界,多才广胜唱松中。
桂花恰恰精工做,艳敏偏偏细作耕。
严谨侯杰出正品,认真华仔送文功。
万春当握痴情笔,刚毅仍持浪漫风。
既有月牙长夜照,岂无瀚海敏珍行?
华年之季千番绿,期待攀山步步轻。
浣溪沙•2023年再相聚
八重樱花🌸/杭州
雁阵翱空唳凯风,流光七彩化云空。激情唤我再相逢。
手臂频挥言夙梦,酒杯交错吐心声。一生一世永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