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至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以“致敬经典,培根铸魂”为主旨,以广大会员临帖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为追求。让广大会员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书法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发挥协会专业优势,推出高品位优秀作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栾城区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临钟繇小楷《宣示表》共收到作品26件,以网络展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通过欣赏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二点:
一是《宣示表》的古雅厚重体现不够。甚至出现以颜楷、柳楷、欧楷笔法写《宣示表》。
二是控笔能力差,笔画毛躁写不圆润。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一、心境平和得其厚重古雅
钟繇的小楷这种精妙,我们要用心去体悟。在临写的时候不要急燥,一定要心平气和。这次临写《宣示表》的很多作品古雅厚重就体现的不够,笔画单薄。以后我们在临帖学习中,一定要重视读帖的功夫。学习《宣示表》,首先要了解钟繇生平及小楷的历史发展,然后到宣示表基本笔画的临习。练习时去强化适应读帖和书写可以流畅的并行。每一个字的大小,与周边字的关系,笔画之间的衔接,都要仔细观察。观察字形,很多字并不是上下左右匀称的,横向取势较多,加强主横画。同一个字在整篇中的不同写法也要熟记于心。

平时读帖多了,字在脑子里就会有印象,所以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能表现出来,说明你的功夫下的还不够。小楷是尽精微致广大,虽然是小字,但是要当成大字去写,才能把它写的古雅厚重。临写的时候,每个笔画都要讲究,放大之后笔画就不薄了。平时训练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写大概,大概了你就得不到真东西!所以,学习小楷平和的心境很重要,只有心境平和,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用笔得法得其巧拙相生
东坡云:执笔无定法。但不管是哪种执笔方式方法,都要做到执笔松紧适宜。执笔太紧,会略显僵硬,笔画不自然。同时,时间久了手指手腕容易累,反而容易造成运笔不到位。那么太松,会轻飘,同样也会造成笔不到位。

钟繇的小楷妙处在于巧拙相生,有些字看着很厚、显得很笨的样子,其实有很多巧思,这个妙处要看细节。我们临写的作品尖撬的东西太多了,致使笔画不够圆润,特别是在转折、钩等这些写不到位的笔画,该厚的地方要厚,要把古雅厚重体现出来,宣示表中有些粗笔画,我们要把粗笔画形成一个粗细对比。学习观察不细致,临帖不认真,在创作时肯定是用不上。这就是有的人经常说的我临了多少年,为什么在用的时候用不上呢。
所以,在临写中要充分去感受笔尖在纸面上摩擦的力度。我们往往注意到每一笔的起笔,而忽略收笔。其实,在整个运笔过程中,我们都不能放松,特别是收笔时,很容易写出败笔。

在笔画的提按顿挫上,很多笔画都是尖锋入笔,或下笔略停后行笔,笔画完成后提笔出锋,在转折处,自然圆转,到弯处略重按即成。尤其《宣示表》中几乎一笔不苟,法度谨严。在用锋上,由中锋、侧锋并用,逐步过渡到纯用中锋。
在通临作品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还是练习不够重视。一是要将练习当做作品,认认真真,每一笔力争写到位。二是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下笔不慌。并且经常要细致地重点练习几个字,后面的字练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些。难的笔画要重复看,想见其运笔之时。也可以进行任务分解。把一周的练习时间分段,前期先熟悉结构和重点笔画,熟悉之后再注重笔画力度;把要写的内容分成几部分,先分开练习再整体练习。

还有临帖的时候不要用黑纸白墨,偶而为之做做效果还可以,这对我们学习没有帮助,没有好处。因为这种纸没有墨法,体现不出来纸墨相生的感觉,写小楷用这种纸墨有些细节会写不出来,形成依赖是很不好的。另外,宣示表临写时要与行书有结合的地方,宣示表有行书笔意,所以就比较活泼,这一点一定要用上。
总之,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宣示表》的特点要吃透,用起来娴熟,写的时候很流畅的表现出来。
作者:刘建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